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10-18 11:49:51
新科技給房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想象。看完下面這些“顛覆”,你是否還敢說,自己不會失業?
每經編輯|吳若凡
(本文原載于邦地產微信公眾號real-estate-circle)
“互聯網不會顛覆房地產,因為人總不可能住到互聯網上去。”某地產大佬的這句話,當前看好像是對的,但你真的能肯定,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類不會讓自己虛擬并永久地生活在互聯網?
當然,這只是邦爺的腦洞。但回顧過去幾十年,層出不窮的新科技,已經讓一些行業逐漸消失。比如傳呼業、比如電報業,比如更多只活在“那個年代”的行業。那么,下一個消失的行業會是?
已經出現寫稿機器人的傳媒?逐漸被超高精度機械臂取代的雕刻、刺繡?被機器人替代的流水線工人、飯店服務員?被無人駕駛技術取代的專車司機?被微型機器人替代的開刀醫生?……
據說,自從人們制造了石墨烯電池(只需要30分鐘充電就可上路一整天的動力源),自從巖頁氣可以被開采,現在就連中東石油富豪也即將和“壕”字作別。
但也有人說“萬變不離其宗”,總有無法被顛覆的行業。就拿使用權70年的房子來說,新科技不可能將人們的房子都推倒重建,只是關于房子的每一個環節都會產生“面向未來”的改變。
不過,顛覆性的新科技給房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想象不止于此。那么先看完下面這些“顛覆”,看看你是否還敢說,自己不會失業?
【4D打印技術】
不論是傳統制造技術,還是新制造技術,隨著個性訂制產品等生產程序更為復雜的產品成為主流,制造業對工藝技術的提高和成本的控制都要求更嚴。
3D打印技術,這種以數字模型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已經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未來其還將應用在噴氣發動機50%的配件。
不過,4D打印能夠產生更大的效益。相較“3D打印”,4D打印多了一個“D”,即時間緯度。人們可以通過軟件設定模型和時間,變形材料會在設定的時間內,變形為所需的形狀,大小形狀可以隨時間變化。這種無需打印機器就能讓材料快速成型的技術,無疑將掀起一場技術革命。
點評:4D打印技術的出現將令很多小型工廠消失。人們在自家車庫就能生產客戶需要的特定產品和部件,這種居住兼工作的新生活方式,也要求住宅開發商進行有針對性地開發。
【微型機器人技術】
微型機器人(即機器蟲),可以在人體中開展“運送藥物或放射性塊、清除血液中的淤結、進行組織活檢、建造新細胞生長支架”等各種高微操作。
微型機器人尺寸只有不到1毫米,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可消化”電腦。當芯片周圍的藥丸降解時,這一設備與胃液接觸,將實現兩個電極間的電導通。這一技術的展開,使得“開膛破肚”的手術觀念被徹底顛覆,微型機器人取代手術刀,既減少了病人的痛苦,也使得外科醫生對手術的控制力得以加強。
而且,這些機器蟲不會在血管中游動很長距離,也許只能快速定向運動20微米左右。但它們能夠被用于早期疾病診斷和更精確的靶向治療。
點評:微型機器人的出現,將讓疾病搶救和治療的時間和效果都大幅改善。如果小區物業管理部門能備上兩臺微型機器人,開刀醫生或將實現遙控指揮操作,這樣一來,小區業主的健康將得到前所未有的保證。
【智能化汽車】
一直以來,新興的科學技術總是被最先應用于軍工制造業上,而隨著時代的更替,一些新開發的技術被更多應用于民用上,這其中汽車制造業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今年的“中國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上,有專家就指出,中國擁有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網民規模,年輕的網民們也樂意接受和使用新技術。同時政府也支持科技的廣泛應用,并支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可見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下,零污染、零排放、零風險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而《中國制造2025》綱要里,除科技和綠色制造與汽車有關,智能制造也和汽車有偌大關系。
據了解,智能化汽車可以降低油耗、安全事故、交通擁堵,甚至消滅醉駕(比如利用無人駕駛技術)。從最簡單的倒車雷達,到自動泊車,到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糾偏,這些技術已經在一個個慢慢應用到車子上。
點評:新能源汽車的大量使用,需要我們開發更多能使用充電樁的停車位。而且停車位需要更為標準化,以調整復雜多變的停車環境,滿足無人駕駛技術的需要。
【人工智能技術】
現在,一個名為Eugene Groostman的電腦聊天程序,已經能夠給你“和另一個人類聊天”的全真體驗。而最新的人工智能,已經能實現人類4歲的智商體現。
這是機器人“人類思維”發展的重大表現。因為在以往,計算機雖然處理某些任務的能力遙遙領先于人類,但“智商”只是智力的一個標準,機器人需要更多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情感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等,在“自我意識”這一特定領域,智能系統跟人類相比仍然有一大段距離。
但可以預見的是,人工智能達到與人類相近的思維意識,是有可能的,而人們已經開始從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開發。
點評: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或以機器人大規模進入家庭為標志。今后,豪宅的工人房,或許就會是提供給這些不用吃東西、不需要睡覺,只需要“吃電池”的機器管家了。
【曲屏技術】
這是一種可以讓手機屏幕隨意變形彎曲的技術。人眼的視覺是個曲面范圍,所以曲面的屏幕更符合人機工程,可以讓人看到更多的內容,并且曲面在色彩的表現上也會更好。
尤其是在大屏幕上,曲面屏幕會更具視覺沖擊力,帶來“身臨其境”的視覺感受,這些作用暫時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曲屏很可能會占據大屏幕市場。
但目前,曲屏技術更多只能作為“科技革新”的代表,廠商用之似乎也為“炫技”,因為曲屏尚未給手機帶來更優秀的交互體驗。況且,曲屏技術應用到手機上的成本不小,價格高,加上實在找不出平面屏幕目前被替代的理由,所以曲屏“暫時不會成為小屏幕的趨勢”。
除了這些技術外,可以低空飛行的噴氣背包,能給我們真實場景的5D電影,乃至人工合成的精子,這些新發明,都在深度改變人類的生活,讓更多舊行業消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