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第二次保殼大限逼近 4800多家私募無展業或被清洗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08 00:59:32

2016年7月6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向空殼私募再次拉響“防空”警報,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協會將注銷該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管理規模為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14799家,占比約60%,登記一年以上管理規模為零的有4875家。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建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楊建

2016年7月6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向空殼私募再次拉響“防空”警報,提醒私募基金管理人盡快落實《關于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的展業要求,否則,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協會將注銷該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基金業協會網站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已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達24566家,而管理規模為零的有14799家,占比約60%,登記一年以上管理規模為零的有4875家。7月15日,《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加上第二輪私募產品備案大限8月1日即將到來,未來大批空殼私募或將被無情清除。

監管層嚴管私募行業

7月6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再度向空殼私募拉響“防空”警報,發布公告提醒私募基金管理人盡快落實《關于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的展業要求。根據中基協2月5日發布的公告,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依法及時備案私募基金的相關要求,2016年2月5日前已登記不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協會將注銷該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此外,協會還提醒此前因故順延3個月辦理時間的“空殼”私募,要盡快完成法律意見書、備案產品。協會表示,根據4月29日發布的《關于落實首批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銷事項相關工作安排的通知》,針對2月5日前已登記滿12個月,且在2016年5月1日前已補提法律意見書,或提交首只私募基金產品備案申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若2016年8月1日之前仍未同時通過法律意見書且完成首只私募基金產品的備案,協會將注銷其管理人登記。

為此,協會已通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站內信和定向郵箱通知等多種途徑,向相關機構發出上述提示。為不影響相關機構正常業務開展,協會提醒相關機構盡快按要求提交法律意見書及申請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

據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了解,前期有不少私募并沒有開展私募業務的意愿,只是拿著備案信息從事非法集資等行為。據了解,6月27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了第七批“疑似”失聯名單,隨著部分私募“失聯”,投資者資金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

事實上,為嚴管私募行業,監管層已開啟大浪淘沙模式,協會提高對私募備案要求,包括私募需備案產品、出具法律意見書、高管需要有基金從業資格等。在今年5月1日第一個備案大限之時,已經有1901家私募被取消了管理人登記資格。

4800多家私募或被清理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注意到,7月15日,《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再加上第二輪私募產品備案大限8月1日即將到來,未來大批“空殼私募”或違規私募將被清掃出門。

7月6日,記者采訪了工作在私募保殼一線的證券法律專家,他表示,隨著8月1日大限臨近,手里的法律意見書越來越多,部分私募提交的法律意見書經過多次修改后幾乎沒有問題了,首只備案產品也即將“上馬”,都想搶在8月1日大限前完成。

廣州一位私募老總告訴記者,截至6月底,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管理人超過24000多家,真正想展業的私募,按照正規流程做,在8月1日前完成產品備案并不困難。但是其中一些在投資能力、公司的投研團隊等方面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或者“湊熱鬧”的私募公司,這類私募由于本身投資管理能力有限,難以獲得投資者的認可,難以避免在私募行業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據了解,截至今年5月1日,部分私募已完成首只產品備案、提交法律意見書,順利保殼,但仍有2000家左右空殼私募被依法注銷。此外還有500家左右私募補充提交法律意見書、600家私募提交首只產品備案申請尚未成功,協會給予3個月順延時間。

基金業協會網站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系統顯示,截至7月7日,已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達24566家,管理規模為零的有14799家,占比約60%(其中包括2月5日公告后新登記的但未展業的私募),登記一年以上管理規模為零的有4875家。

對此,上海一私募人士指出,目前距8月1日第二個保殼大限日期不遠了,會有更多空殼私募被清理。實際上,為清除空殼或違規私募,監管層連續祭出重拳。基金業協會相繼發布《內部控制指引》、《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募集行為管理辦法》和《合同指引》,正在抓緊制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從事投資顧問業務管理辦法》、《托管業務管理辦法》和《外包業務管理辦法》,并計劃修訂《登記備案管理辦法》和《從業人員管理辦法》。最終,私募行業要構建一套“7+2”完整的自律規則體系。

對于這些上萬家的私募來說,眼前要過的第一關就是先保資格。根據今年2月5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規定,新注冊的私募須在6個月內進行產品備案;已登記滿12個月的私募須在2016年5月1日前產品備案;已登記不滿12個月的私募在2016年8月1日前產品備案。如果不在規定期限內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空殼私募則面臨被注銷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 | 五月天婷婷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综合国产婷婷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久久精品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