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09-04-07 08:49:03
每經記者 朱小雯 發自北京
我國將在三到五年內,培育出六七家資產超過百億、銷售超過百億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出版傳媒企業。
我國將支持社會資本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參與出版傳媒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支持條件成熟的出版傳媒企業,特別是跨地區的出版傳媒企業上市融資。同時,我國將在三到五年內,培育出六七家資產超過百億、銷售超過百億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出版傳媒企業。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昨天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新聞出版體制進一步改革的主要任務,在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將推進重組,加快培育出版傳媒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
力推傳媒集團重組
聯合重組的方式有:擁有多家新聞出版單位的地方、中央部門和單位整合出版資源,組建出版傳媒集團公司;業務相近、資源相通的新聞出版單位,按照優勢互補、自愿結合的原則,跨地區、跨部門組建出版傳媒集團公司;中央部門和單位的新聞出版單位牽頭組建專業性出版傳媒集團公司;中央和地方國有出版企業對中央各部門各單位所屬出版單位進行聯合重組;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參與出版傳媒企業的股份制改造。
同時,《意見》指出要大力培育一批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專、精、特、新”的現代出版傳媒企業。積極支持條件成熟的出版傳媒企業,特別是跨地區的出版傳媒企業上市融資。在三到五年內,要著力培育出六七家資產超過百億、銷售超過百億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出版傳媒企業。
北京市委宣傳文化部門一位官員表示,《意見》指出了中國出版傳媒行業發展的方向,但是,上市融資在目前而言實行起來并不容易。這位官員透露,全國十多家傳媒集團原計劃于去年上市,因受金融危機影響而擱置。該官員也表示,跨地區并購的主要障礙是地方保護主義,這可能是《意見》實施面臨的最大困難。
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
《意見》指出,要引導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健康發展,發展新興出版生產力。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領域;將非公有出版工作室作為新聞出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行業規劃和管理,引導和規范非其經營行為;積極探索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參與出版的通道問題,開展國有民營聯合運作的試點工作,逐步做到在特定的出版資源配置平臺上,為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在圖書策劃、組稿、編輯等方面提供服務;鼓勵國有出版企業在確保導向正確和國有資本主導地位的前提下,與非公有出版工作室進行資本、項目等多種方式的合作。
重組更關注市場效率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表示,《意見》旨在改革單一的傳媒所有制成分和組成要素,引入更多的經濟成分,來達到規則和管理的改變。他說:“所有制成分的改進,是為分類管理和運作模式多樣化做基礎性的準備,是體制改革的切實步驟。”
喻國明進一步分析道,在當前新傳播技術革命背景下,傳統媒介的生存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壓力,甚至是危機,因此必須通過重組提高其資源整合效率。
但他提醒說,在跨地區、跨部門的重組過程中,不能延續權力擴張模式。因為這可能成為市場效率的掣肘因素和影響價值鏈條的原因。“所以這次重提‘重組’要市場因素在前,權力因素在后。”
喻國明認為,中國目前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傳播話語的不相稱,中國需要將自己的文化和責任傳播給國際社會,這就要求提升中國的傳播影響力。“過去我們也投入了很多,但作用比較邊緣化。”喻國明說,“我們應該采取普遍接受的話語方式,同時站在本土的立場上發出我們的聲音。”
并且,中國對世界對話時應有更大的立場和追求,即亞洲立場。喻國明認為,替亞洲代言,中國的角色更公允、更有代表性。中國是亞洲新興市場最活躍的一分子。結合亞洲力量,中國足以和美國和歐洲構成三角的關系。這符合國家利益和經濟發展趨勢。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