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19 20:46:52
那么,究竟大數據、互聯網、投融資之間可以和光伏行業擦出什么樣的火花呢?在8月18日在上海舉辦的光伏領域的行業大會遠景阿波羅光伏高峰論壇上,一干能源圈的各方大佬到齊,發表了不少勁爆觀點,快來看看第一手干貨。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記者 夏冰
能源圈近來有兩個詞熱度是非常高的,那就是“互聯網”、“大數據”。
那么,究竟大數據、互聯網、投融資之間可以和光伏行業擦出什么樣的火花呢?在8月18日在上海舉辦的光伏領域的行業大會遠景阿波羅光伏高峰論壇上,一干能源圈的各方大佬到齊,發表了不少勁爆觀點,快來看看第一手干貨。
提起光伏行業上半年的發展,有一家公司非常令人矚目,也招人嫉妒,因為它不差錢,而且給它錢的都是狠角色,那就是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商聯合光伏集團有限公司(00686.HK),論壇上,聯合光伏CEO李原在談及他的“金融煉金術”時,直言,“其實聯合光伏并不神秘,并不高深,它只是把投資者的想法放在前面。我們是全球第一個在交易所發布發電公告的,同時每個月都有很多的基金雖然說沒有投資我們,但是他們去看了我們的電站,包括高盛。”
上半年聯合光伏發行了多期可轉債,融資規模動輒上十億。李原在介紹經驗時也強調了聯合光伏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是“名家眾籌”,即用電站這樣的特殊資產向復星、華融這類公司發起眾籌。李原稱,聯合光伏才是第一個做眾籌電站項目的公司。在談到“眾籌”時,李原表示自己愿意去做一個光伏“布道者”,影響更多的人關注光伏了解光伏。
在分享心得時,李原也一陣見血講到了痛點,“我們從一開始的設計就是把錢交給國開行,現在把錢交給招商銀行,或者是其他銀行,我們不會碰這個錢。電站建好了,這個錢銀行直接付出去。這恰恰是政府機構,包括監管機構最放心的。因為你錢跑不了。”李原如是指出。
另外一家以組件生產起家,現在拓展到全產業鏈的天合光能的副總高紀慶就產融結合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光伏領域的關鍵是將電站做成長期可持續發電發電的資產,而光伏電站的質量保證和運維的專業化管理是實現電站資產核心價值的基礎。”
高紀慶稱,現在整個光伏市場在穩步增長。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十年之內,晶體硅還是會占到90%的市場。那光伏行業如何有更長遠的未來和更龐大的發展空間?“現在只有幾十GW(發電裝機容量),如何到上百GW,甚至更多。我們的理想是到2020年光伏發電可以達到用戶側平價,到2025年實現發電側平價。這需要各方努力才可以實現這一目標,只有光伏逐漸擺脫國家補貼才有可能有長遠的競爭力,毫無疑問,光伏產業必須要經過正常的競爭,光伏電價才會下降。”高紀慶如是指出。
中國從光伏制造業到光伏發電行業都已經是全球第一,但由于前些年的快速擴張,很多電站的質量堪憂,而這也成為了阻礙銀行保險資金流入光伏行業的最大障礙。因此,投融資雙方都希望能有第三方的評估機構客觀準確的評估各類電站的價值,借助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判斷電站的實際質量。同時,將電站智能化信息管理平臺和專業的技術團隊有機集合,形成科學的運維機制,建成更多可持續為投資人帶來穩定收益的高質量電站。
江山控股被喻為是“光伏行業的神秘闖入者”,江山控股執行董事劉文平分享了目前地面電站的2個痛點,他表示,這2個痛點也是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日前在甘肅新能源國際博覽會上的提到的:一是限電,二是補貼到位不及時。
遠景能源光伏總經理孫捷表示光伏電站的“出生決定一生”,選擇靠譜的輻照數據才能更準確評價項目的可行性和經濟性,NASA的全球輻照數據雖然免費,但與地面實測數據誤差可達15%—25%,這可是投資者投入真金白銀要承擔的巨大損失。而阿波羅光伏電站風險評級產品“睿評”就是在這種行業背景下應運而生,未來要做光伏行業的“穆迪”,破局光伏電站融資5大痛點。據記者了解,“睿平”將結合5種渠道的氣象數據,從源頭上為投資者提供靠譜的收益測算數據。
除上述外,在論壇的討論環節,關于光伏電站的金融創新的模式、機遇與挑戰的話題時,光伏業內人士探討的公認結論是,光伏發展需要“開放、創新、跨境”,但發展最核心目標還是提高電站質量,實現光伏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銀行保險等低風險偏好資金才能進入光伏行業,光伏融資結構的創新或是解決光伏融資痛點的可行路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