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4 00:25:3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7月11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 (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正式公布了《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項目收益票據業務指引》(以下簡稱 《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同時,交易商協會7月11日還稱,已經正式開始受理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項目收益票據的注冊。
業內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項目融資票據大規模的發行之后,城投債的發行就會下降,這將利好存量城投債。
交易商協會發《指引》
今年5月,有關“交易商協會將試水項目收益票據”的消息開始流傳。5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亦曾以《銀行間市場擬試水項目收益票據地方融資再開“正門”》為題予以報道。
此次發布的《指引》表示,“本指引所稱項目收益票據,是指非金融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募集資金用于項目建設且以項目產生的經營性現金流為主要償債來源的債務融資工具。”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師鄧海清博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際上,這種項目收益票據應該是ABS(資產支持證券)的一種初步形式。因為對于正式的ABS而言,項目本身的收益權和母公司是完全絕緣的。雖然項目收益票據本身也要求“以項目產生的經營性現金流為主要償債來源”,但可能還是做不到與發債公司完全絕緣,因為這方面目前還受到很多法律條文的限制。
首單項目收益票據已注冊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發布的同一天,交易商協會還稱,已接受了鄭州交投地坤實業有限公司項目收益票據項目注冊,該項目注冊12億元,首期擬發行5億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此前報道稱,“首單項目收益票據將為華中地區某省會城市交通樞紐地下交通人防工程項目。由國家開發銀行擔任牽頭主承銷商,中信銀行擔任聯席主承銷商,擬‘非公開定向發行’。”文章引述項目相關人士的話稱,該市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發行人的全資控股股東,設立獨立的項目公司作為發債主體,主要職責是建設、運營上述募資項目。通過此單項目收益票據,計劃融資12億元,其中10億元用于項目建設,2億元用于補充企業營運資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述項目建設單位為鄭州交投地坤實業有限公司的“鄭州綜合交通樞紐地下交通工程 (東廣場)”項目,今年5月29日~6月5日已在鄭州市城鄉規劃局網站進行了公示。
或利好存量城投債
鄧海清表示,交易商協會現在很多創新都是為了服務 “127號文”(即《關于規范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里所謂的“賭邪路,開正門”,包括短融、以及項目收益票據,這樣可以把很多“非標”引到私募票據市場上來,私募的標準化產品將是交易商協會努力的一個方向。鄧海清還表示,《證券法》對債券發行有個40%的限制,但其實是指的公募債,交易商協會的銀行間市場屬于私募市場,這樣可以不受這個額度的限制,可以做更多的金融創新,開辟新的融資渠道。
“現在新的融資模式大概有3種:一是‘自發自還’的地方債;二是項目收益票據;三是國開行針對棚戶區改造的專項金融債。”鄧海清告訴記者,國外的市政債分兩種,一種是預算內的市政債,主要是用于公益性、不產生現金流的建設;一種就是項目型的市政債,完全沒有地方政府擔保。
隨著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以及項目收益票據的逐步推廣,債券市場尤其是城投債市場會有哪些變化呢?對此,鄧海清表示,對于存量的城投債而言,應該還會延續以“借新還舊”的方式向前滾動,因為目前地方政府還沒有能力大幅降低債務杠桿。而新增的債務將會以前面所說的3種模式發行,并且這幾種融資方式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另外,在項目融資票據大規模發行之后,傳統意義上城投債的發行就會下降,這對存量的城投債來說會是個利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