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16:28:33
10月27日,騰訊視頻舉辦“2026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騰訊副總裁孫忠懷稱行業進入“生態協同”階段。單一平臺已難以獨立承擔高成本制作與市場不確定性,行業正從“單打獨斗”轉向“生態協同”,平臺應與品牌方、制作公司、技術伙伴建立更深度的合作關系。此外,騰訊視頻嘗試從“內容分類”轉向“情緒分類”,將劇集劃分為四大賽道。
每經記者|畢媛媛 每經編輯|文多
面對用戶增長放緩與制作成本高企的雙重壓力,長視頻平臺正將目光投向“情緒經濟”。
10月27日,騰訊視頻在北京舉辦“2026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釋放行業最新戰略信號。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董事長孫忠懷表示,行業已從“單打獨斗”邁入“生態協同”新階段。“真正的價值從來不是曇花一現的‘熱點’,而是長期累積的‘信任’。”他認為,當前正是平臺、市場與品牌共同“蓄能”的關鍵期。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董事長孫忠懷 圖片來源:活動方提供
《2024年大劇招商市場盤點》顯示,2024年大劇的客戶數量同比增長14%,其中騰訊視頻的大劇客戶數量同比增超18%。
騰訊在線視頻聯席總裁兼首席內容官王娟在會上表示,今年品牌方依舊愿意為優質內容買單,脈動、王老吉、唯品會、天貓、蒙牛、同程旅行、vivo、美團、東阿阿膠、雅詩蘭黛等品牌持續加碼劇集營銷,這些品牌分別散布在快消、健康、3C、電商等行業。
今年騰訊視頻部分劇集的品牌合作方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畢媛媛 攝
如今,長視頻的價值不再僅僅由播放量定義,而是取決于其能否提供可衡量的用戶觸達、品牌共鳴與長期影響力。當品牌預算愈發謹慎,平臺要怎樣才能與贊助商實現共贏?
當前影視制作已步入“高投入”周期,頭部劇集單集成本普遍達數百萬元,對平臺現金流和投資回報構成考驗。在此背景下,招商已成為分攤制作風險、回收成本的關鍵路徑。
據《2024年大劇招商市場盤點》,2024年大劇招商整體客戶數量同比增長14%,《長相思2》《慶余年2》《九重紫》等劇的合作品牌均超過30家,《玫瑰的故事》更是吸引超50個商業合作,反映出廣告主對優質內容的持續押注。
“中國長視頻行業歷經十余年發展,已從早期的野蠻生長階段邁向精品化競爭,行業焦點也從單純的流量爭奪轉向價值運營。”孫忠懷介紹。
單一平臺已難以獨立承擔高成本制作與市場不確定性。孫忠懷認為,行業正從“單打獨斗”轉向“生態協同”,平臺應與品牌方、制作公司、技術伙伴建立更深度的合作關系。他將這一模式概括為“共創、共情、共贏”,即在內容開發早期引入品牌參與,在敘事中嵌入品牌價值,并通過長線運營實現用戶與商業的雙重轉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當前平臺主推的大劇普遍具備三大特征:高知名度IP(知名文創內容)、一線主創陣容以及可預期的商業化路徑。在用戶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內容資源正加速向具備粉絲基礎、主創號召力和品牌合作潛力的項目集中。
3C/汽車行業會在新品上市前進行大劇的IP定制營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畢媛媛 攝
在此次大會上,騰訊視頻公布了上百部儲備劇集,覆蓋嚴肅文學改編、現實主義、都市情感、刑偵懸疑、科幻探險及古裝傳奇等類型。其中多部作品引發市場關注:古裝歷史劇《風禾盡起張居正》由陳道明監制,胡歌主演;女性傳記題材《玉蘭花開君再來》由楊紫出演民國企業家董竹君;《劍來》確認由吳磊主演,張吃魚執導;諜戰劇《千里江山圖》則集結張若昀、劉詩詩等。
這些高IP知名度、強主創陣容且商業化路徑清晰的劇集,或將成為快消、文旅、科技等領域品牌爭奪的核心投資合作標的。
今年暑期檔,改編自馬伯庸小說的歷史題材劇《長安的荔枝》在騰訊視頻上線,引發市場關注。該劇不僅收獲較高討論度,更吸引了35家品牌合作,成為平臺近期招商表現突出的劇集之一。其中,乳品品牌每日鮮語圍繞“鮮”字做文章,借雷佳音“追鮮使”、作者馬伯庸“尋鮮使”等營銷概念,推出系列聯動內容,將產品特性與劇情元素進行綁定。
稍早前播出的古裝劇《折腰》則成為另一類營銷樣本。三九胃泰以劇中角色“魏劭”為切入點,推出“護‘魏’隊”概念,通過諧音梗和角色關聯制造社交話題,引發粉絲二次創作。這類基于角色和劇情細節的品牌植入,正逐漸成為視頻平臺吸引廣告主的重要手段。
王娟表示,平臺頭部劇集的廣告今年主要來自快消、母嬰、3C、汽車、健康及平臺等類型客戶,普遍圍繞優質內容展開深度合作。她將這種合作關系的建立,歸因于市場對長視頻“長效生命力”的重新認可。在流量紅利見頂的背景下,品牌更傾向于選擇能持續沉淀用戶注意力的內容載體。
騰訊在線視頻聯席總裁兼首席內容官王娟 圖片來源:活動方提供
這一趨勢背后,是長視頻平臺在內容策略上的系統性調整。面對用戶注意力碎片化、短視頻沖擊加劇的挑戰,騰訊視頻嘗試從“內容分類”轉向“情緒分類”,將劇集劃分為“愛、燃、智、議”四大賽道。騰訊視頻今年還新增“傳奇”賽道,試圖通過情緒標簽更精準地匹配用戶需求與商業資源。
數據顯示,“愛”賽道聚焦年輕群體情感訴求,尤其針對24歲以下用戶強化高情緒密度與社交傳播屬性;“燃”賽道的男性用戶占比57.9%,因此其偏向動作、冒險等強節奏內容;“智”賽道用戶集中在高線城市,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用戶占比達36.4%,他們對懸疑、刑偵、科幻類題材接受度高;“議”賽道用戶教育程度較高,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占比達42.1%,更關注社會議題與價值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的“傳奇”賽道在用戶結構上表現均衡,男女比例接近1:1,且會員開通率位居各賽道之首,顯示出較強的用戶轉化能力。這一數據或解釋了為何平臺近期加大對古裝、歷史、傳奇類IP的投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