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8 08:43:44
由于股價連續下跌,距離發行價漸行漸遠,博威合金(601137,收盤價21.23元)的大股東終于坐不住了。
今日,博威合金發布公告稱,公司大股東博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威集團)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94.7279股,占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0.4406%。
目前,博威合金的市盈率已經降至31倍,但股價距離27元的發行價仍有27.2%的差距。由于包括王亞偉在內的機構當初僅給出了20元,或者較20元更低的報價,此次增持能否力挺股價尚難決斷。
上市4個月便增持根據公告,2011年5月5日、6日,博威集團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買入方式增持博威合金的股份,增持量為94.7279萬股,占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0.4406%,成交均價為21.11元/股。此次增持后,博威集團持有博威合金的股份數量為10494.7279萬股,占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48.812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博威合金上市僅僅4個月時間,如此迅速的增持動作在A股歷史實屬罕見。
對于此次增持,博威集團表示,其目的是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遠發展及博威合金經營前景的信心,通過增持分享博威合金穩健成長帶來的收益。
產業資本“救援”捧場機構資料顯示,博威合金主要從事有色金屬合金棒和線材料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銅合金棒材行業的主要生產商之一。
2011年1月27日,博威合金在上證所掛牌交易。由于發行市盈率高達近50倍,上市首日,博威合金的股價就跌破發行價。雖然此后經過數日震蕩上行,股價勉強站上了27元,但很快又出現跳水。在4月26日除息后,公司股價更是加速下跌,最低價為20.69元。目前,博威合金的股價為21.23元,較發行價27元尚有27.2%的差距。
雖然博威集團聲稱看好公司的前景,但博威合金股價破發顯然也是大股東增持的一大潛在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博威合金當初進行網下申購時,共有57家機構參與了網下報價,有22家機構的出價低于后來37元的發行價。這其中,中信證券、首創證券、中天證券、國泰君安、江海證券的報價在15~17.5元。此外,廣發增強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也只給出了17元的報價。而王亞偉的華夏大盤、華夏策略基金也只給出了20元的報價,沒有配售成功。
顯然,如果上述報價代表機構對博威合金合理股價的認識,那么其股價目前依舊高估。如今,大股東出面增持,能夠挽救那些當初高價申購博威合金,在解禁后卻深陷其中的機構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