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投資寶 2015-12-21 21:48:12
有私募已經開始按照新規行動,還沒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忙著去備案,有在微信朋友圈推薦了產品的趕緊刪微信,平時風控官這等由總經理兼任的職位也正在忙著招人......
每經編輯|牟璇 楊建
本文由每經投資寶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微信公眾號:每經投資寶。
上周四,寶哥(微信公眾號:每經投資寶mjtzb2)一篇《重磅!多家私募連夜學習:禁發朋友圈、投資冷靜期等九條募集紅線不能碰了》引爆了私募圈!不少朋友留言說寶哥稿件提醒得及時,寶哥也注意到有私募已經開始按照新規行動,還沒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忙著去備案,有在微信朋友圈推薦了產品的趕緊刪微信,平時風控官這等由總經理兼任的職位也正在忙著招人......
監管風暴來襲
從最初萌芽到正式被收編,私募基金無疑是資本市場中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大群體。然而,近幾年隨著私募基金爆發式發展,業內對私募基金監管缺失的探討從未停止。上周,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在公開演講中也坦言,與私募業務的蓬勃發展相比,私募監管有所滯后,違規募集成為私募基金亂象之源。
而近期,基金業協會密集出臺的對私募行業的監管政策,也使得私募監管面臨一場巨大變革,11月24日至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基金業協會就連續發布了三大指引的征求意見稿。
11月24日,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見稿)》,從私募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的目標與原則、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及內部監督等制度建設進行管理。
11月26日,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做出了詳細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應向投資者披露基金的資產負債、投資收益分配、承擔的費用和業績報酬、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以及涉及私募基金業務、基金財產、基金托管業務的重大訴訟等情況。并且,還要求單只募集規模達到5000萬以上的私募基金至少每月向投資者披露一次。
12月16日,最新發布的《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更是引起了私募圈轟動,募集行為直接涉及私募基金如何發產品,對私募有著生死攸關的影響。而在此次征求稿中,要發產品必須先備案、銷售人員必須有基金從業資格、投資者冷靜期等一系列新規的征求意見也是讓各家私募連夜學習,謹防碰到“紅線”。
緊鑼密鼓的政策,也對身處其中的私募管理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寶哥遍訪業內多家私募發現,在新政密集出臺后,私募們也沒閑著,還沒去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趕緊趁著過年前去備案,從前在微信等社交平臺推薦過自己產品的急忙刪微信,而考慮節約成本自己兼任風控官的私募管理人也“求才若渴”,四處尋覓專業風控官。更多股市資訊,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號(微信號:每經投資寶mjtzb2)
私募甲:急著去基金業協會備案
這兩天私募朋友圈的聊天風向突然變了!寶哥發現這兩天刷屏的不是私募買了什么票,也不是討論哪個私募的股漲停了。不少人在詢問收到去協會備案繳費后的發票沒有?私募備案有什么要求沒?已經去協會備案的私募都在為沒有備案的私募做講解、出主意。一片熱火朝天的場面!
寶哥撥打了一位廣州的私募人士(簡稱私募甲)電話,連撥三次都被掛斷!改撥其秘書的電話,對方卻說老總不在,去北京了,正趕去基金業協會備案!因為之前沒有對私募發產品必須進行備案的相關要求,所以公司也沒有在這方面太在意。但是現在要求私募發產品必須先備案,而公司目前正準備發行第3期新產品。
中午吃飯時間,寶哥再次撥打私募甲的電話,電話接通后,私募甲表示,“因為之前沒有對私募發產品必須進行備案的相關要求,很多私募都是走第三方渠道發行產品,現在私募要發產品要求必須先備案。因此之前許多沒有備案的私募現在卻開始著急了,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公司正在發行產品,正處于募集期,而此時協會發布加強監管的意見稿,幸好是征求意見稿,要不這產品募集不知道又要推后多長時間,所以在協會發布意見稿的第二天,就趕緊去協會交錢備案,以免夜長夢多。”
私募乙:緊急刪朋友圈文章
之前,寶哥看到很多私募都在朋友圈發文宣傳,常常截取某段時期的業績表現來證明投資能力,但是這種事突然在朋友圈里看不到了!
寶哥認識的一位深圳私募人士(私募乙)的微信號出現過上述一幕!寶哥就此事詢問私募乙時,私募乙卻表示,“刪文章很正常吧,不太合適就刪嘛!”,不過在寶哥的追問之下,私募乙坦誠,“的確我們自己做的也不是很規范,不是我們不做,而是之前沒有這方面的規定,比如說不能用微信推薦私募產品,事實上行業內很多私募管理人在產品募集期都在用微信推薦私募產品。”
“但是在監管意見稿出來以后,我們也很重視,生怕觸及監管紅線。在協會出臺意見稿的當天我們的后臺人員還在朋友圈發布產品募集的信息,但是在意見稿出臺當晚,我就立即通知后臺人員加班也要把產品募集微信宣傳信息刪除,以免觸及相應紅線,導致發行產品受阻,雖然目前處于征求意見階段,但是公司也是極度重視。”
“有些私募通過第三方渠道發行產品,而這些募集機構的銷售人員在通過自己朋友圈推薦產品時,表達比較夸張,甚至承諾收益率等,而對于風險評估方面卻不重視甚至忽略。私募行業最近出現很多風險事件,大多由運作不規范導致,比如夸大宣傳、不適當渠道傳播、對投資者沒有風險評估等,而這次《辦法》則明確指向并規范這些行為。”
私募丙: 忙找專業風控官
“行業路演之類的現在別喊我了!”私募丙向秘書交代道。然后扭頭對寶哥說,“你來的不是時候,現在我正忙著招人呢!”
寶哥發現,在監管層的加強私募監管的意見稿出爐后,在私募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私募在朋友圈說道,早就該加強監管了,劣幣驅除良幣,一些不好分子把整個行業里的正規私募的名聲都搞臭了。更多股市資訊,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號(微信號:每經投資寶mjtzb2)
一些私募開始招聘風控總監,私募丙告訴寶哥,“很多中小私募在初創期為了節約公司運營成本,基本上都是一人兼任數職,私募總經理兼任投資總監、風控總監等,但是隨著新的信披規定的強化,此外還對公司原有的內控體系帶來新的挑戰,公司不得不加強相應的團隊建設。”
“但是在監管辦法出臺后,私募能夠逐漸規范自身行為,雖然可能會增加一定成本,但風控合規對于私募來說,本來都是應該配備的,程序上的麻煩不難解決,私募更需要像公募一樣規范運作,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市場認可。沒辦法啊,這種事只能招人解決啦。對大公司沒有影響,但是對我們這種小私募肯定是增加成本了!”
“除了這個費用,此外加入協會后,隨著監管的加強,在協會培訓也是需要費用;此外在信息披露方面,除凈值外,要求私募按月披露持倉和基金份額,這對公司技術手段和客戶系統提出了很高要求,不能滿足條件的公司需要對現有的軟硬件進行升級等。但是這批規范的出臺也算好事吧,對行業規范肯定是大勢所趨!”
(編輯:何建川 審核:宋戈 終審:蒲付強)
----------------------------------------------------------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微信號:每經投資寶mjtzb2),獲取更多股市資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