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中華老字號振興缺錢缺思路 破除對資本“戒心”需明確機制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2 18:38:36

由多家投資機構發起成立的“中華老字號投資聯盟”,正在發掘有投資價值的老字號品牌,逐步打消老字號對資本抵觸、害怕的心理,建立更為明確的合作機制。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天宇 每經編輯 文多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趙天宇 每經編輯 文多

歷史久遠,品牌、工藝代代相承的老字號,正在追趕時代的潮頭。

“就好比是大熊貓,我們難道要去論證大熊貓的存在是否科學嗎?我們只能小心翼翼地去保護它。”萬密齋相關負責人的觀點道出了很多老字號的心聲。中華老字號多集中在食品、中醫藥領域,在當下的市場競爭機制中仍在明確自身定位,在傳承的同時探索著新的經營思路和模式。

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吉平在3月1日的“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年度會議上表示,老字號發展態勢不佳,缺乏資金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單純依靠自身的力量,老字號企業目前很難擺脫這一困境,亟需資本的力量來推動機制創新、品牌創新和產品創新,重振中華老字號金字招牌。

“我們實地走訪了十多家老字號,今天是首次路演,來了5家。”中華老字號投資聯盟常務副秘書長、前海梧桐并購投資基金侯海文說。由多家投資機構發起成立的“中華老字號投資聯盟”,正在發掘有投資價值的老字號品牌,逐步打消老字號對資本抵觸、害怕的心理,建立更為明確的合作機制。

上萬家老字號多數經營欠佳

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劉平均看來,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老字號發展,大力倡導品牌強國戰略。在品牌建設促進會的努力下,中國在世界品牌評價體系中的話語權,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具備深厚品牌優勢的老字號群體,迎來了寶貴的時代機遇。

目前,全國由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有1128家,侯海文介紹道,已經上市的有74家,如果算上地方認定的老字號,整體估計有上萬家,是很龐大的群體。不過,在機遇的背后,老字號企業的發展狀況仍然堪憂。這些老字號中,如東阿阿膠、片仔癀、稻香村、中茶等發展良好的僅占20%~30%。多數老字號經營情況欠佳,甚至處于“僵尸”狀態,空有品牌,已無產品上市。

按照市場情況,侯海文表示,老字號目前大體上可歸結為3個梯隊。一線品牌如同仁堂等,已經上市;第二梯隊則是尚未上市但知名度和經營業績都還不錯的公司,例如稻香村等。這一部分品牌的競爭對手并不在老字號圈子內,而是市場上其他的同行業品牌。老字號需要爭奪更多的市場,爭奪年輕的消費群體。第三梯隊顯得相對困難,這一部分大概占到老字號的六七成。

2017年2月4日,商務部等16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電商平臺設立老字號專區,同時鼓勵老字號發展上門服務等業務,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產品和服務。

“老字號企業主要受困于缺錢、缺方法、缺知名度三大問題。”“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專家委員會主任尹杰說。他表示,老字號企業體制和觀念滯后,阻礙老字號的改革創新;產品和技術陳舊,制約著老字號的價值提升;資金短缺,抑制了老字號的發展活力;品牌傳播意識淡薄,無法發揮老字號品牌優勢。

在侯海文與老字號的溝通中,他發現這些品牌對于資本在該行業的專業度并不太在意,“老字號的平均壽命是160年”,因為自身積累深厚,本身已經非常專業。他認為老字號需要的是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資本的助推。

“很多老字號對于資本的認識顯得相對保守。”侯海文介紹道,中華老字號投資聯盟目前正在推動一些狀況比較好的老字號做產業鏈的擴張,或收購更多的同類老字號,把攤子做大。但在此前,資本和老字號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觀念不一致,“老字號比較害怕資本,覺得資本是來’吃掉’他們的”。

明確機制破除對資本“戒心”

