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明星團隊+數億元融資 具身智能“新星”被曝閃電解散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9 20:47:21

每經記者|溫雅蘭    每經編輯|魏官紅    

一家明星具身智能創業公司,從高調成立到悄然解散,竟不到半年時間。

10月16日,關于具身智能創業公司蘇州一星機器人(OneStar,以下簡稱一星機器人)解散的傳聞持續發酵。據多個信源向媒體確認,該公司確實處于解散階段,并有知情人士透露,“有吉利背景的相關人員已經基本撤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后查詢一星機器人微信公眾號,發現其內容已被清空。與此同時,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TO(首席技術官)丁琰的小紅書賬號簡介顯示,其一星機器人的工作經歷截至今年10月。

10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一星機器人辦公室所在地,發現其門口疊放著一些大件未拆封物品,公司的名稱及logo(標識)已被拆下,僅技術團隊部分員工仍然“留守”。隨后記者前往了高德地圖顯示的公司最新地址,發現該地址目前處于裝修停工狀態。

外界普遍猜測,一星機器人走向解散的原因,可能包括創始團隊內部分歧以及業務方向與吉利旗下千里科技重疊等。

記者注意到,截至發稿,一星機器人尚未就解散原因作出官方回應。

10月17日,記者前往了高德地圖顯示的一星機器人最新地址,發現該地址目前處于裝修停工狀態。每經記者 溫雅蘭 攝


10月17日,記者實地探訪了一星機器人辦公室所在地,發現其門口疊放著一些大件未拆封物品,公司的名稱及logo已被拆下。每經記者 溫雅蘭 攝

出身“吉利系” 研發陣容豪華

一星機器人自誕生起便備受矚目。今年5月,公司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股東、吉利創始人李書福之子李星星發起創立。天眼查顯示,李星星控制一星機器人65.66%股權。法定代表人潘運濱同樣來自吉利體系,曾任吉利衛星板塊總裁,現任吉利科技集團旗下浙江晶能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一星機器人定位于“具身智能”賽道,被外界視為吉利在機器人領域的關鍵布局。

6月,來自上海AI Lab的明星研究員、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丁琰加入公司研發團隊。

據媒體報道,一星機器人還組建了相當強悍的科研陣容:聯合復旦大學教授團隊、清華大學教授團隊以及國際知名的FastUMI數據采集團隊,共同構建“模型+數據+本體”的研發體系。9月,一星機器人發布消息稱,公司已與復旦大學正式簽約,共建“智能機器人校企聯合實驗室”。簽約儀式上,發布了“星輪1號”輪式雙臂機器人。

10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一星機器人辦公室所在地,現場碰到了公司一些“留守”員工。談及后續公司方面對員工的安排等問題,現場員工對記者表示,目前正在“等通知”,其他信息暫時不方便透露,他們亦表示不方便透露相關負責人的聯系方式。

創立四個月 完成兩輪融資

依托于強大的資本背景和豐富的團隊資源,一星機器人在成立后的四個月內迅速完成兩輪融資。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了解到,今年8月,一星機器人宣布完成了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曹操出行、晶能微電子等吉利相關產業的過往投資者參與。

9月,一星機器人又完成金額達數億元的“種子輪”融資。據界面新聞報道,本輪融資投資方包括BV百度風投、同創偉業等市場化投資者,銀河通用、藍黛科技等產業化投資者,以及中新集團等“城市共進”投資者。10月17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藍黛科技,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對此事并不知情。

官宣融資情況,發布新產品,甚至新的辦公室還在裝修狀態,在看似一切向好的情況下,一星機器人猝不及防地被曝解散。

當前,具身智能正處于“落地元年”,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協會發布的文章顯示,預計2027年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將突破1.25萬億元。

然而,行業仍普遍面臨高投入、重研發、低回報的困境。如何合理布局、推動機器人量產與規模化落地,成為所有參與者必須面對的課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機器人 自動化設備 遼寧省 人形機器人 新型工業化 機器視覺 明星 融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第一AV片在线观看 | 五月天在线视频国产在线二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高潮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乱码不卡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道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