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10-13 08:37:03
9月基金銀行間債券托管量創下歷史新高,在上月增持了196億后,基金持債總量已達到11904億,超過2008年熊市時創下的歷史最高水平。但如此情形是否能延續則屬未知,隨著股市的回暖以及貨幣政策風向的改變,債市資金或出現回流。
增速連續下降
中國債券登記結算公司數據顯示,9月基金托管在銀行間的債券量增加了196億元。雖然基金總體依舊對債券資產采取了增持,但增量已經連續兩月大幅下滑——7月基金增持977億元,8月增量則下降到401億元,9月增量再度減半,較前一月減少50%。
從主要債券品種來看,基金依舊延續了對企業債和短融券的增持,而其持有的金融債和國債則出現凈流出。值得一提的是,截止9月末基金在銀行間債券托管總量已達11904億元,超過2008年熊市時創下的歷史最高水平。
資金或回流股市
雖然新的債券基金還在不斷入市,同時以極快的速度建倉。但受到一些市場信號的影響,市場人士預期,四季度資金或將從債市流向股市。
國慶節后,A股市場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漲幅累計超過十個百分點。而這一突破對于市場而言,更像是一致預期下的方向性選擇。對于前期看多低估周期品種的基金而言則是強力的正反饋。
有基金公司認為,在消化短期風險因素后,市場有可能突破當前的震蕩區間,形成結構性的震蕩上行趨勢。
銀河基金則表示,四季度流動性將在大類資產間的重新分配。隨著全球通脹預期的加劇和地產調控的深入,資金有望從債券市場和地產市場流向股票市場,這也增強了流動性改善的預期。
對債券投資傾向保守
11日央行通知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及招商、民生兩家股份制銀行提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消息,對于基金而言也傳遞出不同的信號。
有基金經理認為,政策的風向已經轉向控制通脹,雖然此次提升準備金率對流動性影響有限。但對于政策氛圍則不得不保持關注。對債券的投資也應趨于保守謹慎,縮短組合久期。
與此同時,也有機構認為,目前尚不必恐慌,6家銀行上調準備金率也釋放了短期加息的預期。
光大證券(601788)認為經濟增速環比上升,和中國實體經濟活躍度上行,短期通脹壓力增大。受此影響,債券市場將出現階段性調整,但并不是趨勢性看空債券市場。
光大證券建議基金公司拋售中長期品種以進行波段操作,等未來收益率上行至合理水平時再重新買回;對于信用產品,波段操作難度相對較大。在信用債調整的過程中,選取高收益率、期限適中的(4年左右的)品種。
【稿件聲明】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官網:http://m.pdpkct.com |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