由于接觸資本的經驗比較少,投資機構在溝通中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就是,老字號對資本存在抵觸和害怕的心理,怕資本謀求品牌的控制權。對于這一點,除了持續的溝通,設立明確的機制必不可少。

中國電子商務產業金融服務促進中心主任、中華老字號投資聯盟秘書長殷浩正在跟進的是大健康類老字號的部分。按照傳統的投行思維,不管最后通過IPO還是并購重組,投資機構總歸是要有一個明確的退出通道。但殷浩走訪了一些中醫藥領域的老字號后發現,如果需要老字號給投資機構一個明確的保障方式,如簽對賭協議等其實非常困難。也就是說,資本在面對老字號時,需要在商業模式的重構上更花心思。

資本的進入畢竟不能“包治百病”。對于那些傳承有序的老字號,包括老中醫、中醫傳承人、中醫藥,殷浩找到的方式叫做“全國合伙人計劃”。具體而言,就是對于愿意與投資聯盟合作的中醫藥老字號,投資聯盟扶持這些品牌開線下的連鎖醫館,支持項目落地。按照殷浩的想法,投資聯盟可以支持相當數量的醫館,等醫館經營成熟后,或可探討股改合并為一家公司獨立運作的可能性。

按照現在的“全國合伙人計劃”模式,醫館由老字號控股51%,提供品牌、藥品及全套的診療技術,以資產出資,保證醫館能夠合法的使用院內制劑;中華老字號投資聯盟負責集合資本投資,持股49%。但在收益方面,投資聯盟通過合約的方式保證出資人的絕對控股地位。

“我們希望推動老字號的醫館從非標產品做到標準化。”殷浩認為,中醫藥老字號各有其特點,但與資本的合作則需要統一的標準和模式。投資機構先考察老字號的專注度,看是否傳承有序,是否具有核心技術和市場競爭力,標準與投資其他公司并無不同。

