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 2017-01-19 09:14:43
在此之前,農行、工行、建行以及中行先后發布公告稱,將設立資產管理公司,展開債轉股業務。但伴隨著第一輪債轉股而成立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反而動靜并不大,直到中國華融宣布參與市場化債轉股業務。
在銀行系資管主力入場債轉股業務的同時,因債轉股而生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也未閑著。1月18日,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華融”)宣布其全資設立的華融瑞通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瑞通”)在北京開業。這也是第一家宣布成立債轉股子公司的資產管理公司。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除了中國華融外,中國信達資產、中國東方資產以及中國長城資產這三大資產管理公司也在發力債轉股業務。
在此之前,農行、工行、建行以及中行先后發布公告稱,將設立資產管理公司,展開債轉股業務。但伴隨著第一輪債轉股而成立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反而動靜并不大,直到中國華融宣布參與市場化債轉股業務。
和國有四大行從事債轉股業務類似的是,中國華融也采取了設立子公司的形式開展債轉股業務。據中國華融方面透露,華融瑞通注冊資本3億元,是中國華融參與市場化債轉股的平臺機構,同時,華融瑞通將承擔基金募資、債轉股項目篩選、擬轉股債權收購、債轉股項目實施及轉股后股權管理等職責。
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表示,作為上一輪政策性債轉股的主要實施機構,中國華融通過對420戶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債轉股697億元,成功幫助了一大批國有企業擺脫財務負擔,提升了企業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在新一輪市場化債轉股工作中,中國華融將發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獨特優勢和功能作用,切實提高債轉股工作的實施成效。
據了解,中國華融將通過設立并購重組基金的方式,提高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成效。“目前,中國華融已率先啟動并落實了一批市場化債轉股試點項目,并積極進行項目儲備工作。未來,中國華融將以華融瑞通為基金管理人發起設立500億元投資規模的中國華融債轉股并購重組基金,同時,中國華融將承擔發起人、管理人、投資人等多重角色全程參與市場化債轉股工作,將市場資金與中國華融的專業優勢有效結合,切實提高債轉股實施的成效和作用。”賴小民介紹。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新一輪的債轉股與上一輪債轉股相比,有著明顯的差異,1999年的債轉股主要是以處置剝離出來的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為主要目標,行政性、指令性的特征比較明顯。而當前的債轉股,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式進行,主要以降低企業杠桿率為目標,特別是國有企業去杠桿,將是未來去杠桿的主要領域,而債轉股無疑是國有企業去杠桿的主要方式之一,政策目標不同,操作方式也自然有差異。因此,資管公司開展新一輪的債轉股業務,有必要成立子公司,通過成立基金管理公司來發起設立市場化的并購重組基金,吸收社會資金積極參與債轉股,這有利于實現市場化、法治化的債轉股,同時提振民間資本的投資積極性。
黃志龍也表示,相比銀行“資管系”,資產管理公司從事債轉股業務也有一些優勢。“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資產管理公司債轉股的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也是上一輪債轉股的主要操盤手,而新一輪的債轉股,主要還是針對國有企業的債轉股,和上一輪債轉股并沒有本質的區別,這也是資產管理公司所擅長的;二是資產管理公司相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可能還有全牌照優勢,目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幾乎都是全牌照機構,包括證券、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牌照,在當前我國仍處于分業監管的政策背景下,這可能是傳統商業銀行的劣勢所在,而債轉股的過程,將要充分利用這些金融牌照來進行市場化操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