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7 20:27:00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段煉 裴健如
據央視新聞報道,日產汽車公司(以下簡稱日產汽車)于11月6日發布消息稱,將以97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5億元)的價格,出售位于神奈川縣橫濱市的日產汽車全球總公司大樓,出售后將以租借的形式繼續使用該建筑。
據中新經緯消息,買方是港股汽車零部件巨頭敏實集團(00425.HK)等出資成立的特定目的公司。日產汽車在2025財年合并財報中,作為特別利潤計入739億日元的出售獲利,所得資金將用于業務數字化及研發等。日產汽車就買方介紹稱,“透明度較高,(出售價格和租期等)條件較穩定”。
據悉,此次出售為日產汽車經營重建的一環,這筆資金將用于改善其財務狀況,相關出售手續將于今年12月完成。
橫濱日產汽車總部大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上述央視新聞報道稱,日本當地媒體指出,美國特朗普政府高關稅政策給日產汽車帶來壓力,其在日本和美國等地的銷售持續低迷。

半年凈虧超2200億日元
此前宣布裁員2萬人并關閉7家工廠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日產汽車發布的2025財年半年報(4~9月)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凈虧損為2219.2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3億元)。而在去年同期,日產盈利192.23億日元。
具體來看,2025財年第二季度(7~9月),日產汽車全球銷量約77.3萬輛,同比下降4.5%。分區域看來,日產汽車中國區銷量約15.8萬輛,同比下降8.1%;日本地區銷量下降至9.8萬輛,同比跌幅達到20.8%;北美地區銷量約31.9萬輛,同比增幅為6.7%,是日產汽車唯一出現銷量正增長的區域市場;歐洲地區銷量下降至7.2萬輛,同比跌幅為10.6%;其他地區銷量同比下降6.3%。
展望2025全年,日產汽車預測,其汽車銷量預計為325萬輛。其中,中國地區銷量預計為64.5萬輛,同比降幅為7.4%;日本地區銷量預計為44.5萬輛,同比下降3.4%;北美地區銷量預計為130萬輛,同比略降0.2%;歐洲地區銷量預計達到34萬輛,同比降幅為3.1%。
基于上述銷售情況,日產汽車仍保持全年經營虧損2750億日元的預測,并認為在沒有關稅影響的情況下,公司可實現盈虧平衡。
圖片來源:每經特約記者 郝帥 攝(資料圖)
事實上,在出售總部大樓之前,日產汽車已經采取多種舉措降低運營成本。
今年5月13日,日產汽車發布的2024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財報顯示,日產汽車凈虧損6708億日元,同比下滑257.3%,由盈轉虧,創下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大虧損。
同日,日產汽車發布復興計劃“Re:Nissan”,計劃通過全球裁員2萬人、關閉7家工廠等措施,到2026財年削減約5000億日元成本。其中,裁員人數約占該公司員工總數的15%。到2027財年,該公司全球工廠數將從17家縮減至10家。

不斷加碼新能源轉型
將中國市場作為全球業務“橋頭堡”
在中國市場,日產汽車也急于扭轉頹勢,并通過不斷加碼新能源轉型,以提升競爭力。
今年4月,東風日產“天演架構”下首款新能源戰略車型——東風日產N7上市,售價11.99萬~14.99萬元。據了解,“天演架構”是東風日產全棧自研的全新新能源技術架構,“源自中國,面向世界”。在智能化方面,東風日產與Momenta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一段式端到端智能駕駛大模型。
圖片來源:東風日產官微
2025年前三季度,日產N7在純電汽車市場中的表現積極。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9月,該車型累計銷量超過3.6萬輛,單月最高銷量突破7000輛,在合資品牌純電車型中銷量居于前列。這也為東風日產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提供了助力。
與此同時,日產汽車正將中國市場作為其全球業務的橋頭堡。11月6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日產汽車宣布日產進出口(廣州)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為外資汽車公司在華設立的首個合資整車進出口公司。其中,日產中國投資公司持股60%,東風汽車集團持股40%。據悉,東風日產N7和鋒坦Frontier Pro PHEV,將成為首批由中國本土開發出口海外市場的產品。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鋒表示,日產進出口公司的成立,標志著日產汽車在中國的發展進入了“立足本土、惠及全球”的新階段。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孫桐桐?
編輯|段煉?裴健如?易啟江
校對|黃博文

|每日經濟新聞??nbd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