關于老字號對資本的戒心,殷浩認為在其合作模式確定的情況下,這類問題或可得到解答。例如,采取新設立連鎖醫館的形式,意味著資本并不介入老字號公司的原有主體,機制的明確或可結束老字號的“糾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趙天宇每經編輯文多 歷史久遠,品牌、工藝代代相承的老字號,正在追趕時代的潮頭。 “就好比是大熊貓,我們難道要去論證大熊貓的存在是否科學嗎?我們只能小心翼翼地去保護它。”萬密齋相關負責人的觀點道出了很多老字號的心聲。中華老字號多集中在食品、中醫藥領域,在當下的市場競爭機制中仍在明確自身定位,在傳承的同時探索著新的經營思路和模式。 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吉平在3月1日的“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年度會議上表示,老字號發展態勢不佳,缺乏資金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單純依靠自身的力量,老字號企業目前很難擺脫這一困境,亟需資本的力量來推動機制創新、品牌創新和產品創新,重振中華老字號金字招牌。 “我們實地走訪了十多家老字號,今天是首次路演,來了5家。”中華老字號投資聯盟常務副秘書長、前海梧桐并購投資基金侯海文說。由多家投資機構發起成立的“中華老字號投資聯盟”,正在發掘有投資價值的老字號品牌,逐步打消老字號對資本抵觸、害怕的心理,建立更為明確的合作機制。 上萬家老字號多數經營欠佳 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劉平均看來,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老字號發展,大力倡導品牌強國戰略。在品牌建設促進會的努力下,中國在世界品牌評價體系中的話語權,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具備深厚品牌優勢的老字號群體,迎來了寶貴的時代機遇。 目前,全國由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有1128家,侯海文介紹道,已經上市的有74家,如果算上地方認定的老字號,整體估計有上萬家,是很龐大的群體。不過,在機遇的背后,老字號企業的發展狀況仍然堪憂。這些老字號中,如東阿阿膠、片仔癀、稻香村、中茶等發展良好的僅占20%~30%。多數老字號經營情況欠佳,甚至處于“僵尸”狀態,空有品牌,已無產品上市。 按照市場情況,侯海文表示,老字號目前大體上可歸結為3個梯隊。一線品牌如同仁堂等,已經上市;第二梯隊則是尚未上市但知名度和經營業績都還不錯的公司,例如稻香村等。這一部分品牌的競爭對手并不在老字號圈子內,而是市場上其他的同行業品牌。老字號需要爭奪更多的市場,爭奪年輕的消費群體。第三梯隊顯得相對困難,這一部分大概占到老字號的六七成。 2017年2月4日,商務部等16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電商平臺設立老字號專區,同時鼓勵老字號發展上門服務等業務,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產品和服務。 “老字號企業主要受困于缺錢、缺方法、缺知名度三大問題。”“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專家委員會主任尹杰說。他表示,老字號企業體制和觀念滯后,阻礙老字號的改革創新;產品和技術陳舊,制約著老字號的價值提升;資金短缺,抑制了老字號的發展活力;品牌傳播意識淡薄,無法發揮老字號品牌優勢。 在侯海文與老字號的溝通中,他發現這些品牌對于資本在該行業的專業度并不太在意,“老字號的平均壽命是160年”,因為自身積累深厚,本身已經非常專業。他認為老字號需要的是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資本的助推。 “很多老字號對于資本的認識顯得相對保守。”侯海文介紹道,中華老字號投資聯盟目前正在推動一些狀況比較好的老字號做產業鏈的擴張,或收購更多的同類老字號,把攤子做大。但在此前,資本和老字號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觀念不一致,“老字號比較害怕資本,覺得資本是來’吃掉’他們的”。 明確機制破除對資本“戒心” 由于接觸資本的經驗比較少,投資機構在溝通中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就是,老字號對資本存在抵觸和害怕的心理,怕資本謀求品牌的控制權。對于這一點,除了持續的溝通,設立明確的機制必不可少。 中國電子商務產業金融服務促進中心主任、中華老字號投資聯盟秘書長殷浩正在跟進的是大健康類老字號的部分。按照傳統的投行思維,不管最后通過IPO還是并購重組,投資機構總歸是要有一個明確的退出通道。但殷浩走訪了一些中醫藥領域的老字號后發現,如果需要老字號給投資機構一個明確的保障方式,如簽對賭協議等其實非常困難。也就是說,資本在面對老字號時,需要在商業模式的重構上更花心思。 資本的進入畢竟不能“包治百病”。對于那些傳承有序的老字號,包括老中醫、中醫傳承人、中醫藥,殷浩找到的方式叫做“全國合伙人計劃”。具體而言,就是對于愿意與投資聯盟合作的中醫藥老字號,投資聯盟扶持這些品牌開線下的連鎖醫館,支持項目落地。按照殷浩的想法,投資聯盟可以支持相當數量的醫館,等醫館經營成熟后,或可探討股改合并為一家公司獨立運作的可能性。 按照現在的“全國合伙人計劃”模式,醫館由老字號控股51%,提供品牌、藥品及全套的診療技術,以資產出資,保證醫館能夠合法的使用院內制劑;中華老字號投資聯盟負責集合資本投資,持股49%。但在收益方面,投資聯盟通過合約的方式保證出資人的絕對控股地位。 “我們希望推動老字號的醫館從非標產品做到標準化。”殷浩認為,中醫藥老字號各有其特點,但與資本的合作則需要統一的標準和模式。投資機構先考察老字號的專注度,看是否傳承有序,是否具有核心技術和市場競爭力,標準與投資其他公司并無不同。 關于老字號對資本的戒心,殷浩認為在其合作模式確定的情況下,這類問題或可得到解答。例如,采取新設立連鎖醫館的形式,意味著資本并不介入老字號公司的原有主體,機制的明確或可結束老字號的“糾結”。
中華老字號振興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欧美 | 亚洲欧美久久天堂综合一区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 | 天天看影视在线 | 日本精品激情乱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