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2 01:06:1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您的投資經歷就是中國股市的活教材,應了春晚一個相聲節目中的那句話:姚明走進去,潘長江出來。”
這不是股吧里面股民的牢騷,這也不是相聲小品中的捧腹笑料。這實際上是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一家公司董秘在投資者抱怨虧損時的“神回復”。
謝誠正,寧波GQY(300076,收盤價14.99元)的董秘。近日,他在深交所互動易上走紅,被投資者大豎拇指,甚至被稱為“中國好董秘”。
從咨詢到建議,從質疑到侮辱,當大多數企業的董秘“頭疼”互動易時,當大多數企業在互動易回復中敷衍了事時,謝誠正,這位做財務的,用多數人難以企及的認真和幽默,化解了互動易上投資者與上市公司諸多交流難題。
董秘“神回復”受追捧/
為了加強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溝通,2011年11月12日深交所將原有的互動平臺進行了升級,并取名為“互動易”。近兩年來,互動易成為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一個窗口,“互動易”也成為檢驗深交所上市公司是否尊重股東的一個平臺。
據“互動易”平臺顯示,五糧液、朗瑪信息成為10天 (7月22日~31日)來回復數最多的上市公司。但也有海峽股份、西王食品等公司,10天內面對股民提問“零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以來,一家上市公司的回復被投資者爭相轉發,這并不是因為其回復的內容透露出多少利好,而是因為其風趣幽默讓投資折服。
這家公司就是寧波GQY,一家2010年上市的創業板公司。這家公司業績持續下滑,股價也從最高的39.3元/股跌至目前的14.99元/股,當股民埋怨公司業績差致使自己投資虧損,但卻喜歡上了這家公司的董秘謝誠正。
這是為什么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瀏覽了進一個月來的寧波GQY互動易內容,發現該公司的回復十分認真。從咨詢到建議,從質疑到侮辱,其回復從不用幾個字“謝謝關注”等字眼來搪塞,除了大段大段的解釋以外,再就是充滿了幽默風趣的調侃。
對于這些回復到底出自何人之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致電寧波GQY的董秘謝誠正。謝誠正坦言,互動易上的內容,大多數都是他回復的。
謝誠正的“對話術”/
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是商業活動偉大的進步;但經營者和所有者利益的不一致,使得公眾公司和投資者之間往往存在巨大的隔閡,甚至引發雙方的劍拔弩張,這種情況在跌跌不休的A股市場更為明顯——在互動易平臺上,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交流,有不少內容都顯得不那么“和諧”。上市公司如何有效化解股民的不滿,正確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絕非易事。寧波GQY董秘謝誠正的做法,或能給A股其他上市公司提供借鑒。
應對“侮辱”:講個故事來反諷
由于近兩年來A股整體走勢疲軟,不少投資者出現虧損。在互動易上,投資者發言侮辱企業的情況時有發生。
2013年7月23日,有投資者發言稱,“傳聞在寧波當地或業內,皆稱GQY是狗企業的縮寫,請問是否有這樣一說?”
謝誠正回復道,“您好,尊敬的投資者,您所提的問題聞所未有聞,記起一則故事:蘇東坡和佛印兩位高人,有模有樣的在玩打坐。于是調皮的蘇東坡就問佛印,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說,我看你是一尊佛。又問蘇東坡,你看我是什么?蘇東坡揶揄道:我看你像坨狗屎!蘇東坡回家后,得意地把斗嘴的經過告訴給妹妹蘇小妹。誰知妹妹冷笑的反駁他: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是佛,你心中齷齪,才會把人家看成狗屎!”
應對“抱怨”:講個段子來化解
由于寧波GQY業績不佳,股價跌幅巨大。對此,不少買了寧波GQY而被“深套”的股民發來了要公司釋放利好的“懇求”。對此,謝誠正時而耐心“教育”,時而講個段子來化解。
2013年7月30日有投資者發言稱,“幾年來,300076一路走熊,中小投資者輸得只剩底褲了,現在其圖形有所起色,強烈要求中報10轉增10,以引爆股價。”
對此,謝誠正正正經經地回復道:“股利政策應當是服務于公司發展戰略的一個招數,也是短期的”興奮劑“,對長跑者而言,需要是的公司良好的治理結構,好的發展機制,明晰的產業戰略方向、好的激勵政策相互發揮作用。”
同一天,有投資者發言:“28.6元成本,淚已紅色,懇求郭總10送10”。對于這一訴求,謝誠正則幽默回應:“您好,尊敬的投資者,您的投資經歷就是中國股市的活教材,應了春晚一個相聲節目中的那句話:姚明走進去,潘長江出來……您的指望還是有道理的,再一個高送轉,或許兩個潘長江加起來會等于一個姚明。我理解。”
應對“質疑”:引經據典反駁之
除了股價下跌以外,近期寧波GQY的實際控制人郭啟寅的減持,也被市場詬病質疑。
2013年07月26日,有投資者質疑:“為什么你們股票減持才漲,不減持就不漲呢。那郭總為什么不等一會兒,股價更高時減持呢?”
