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31 11:59:20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程鵬 陳俊杰
歷時8個月,至純科技(603690.SH)籌劃的一起旨在完善泛半導體產業布局的重磅收購案宣告終止。
10月30日晚間,至純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于10月30日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的議案》,經公司與相關交易方友好協商,同意終止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貴州威頓晶磷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頓晶磷”)83.7775%股份并募集配套資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次交易自2025年2月17日首度披露停牌籌劃,至2月28日披露交易預案,至今已推進8個月。
威頓晶磷是一家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及光伏等泛半導體領域高純電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至純科技原計劃通過此次收購,導入泛半導體領域高純電子材料業務,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業務版圖,更好地為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的綜合性一站式服務。
然而,這場交易未能成行。關于終止原因,至純科技在公告中指出,“鑒于交易各方尚未就關鍵交易條款等相關事項協商一致,且考慮到本次交易事項自籌劃以來歷時較長,當前市場環境及相關情況較本次交易籌劃初期已發生一定變化”。

2月15日,至純科技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威頓晶磷控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公司股票自2025年2月17日(星期一)開市起開始停牌。
停牌期間,公司積極推進相關工作。2月27日,至純科技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與本次交易相關的議案。次日(2月28日),公司披露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以下簡稱“預案”),并申請公司股票復牌。
預案顯示,至純科技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北京威頓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24名交易對方持有的威頓晶磷83.7775%股份。預案稱,本次交易預計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亦不構成重組上市。
根據當時的規劃,此次交易對至純科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至純科技主營業務包括半導體制程設備、系統集成及支持設備的研發和生產銷售等。而標的公司威頓晶磷是一家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及光伏等泛半導體領域高純電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主要產品為高純電子級的正硅酸乙酯(TEOS)、三甲基鋁(TMA)等前驅體材料和三氯氧磷、反式-1,2-二氯乙烯(DCE)等摻雜/氧化類材料。
至純科技曾表示,本次收購將有助于推動上市公司導入泛半導體領域高純電子材料業務,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業務版圖,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雙方在業務、客戶資源等方面具有協同效應,有助于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整合。
在預案披露后的8個月里,至純科技持續推進相關工作,并定期發布了進展公告。但交易的推進并非一帆風順。2025年8月27日,公司曾披露專項說明,稱由于本次交易所涉及的審計、評估、盡職調查工作仍在推進中,公司未能在規定期限內發出召開股東會的通知。
直至2025年10月30日,至純科技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正式審議通過了終止本次交易的議案。
對于終止的根本原因,至純科技在公告中明確表示:“鑒于交易各方尚未就關鍵交易條款等相關事項協商一致,且考慮到本次交易事項自籌劃以來歷時較長,當前市場環境及相關情況較本次交易籌劃初期已發生一定變化,為切實維護上市公司和廣大投資者長期利益,經公司與交易各相關方友好協商、認真研究和充分論證,基于審慎性考慮,決定終止本次交易事項。”

對于終止交易的影響,至純科技在公告中強調,終止本次交易事項系經公司審慎研究,并與交易對方充分溝通、友好協商后做出的決定。
至純科技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本次交易終止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值得關注的是,在宣布終止收購的同日,至純科技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業績在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均出現下滑。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9億元,同比下降31.74%;歸母凈利潤為4537.80萬元,同比下降61.91%。
從前三個季度的經營情況來看,至純科技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3.67億元,同比下降10.33%;累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469.67萬元,同比下降56.08%。對于業績波動,公司在第三季度報告中解釋稱:“主要系公司客戶均為集成電路頭部企業,單個項目規模逐漸增加,導致不同報告期營業收入存在波動。”
回顧2025年半年報,至純科技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25%;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31.87萬元,同比已下降46.68%。公司當時解釋稱“主要系營業成本、銷售費用及研發費用的增長幅度大于收入增速”。
在業績承壓背景下,盡管此次旨在“補鏈強鏈”的收購未能成行,但至純科技在電子材料領域的布局已在推進。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內首座12英寸晶圓對應28納米的大宗氣體供應工廠已持續穩定運行,第二座大宗氣站也于2024年上半年開始供氣服務。2025年上半年,公司來自電子材料領域的收入為1.33億元。
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至純科技承諾,自終止本次交易事項披露之日起1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此外,為解答投資者疑問,公司公告稱將于2025年11月3日召開關于終止本次交易事項的投資者說明會。
二級市場上,截至午間收盤,至純科技股價跌4.87%,報31.25元,最新市值為120億元。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彭斐
編輯|程鵬?陳俊杰??杜波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