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消費企業接力中國海外并購

新華網 2013-11-08 15:59:35

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板塊內日益強大,中國企業正在加速走出國門。過去關注礦產、制造等行業,現在消費行業似乎成為中國企業出海并購的又一熱點領域。

新華網上海11月8日電(記者周琳)光明集團在成功收購英國最大的麥片生產企業維多麥等食品公司后,正在接觸了解以色列最大食品商Tnuva;雙匯“吃”下世界最大的豬肉加工商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

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板塊內日益強大,中國企業正在加速走出國門。過去關注礦產、制造等行業,現在消費行業似乎成為中國企業出海并購的又一熱點領域。

跨國發展不僅僅是為了地域擴張或者積累資源,而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專家認為,挑好海外并購對象,用好海外融資工具,未來并購不僅要關注數量和金額的不斷攀升,更需關注質量的飛躍。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統計顯示,2008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額僅103億美元,2012年已達到652億美元,數額增加了5倍,這一增速無疑驚人。然而,海外并購并非只賺不賠的生意。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2012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央企在海外設立的近2000家企業中,72.7%盈利或持平,27.3%處于虧損。尤其是在礦產等傳統行業,似乎并不乏“失意者”。

由于國外品牌的接受度較高,消費領域自然成為了海外并購的“接旗者”。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能源和資源行業以及消費行業的交易持續攀升,并主導對外并購項目,共計52宗交易來自上述兩大行業,其項目總價值達29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70億美元上漲70%。

花旗集團董事總經理朱勇曾表示,中國海外投資也逐步由單純購買資源、銷售產品,擴大到技術、品牌以及向產業鏈高端進化。消費和文化產業海外收購已成為熱點,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2012年11月,宣稱是當時食品行業最大宗海外并購的光明食品集團對英國維多麥公司并購正式完成交割。2013年5月,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宣布,同意接受中國肉類加工商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71億美元(約436億元人民幣)成本收購其已發行的所有股份。

事實上,出海并不難,關鍵是船要負擔小,還要能打漁。高昂的融資額對光明來說似乎并非沉重負擔:先對目標企業的債務結構進行調整,使其商業貸款的負債率從2.2倍降至1.3倍,再采用全杠桿方式完成交易融資,直面國際評級機構的評級,通過一年期的過橋貸款募得資金完成交割,然后找合適的時間窗口在海外發債。

光明食品集團財務總監曹曉風對記者說,粗略測算,此次全杠桿融資可將融資成本從4%降到3%-3.2%。而且發債過程踩點精準,在美國基準利率下調至谷底時,吸引了超額10倍以上的投資額。

如今一年過去,這一“新婚”無疑展現了其甜蜜的一面。據介紹,截至9月底,維多麥不包括中國市場銷售增長5%以上,實現稅前利潤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9%;凈利潤2.1億元人民幣,增長99%,且維多麥的股權價值與交割日相比增長了39.2%。

融資難、融資渠道方式相對單一,一度是我國海外并購面臨的突出問題,商業銀行參與海外并購和海外融資積極性不高。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說,我國高額的外匯儲備與實業企業海外并購獲得投資借款難成本高的現象并存,尚未形成良性互動關系。國內企業在進行海外并購時要善于運用金融資本和金融杠桿,降低融資成本和并購風險。

能否用好融資工具,已成為海外并購能否輕裝上陣的必要條件之一。朱勇說,中國企業“走出去”要善于利用當地的融資資源。很多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喜歡使用中資銀行,但中資銀行在當地提供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收購后要在當地做好生意,一定要善于利用當地的銀行債券市場甚至資本市場。“例如光明乳業收購的新西蘭新萊特公司,就已經在當地IPO了。”

原文鏈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1/08/c_118066308.htm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華網上海11月8日電(記者周琳)光明集團在成功收購英國最大的麥片生產企業維多麥等食品公司后,正在接觸了解以色列最大食品商Tnuva;雙匯“吃”下世界最大的豬肉加工商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 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板塊內日益強大,中國企業正在加速走出國門。過去關注礦產、制造等行業,現在消費行業似乎成為中國企業出海并購的又一熱點領域。 跨國發展不僅僅是為了地域擴張或者積累資源,而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專家認為,挑好海外并購對象,用好海外融資工具,未來并購不僅要關注數量和金額的不斷攀升,更需關注質量的飛躍。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統計顯示,2008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額僅103億美元,2012年已達到652億美元,數額增加了5倍,這一增速無疑驚人。然而,海外并購并非只賺不賠的生意。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2012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央企在海外設立的近2000家企業中,72.7%盈利或持平,27.3%處于虧損。尤其是在礦產等傳統行業,似乎并不乏“失意者”。 由于國外品牌的接受度較高,消費領域自然成為了海外并購的“接旗者”。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能源和資源行業以及消費行業的交易持續攀升,并主導對外并購項目,共計52宗交易來自上述兩大行業,其項目總價值達29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70億美元上漲70%。 花旗集團董事總經理朱勇曾表示,中國海外投資也逐步由單純購買資源、銷售產品,擴大到技術、品牌以及向產業鏈高端進化。消費和文化產業海外收購已成為熱點,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2012年11月,宣稱是當時食品行業最大宗海外并購的光明食品集團對英國維多麥公司并購正式完成交割。2013年5月,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宣布,同意接受中國肉類加工商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71億美元(約436億元人民幣)成本收購其已發行的所有股份。 事實上,出海并不難,關鍵是船要負擔小,還要能打漁。高昂的融資額對光明來說似乎并非沉重負擔:先對目標企業的債務結構進行調整,使其商業貸款的負債率從2.2倍降至1.3倍,再采用全杠桿方式完成交易融資,直面國際評級機構的評級,通過一年期的過橋貸款募得資金完成交割,然后找合適的時間窗口在海外發債。 光明食品集團財務總監曹曉風對記者說,粗略測算,此次全杠桿融資可將融資成本從4%降到3%-3.2%。而且發債過程踩點精準,在美國基準利率下調至谷底時,吸引了超額10倍以上的投資額。 如今一年過去,這一“新婚”無疑展現了其甜蜜的一面。據介紹,截至9月底,維多麥不包括中國市場銷售增長5%以上,實現稅前利潤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9%;凈利潤2.1億元人民幣,增長99%,且維多麥的股權價值與交割日相比增長了39.2%。 融資難、融資渠道方式相對單一,一度是我國海外并購面臨的突出問題,商業銀行參與海外并購和海外融資積極性不高。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說,我國高額的外匯儲備與實業企業海外并購獲得投資借款難成本高的現象并存,尚未形成良性互動關系。國內企業在進行海外并購時要善于運用金融資本和金融杠桿,降低融資成本和并購風險。 能否用好融資工具,已成為海外并購能否輕裝上陣的必要條件之一。朱勇說,中國企業“走出去”要善于利用當地的融資資源。很多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喜歡使用中資銀行,但中資銀行在當地提供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收購后要在當地做好生意,一定要善于利用當地的銀行債券市場甚至資本市場。“例如光明乳業收購的新西蘭新萊特公司,就已經在當地IPO了。”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1/08/c_118066308.htm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理论欧美理论在线看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 尹人香蕉99久久综合网站 | 在线免费午夜国产网站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高清看片欧美灰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