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4 00:29:53
每經編輯|許紹航
11月3日,“3倍大牛股”東土科技復牌,但股價從12.48%的漲幅沖高回落。截至收盤,報25.04元/股,漲3.17%,最新市值達到153.97億元。

圖:東土科技11月3日股價走勢
推動東土科技股價上漲的是一則收購公告:10月30日晚,東土科技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張潯、劉新平等43名交易對象購買高威科100%股份。
?
同時,公司將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本次發行價格18.56元/股,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12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的80%。若以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股價24.27元/股計算,該發行價格折價約23.5%。
資料顯示,收購標的高威科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商。該公司曾三度闖關IPO,但均以失敗告終。

圖:高威科此前招股書?
據其2024年6月更新的招股書財務資料,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高威科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3.15億元、16.35億元和15.2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704.99萬元、4728.40萬元和5860.42萬元。截至2022年底,高威科資產總額為12.4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6.15億元。
東土科技的主營業務為工業互聯網核心硬件及軟件技術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今年前三季度,東土科技實現營收5.01億元,同比下降11.72%;歸母凈利潤為-1.48億元,同比減虧。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東土科技營收分別為5.52億元、9.41億元和11.0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13億元、518.78萬元和2003.34萬元。到今年前三季度,高威科實現營收10.07億元,相當于東土科技的2倍(5.01億元)。
從數據上看,東土科技的營收及凈利均不及高威科。這也意味著,東土科技此次收購實際是一筆“蛇吞象”的收購。
對于本次收購,東土科技表示,交易將促使雙方在產品、技術與市場層面深度融合,補齊上市公司在解決方案環節的能力短板,推動由提供產品向成套解決方案及系統化服務模式的升級。本次交易預計不構成關聯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不構成重組上市。
此外據21財經,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此次收購不會改變東土科技自有業務格局,并進一步闡釋此次交易的戰略邏輯:“工控系統分為控制層、驅動層和執行層。原來的業務相當于控制層,只做‘大腦’。如果以后要做整個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就需要把驅動層和執行層都完善起來。把高威科并進來以后,后面我們自己就可以做解決方案集成商”。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7月至今年9月,東土科技一年的股價累計漲幅超300%。此次停牌前,東土科技的年內漲幅已超過100%。這讓東土科技背后的股東蔣仁生和蔣凌峰父子坐享浮盈。

圖:蔣仁生及蔣凌峰父子持股數據?
資料顯示,蔣仁生為上市公司智飛生物的實控人,而蔣凌峰作為其子在智飛生物擔任副董事長、總裁。據同花順數據,蔣仁生與蔣凌峰于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買入東土科技股票,并進入前十大股東行列,截至今年10月20日,蔣仁生和蔣凌峰父子分別還持有東土科技1%、1.09%股份。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許紹航 杜恒峰
校對|程鵬
封面圖片來源:東土科技官網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21財經、證券時報、中國經濟網、同花順及公開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