對此,謝誠正回復道:“股價漲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至于郭總為什么不等股價更高時減持,原因很簡單,在最低時買、最高時賣那只是一個傳說。”
2013年7月22日有投資者質疑寧波GQY把經營不善的原因歸結為威創股份早于公司半年上市,實際上是公司留下大量現金無作為。
對此,謝誠正回復道“記得有句名言是,上帝要讓誰死亡,一定先讓他瘋狂。GQY想安全、平穩、務實地做一些產業的事,是否也是算是一種風格、還是一種過錯?您既然如此理性投資,您可選擇激進型的投資品種,何以抉擇GQY?然后又毀譽之?”
應對“傳言”:警示風險不含糊
在互動易上,不少投資者希望這個平臺是一個透露非公開信息,或借以傳遞非公開信息的地方。2013年07月30日,有投資列舉了寧波GQY的九大傳聞,涵蓋高送配、股權轉讓、老廠房轉讓獲巨額補貼等。
對此,謝誠正回復,“公司應當披露信息會通過正常渠道發布的,敬請投資者不必去臆想、猜測未曾發生的事,也不可依據個人思維邏輯放大或縮小公司已發生的事實。敬請投資者理性對待您所聽聞的信息,切勿擾亂正常視聽。”
當日,又有投資詢問:“傳聞公司和中鐵總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每個縣級以上車站用10個大屏,每年用1萬屏,請證實。”
對于一般的企業來說,回復這類傳言性的提問,多半就是“不清楚”、“未獲悉”、“以公告為準”等,時而模棱兩可,時而欲說還休。不過謝誠正的回答十分明確:“本人未有所聞。如此不靠譜的傳聞也會杜撰出來,真是個大忽悠。別信!”
應對“刁難”:有禮有節表信心
由于投資寧波GQY虧損,有投資故意刁難謝誠正,讓他回復,寧波GQY能不能買?
2013年07月23日,有股民詢問:“如果你是一個小股民,你認為貴公司最大的看點是什么?有哪些理由能說服自己買它。”
對此,謝誠正認認真真的回復道:“尊敬的投資者,您可依據公司三年年報、結合招股書描述,綜合對比分析,再結合自己的投資特點:短線、長線,激進還是穩健,決定是否投他。如果要我提示,就是:如投GQY估計要忍得住寂寞。供參考。”
謝誠正:堵不如疏/
對于投資者的肯定,謝誠正表示,進入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上市公司也承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監督,總的來說,這有利于上市公司更加規范的運作……總之,來自投資者的不管是“大棒”還是“胡蘿卜”,我們都照單全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祝您天天好心情。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致電謝誠正進行了交流。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互動易上的內容是你回復的嗎?
謝誠正:大多數是我回復的,有些簡易的問題是證代回復的。
NBD:怎么想到用這么多幽默的語言來回復投資者呢?
謝誠正:你看我的回復風格,對于大多數問題,只要我有時間,我一定會上去回復。作為創業板公司,我們的底子確實薄一些,從產業調整的情況來看,業績不太理想。股價也一直在低位徘徊。很多投資者對股價的滿意度不高,所以我們要在服務上,對投資者更加耐心一些。來電話一樣,互動易上也一樣。
NBD:交易所對互動易上的提問回復有要求嗎?
謝誠正:一般來說,交易所對我們的要求是2個工作日必須回復,不然就會顯示超時。所以,像昨天我出差到外地,晚上我有時間也要上網做一些回復。
NBD:交易所對回復的語言方面有要求嗎?
謝誠正:沒有特別的要求,一般把問題講清楚,表述明白就好了。所以,我們用的一些語言更多的是通俗化的。如果你用一些專業性的語言,如會計學的語言,證券化的語言,很多大叔大媽們很難理解。所以用一些類比的語言,跟他們說一說,可能更好理解。與其堵在那里,還不如疏導下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