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3 01:14:38
3月10日,*ST合金披露,綜合考慮內外部各種因素,公司經過慎重研究,決定終止定增事項。這一定增方案所指的,是2016年*ST合金為應對連年虧損、主業難振而決意轉型醫療,以2.75億元收購北京霄云口腔門診部有限公司的動作。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天宇 每經編輯 姚治宇
每經記者 趙天宇 每經編輯 姚治宇
企業跨界醫療領域,向來不缺少入局者。曾被*ST合金(000633,SZ)寄予轉型希望的3.6億元醫療定增預案,如今宣告終止。
3月10日,*ST合金披露,綜合考慮內外部各種因素,公司經過慎重研究,決定終止定增事項。這一定增方案所指的,是2016年*ST合金為應對連年虧損、主業難振而決意轉型醫療,以2.75億元收購北京霄云口腔門診部有限公司(下簡稱霄云口腔)的動作。
霄云口腔目前運營1間門店,據其官網顯示,總投資約1億元;現正在準備后續連鎖店的籌建。這1間口腔醫院的高估值曾引市場關注,*ST合金則認為“口腔醫療市場成長空間較大,行業發展出現新的契機”。
*ST合金披露,終止定增是基于資本市場環境的實際情況做出的審慎決策,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實質性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詢問公司今后是否仍將堅持醫療領域的轉型步伐,未獲得回復。
跨界醫療受阻
2016年4月,合金投資因連續虧損3年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證券簡稱變更為*ST合金。同月,該公司披露,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霄云口腔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4個月后,由于資本市場環境變化,*ST合金與交易各方反復商議,交易方式變更為以現金購買標的股權,重大資產重組因此調整為實施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
上述擬募資總額為3.6億元,其中2.75億元用于收購霄云口腔100%股權,5000萬元用于鳥巢診所建設項目,2000萬元用于醫療信息系統建設項目。
據披露,2015年,霄云口腔未經審計的營收為1324.02萬元,凈利潤173.65萬元;2016年一季度,該公司未經審計的營收為742.88萬元,凈利潤155.4萬元。
*ST合金亦表示,“霄云口腔預估值較其賬面凈資產(未經審計)增值較大”,該公司認為其主要原因在于標的公司業務增長較快,客戶資源增多,看中其發展前景。不過,霄云口腔的經營情況同樣受行業政策、市場環境等影響,*ST合金亦認為其未來存在不確定性。
單體口腔醫院在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常常面臨著行業內3股勢力的“擠壓”。在某大型口腔醫院人士看來,公眾在傳統觀念中對公立醫院的信任,以及公立醫院牙科平價的優勢,對于民營口腔單體店造成很大的市場份額擠壓;全國性的連鎖和區域性的連鎖品牌,背后往往有風投資本的介入,格局初具;規模較小的牙科門診,黏性很強,往往不需要做廣告,這類牙科診所盈利能力也不錯。上述3種類型的口腔醫療機構,都在不同程度的分流患者。
對于如今的定增終止,*ST合金表示不會對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實質性影響,不會損害公司及股東的利益。記者試圖詢問公司未來是否仍將繼續轉型醫療及口腔行業,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單體口腔醫院盈利周期長
霄云口腔2.75億元的估值曾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2014年底,北京霄云口腔門診部有限公司開業,據其官網介紹,總投資約1億元,占地近1500平方米。后續連鎖店的籌建“現正在準備”。
民營口腔醫院的連鎖化,并不一定能夠直接提升其盈利能力。上述業內人士介紹道,從2014年,由于口腔醫院的風險度相對較低,資本出現熱潮爭相追捧。從去年底,部分資本意識到門店雖可復制,但醫護資源仍屬稀缺,因此資本逐步“冷卻”,行業也開始洗牌。連鎖口腔醫院如果門店數量在三五家或十幾家,其盈利能力可能反而不如兩三把牙椅的診所。
在業內看來,口腔醫療機構的規模一般以牙椅數量衡量,十把牙椅以下一般歸為門診,十把牙椅以上才能則歸為醫院;有病房、配藥室、檢驗室等,有產、學、教、研功能的,才能申請二甲醫院。
對于一間新成立的單體口腔醫院來說,在激烈競爭中立足的前提是擁有幾位比較知名的牙醫,醫生穩定,帶來的病人也要保持穩定和持續。除此之外,還需要一定的廣告費用。在此基礎上,口腔醫院從前期投入到投入與成本持平,大約需要3至5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一般而言民營口腔醫院在5年后才有能力考慮長期盈利。
“在激烈的競爭和大型連鎖已具備一定規模的市場背景下,區域性的公司在當地也已相對穩固。”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從口腔行業的整體規律而言,單體店很難以一家店快速復制的模式來獲得較快盈利。
在口腔醫療機構領域,公立醫院仍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民營醫院現在已有一些全國性和區域性的連鎖品牌,初具規模。“口腔醫院的江湖,目前大的行業格局已經慢慢出現了。”上述人士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