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牌照”大限來臨太平將售民安控股
2010-05-27 01:36:01
每經實習記者 葛翠翠 發(fā)自北京
《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規(guī)定,“兩個以上的保險公司受同一機構控制或者存在控制關系的,不得經營存在利益沖突或者競爭關系的同類保險業(yè)務。”上述《辦法》將于今年6月10日起施行。在同業(yè)競爭的限制下,中國太平選擇出售民安控股;中美大都會和聯(lián)泰大都會選擇兩家公司的合并;而保誠要收購友邦在中國的資產,將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放棄信誠人壽的股權,二是出售友邦中國50%的股份,將其變?yōu)橹型夂腺Y的壽險公司,并將兩張牌照整合為一。
《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規(guī)定,“兩個以上的保險公司受同一機構控制或者存在控制關系的,不得經營存在利益沖突或者競爭關系的同類保險業(yè)務”,觸碰到這一同業(yè)競爭限制的中國太平將選擇出售旗下兩家財險公司之一的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在保險牌照“一照難求”的情況下,牌照的重新配置或將造就新的格局。
上述《辦法》將于今年6月10日起施行,中國太平出售民安控股的腳步需要加快。
出售民安控股
對于中國太平來說,民安控股來得快走得也快。
2009年下半年,中國太平收購民安控股;2010年3月,中國太平發(fā)布可能出售全資附屬公司的公告,公告中稱,“本公司與潛在買家訂立框架協(xié)議,據此,待潛在買家滿意盡職調查的結果后,本公司及潛在買家同意訂立正式協(xié)議,根據正式買賣協(xié)議,本公司同意出售及潛在買家同意購買本公司間接持有之全資附屬公司——民安中國的全部權益。”
對于同業(yè)競爭的限制,顯然是中國太平考慮出售的原因之一。
除了民安控股,中國太平旗下還有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中國太平在公告中指出,中國內地可能進一步規(guī)范保險控股公司或保險集團公司的監(jiān)管,一家保險控股公司或保險集團可能不容許持有多于一家在中國內地從事同一業(yè)務的保險公司之控制性股權。
“考慮到上述監(jiān)管要求可能對本公司實施關于中國財產保險業(yè)務的策略及計劃造成困難,董事及高級管理層開始與潛在買家討論交易建議。”
同業(yè)競爭限制的威力不可小覷,但收購后的整合困難或是另一個出售的理由。“其實,一個集團兩個財險牌照并不是一個不可解決的問題,除了出售的方法外,還可通過整合共用一塊牌照。選擇出售,或許是因為整合的過程中,股東方面出現(xiàn)分歧。”業(yè)內人士將這一猜測告訴本報記者。
關于出售民安控股的進展,記者致電相關人士,目前尚未得到實質性回應。
牌照重新配置
同業(yè)競爭的限制條款使部分保險公司有了出售相關資產的迫切性,同時,讓出的寶貴牌照也為早就覬覦保險行業(yè)的買家們造就了機會。
太平人壽公告指出 “潛在買家接觸本公司表示有意收購民安中國的全部權益并提出具有吸引力的作價”。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潛在買家”或為海航。
事實上,海航集團旗下已經有一家保險公司,2009年3月,其與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組建了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該保險公司注冊資本金5億元人民幣,經營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業(yè)務,以及上述業(yè)務的再保險業(yè)務。
如果海航得到民安控股,這意味著海航將同時擁有壽險和財險兩個牌照。
航空公司和保險公司合作已有先例。如,南航是陽光財險的股東,中國航空集團公司和韓國三星生命保險株式會社組建了中航三星人壽,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和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組建了國泰人壽。
有分析人士指出,“對海航來說,財險確實和其本身的航空、物流等業(yè)務相關性較大,但是其在金融領域鋪攤子很快,是不是有足夠的財力完成這一收購還很難講。”
據悉,海航集團金融業(yè)布局一直在進行中,除去保險,目前海航已經有期貨經紀、金融租賃、信托、財務公司等金融業(yè)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