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2-01-04 10:39:31
據紫金礦業公告"考慮到訴訟程序較長不利于受災群眾盡快得到賠償,信宜紫金向法院提出調解要求。"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劉功武劉林鵬
石花地之責
"石花地水電站到底有沒有責任,或者有多大的責任?這是事件得以妥善處置的前提。"前述信宜紫金人士表示,雙合村15位村民的死亡是由石花地水電潰壩直接引起的,"在責任未明確之前,要信宜紫金承擔全部責任顯失公平"。
起訴信宜紫金方則認為,"高旗嶺尾礦庫潰壩產生的洪水對石花地水電站潰壩具有直接和決定性影響,是導致石花地水電站攔河壩漫頂潰壩的直接原因",因此9.21尾礦潰壩事故共造22人死亡,要求信宜紫金對上述人員的死亡負責。
據信宜紫金方面透露,信宜紫金多次向法院提出就石花地水電站潰壩問題進行鑒定,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另據信宜紫金稱,它們有第三方機構的《信宜市石花地水電站攔河壩垮壩事故分析咨詢報告》,這份報道顯示,石花地水電站潰壩主要是由于大壩設計和施工缺陷及超標洪造成的。
2010年年底,紫金礦業曾發布公告稱,在廣州聽取了"關于"9.21"茂名市信宜紫金礦業有限公司銀巖錫礦高旗嶺尾礦庫潰壩事件相關責任的認定"通報,其中透露:"高旗嶺尾礦庫潰壩產生的洪水對下游石花地水電站潰壩具有直接和決定性影響,是導致石花地水電站攔河壩漫頂潰壩的直接原因。……同時,石花地水電站攔河壩也存在業主未按設計完成施工、擅自降低庫容量,未經竣工驗收就發電生產,安全隱患整改后未經主管部門組織驗收等問題"。
當時紫金礦業表態,"9.21"事件導致錢排河流域死亡22人,其中位于尾礦庫之下錢排河支流的達垌村5人,而位于尾礦庫下游5公里以外,在石花地水電站之下的雙合村卻死亡17人。信宜紫金認為,石花地電站水庫潰壩是造成雙合村等下游人員死亡的直接原因。高旗嶺尾礦庫的直接下游為達垌村,由于信宜紫金主動提前預警和派人通知緊急疏散,有效地減少了達垌村的傷亡人數;而雙合村位于石花地電站水庫的直接下游(距高旗嶺尾礦庫初期壩5公里以上),根據對電站大壩殘留壩體觀察,該壩體可能存在較為明顯質量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和核實。
信宜紫金已請求調查組和人民法院對石花地電站的立項、設計、施工、驗收、運營以及"9.21"事件中的應急處置進行調查,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對石花地電站殘留壩體進行質量鑒定及潰壩原因進行推演分析,以明確和追究石花地水電站建設和運營企業的相應責任。
昨日,信宜紫金前述人士表示:"我們對信宜紫金高旗嶺尾礦庫決口給下游群眾帶來的災難表示誠摯的歉意并愿意配合政府做好災民的安撫和協商理賠工作。",其不反對信宜市政府做出的以司法途徑來解決問題的思路,"但打官司就要講程序、講公平、講證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