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洞見

每經網首頁 > 洞見 > 正文

*ST新都退市能否產生“鯰魚效應”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1 21:56:18

每經編輯|譚浩俊    

譚浩俊

5月17日,深交所發布消息,稱已于5月16日對深圳新都酒店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新都”)依法作出股票終止上市決定。公告顯示,*ST新都被終止上市原因,主要是因為違規為關聯方提供擔保等事項,公司2013年度、2014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并于2015年5月21日起被暫停上市。

*ST新都被終止上市,在依據上是非常充足的,對此毋庸置疑。關鍵在于,*ST新都的退市能否對市場產生“鯰魚效應”,能否讓退市制度在證券市場真正實現常態化,而不要再像大新聞一樣極其罕見。要知道,在發行制度不斷完善、新股發行步伐不斷加快的情況下,如果退市制度不能常態化,就會大大影響新股發行的效率,影響股市生態的改善。

事實也是如此,通過新股發行來改善股市生態,優化股市結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推動股市朝著價值投資的目標發展,這只是一個方面。而要想使新股發行真正成為改善股市生態的重要手段,就必須先對股市進行清淤,把影響股市健康發展的淤泥、污水清理掉。否則,水質不可能得到真正改善。搞不好,會把新注入的優質泥土也變成污泥、淤泥,從而使股市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很顯然,A股在退市制度方面仍然比較薄弱,甚至可以說是目前股市監管的一大短板。一方面,對那些已經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嚴重破壞市場生態環境、嚴重傷害投資者利益的垃圾公司,沒能實施嚴厲的退市制度,沒有真正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而是一直處于容忍狀態;另一方面,即使對已經達到退市條件的垃圾企業,在啟動退市時,往往也會遇到很大阻力,因其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而導致退市進展相當不順利。這也就造成A股的退市制度形同虛設。

為什么面對垃圾企業的退市,有一些投資者不僅不感到恐慌、感到利益受損,反而像挖出了金娃娃一般,瘋狂地買入即將退市的股票。原因就在于,絕大多數的退市股,都會在進入三板市場或退市以后的恢復上市中,給投資者帶來不該出現的回報。自然,也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去冒險和賭博了。

很難預測,*ST新都的退市,能不能攪動退市制度這團死水,讓退市之水活起來,讓退市進入常態化。

在成熟資本市場,退市率基本已經達到6%以上,而我國只有0.35%。從2001年實行退市制度到現在,真正退市的企業不足百家。這樣的退市率,顯然是起不到良幣驅趕劣幣的作用的。只要退市之水一天不活,垃圾企業的污泥、淤泥不清除,股市之水就不可能清澈干凈,各種違規問題也依然會層出不窮。即使是新股發行的注水措施,也無法起到改善股市生態的作用。

強化監管,最終的落腳點應該是規范行為,包括企業的經營行為、管理行為、信息披露行為、投資行為等。凡是不按規定執行、不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不按規定進行投資和管理的,就都應當嚴格按照上市公司的相關要求,予以嚴厲監管。如果經過整治,仍然達不到市場要求的,就要強制退市。不僅如此,即便沒有不規范行為,但經營業績很差,連年虧損的,也應當按規定勒令其退市。只有這樣,企業才會對制度存有敬畏之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覺的規范。

所以,面對*ST新都被終止上市,我們更希望能夠產生“鯰魚效應”,能夠讓更多不符合市場條件、存在嚴重違規問題的企業,都能夠按照制度的要求退出市場,給新股發行增加新的空間。對A股市場來說,新股發行方面的制度正在健全,監管也在逐步發力,短板正在拉長。當前更為突出的問題其實就是退市制度的問題,是如何才能讓退市常態化,讓企業對退市有敬畏之心,才能有助于真正把企業經營好,把各項制度執行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譚浩俊 5月17日,深交所發布消息,稱已于5月16日對深圳新都酒店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新都”)依法作出股票終止上市決定。公告顯示,*ST新都被終止上市原因,主要是因為違規為關聯方提供擔保等事項,公司2013年度、2014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并于2015年5月21日起被暫停上市。 *ST新都被終止上市,在依據上是非常充足的,對此毋庸置疑。關鍵在于,*ST新都的退市能否對市場產生“鯰魚效應”,能否讓退市制度在證券市場真正實現常態化,而不要再像大新聞一樣極其罕見。要知道,在發行制度不斷完善、新股發行步伐不斷加快的情況下,如果退市制度不能常態化,就會大大影響新股發行的效率,影響股市生態的改善。 事實也是如此,通過新股發行來改善股市生態,優化股市結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推動股市朝著價值投資的目標發展,這只是一個方面。而要想使新股發行真正成為改善股市生態的重要手段,就必須先對股市進行清淤,把影響股市健康發展的淤泥、污水清理掉。否則,水質不可能得到真正改善。搞不好,會把新注入的優質泥土也變成污泥、淤泥,從而使股市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很顯然,A股在退市制度方面仍然比較薄弱,甚至可以說是目前股市監管的一大短板。一方面,對那些已經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嚴重破壞市場生態環境、嚴重傷害投資者利益的垃圾公司,沒能實施嚴厲的退市制度,沒有真正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而是一直處于容忍狀態;另一方面,即使對已經達到退市條件的垃圾企業,在啟動退市時,往往也會遇到很大阻力,因其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而導致退市進展相當不順利。這也就造成A股的退市制度形同虛設。 為什么面對垃圾企業的退市,有一些投資者不僅不感到恐慌、感到利益受損,反而像挖出了金娃娃一般,瘋狂地買入即將退市的股票。原因就在于,絕大多數的退市股,都會在進入三板市場或退市以后的恢復上市中,給投資者帶來不該出現的回報。自然,也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去冒險和賭博了。 很難預測,*ST新都的退市,能不能攪動退市制度這團死水,讓退市之水活起來,讓退市進入常態化。 在成熟資本市場,退市率基本已經達到6%以上,而我國只有0.35%。從2001年實行退市制度到現在,真正退市的企業不足百家。這樣的退市率,顯然是起不到良幣驅趕劣幣的作用的。只要退市之水一天不活,垃圾企業的污泥、淤泥不清除,股市之水就不可能清澈干凈,各種違規問題也依然會層出不窮。即使是新股發行的注水措施,也無法起到改善股市生態的作用。 強化監管,最終的落腳點應該是規范行為,包括企業的經營行為、管理行為、信息披露行為、投資行為等。凡是不按規定執行、不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不按規定進行投資和管理的,就都應當嚴格按照上市公司的相關要求,予以嚴厲監管。如果經過整治,仍然達不到市場要求的,就要強制退市。不僅如此,即便沒有不規范行為,但經營業績很差,連年虧損的,也應當按規定勒令其退市。只有這樣,企業才會對制度存有敬畏之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覺的規范。 所以,面對*ST新都被終止上市,我們更希望能夠產生“鯰魚效應”,能夠讓更多不符合市場條件、存在嚴重違規問題的企業,都能夠按照制度的要求退出市場,給新股發行增加新的空間。對A股市場來說,新股發行方面的制度正在健全,監管也在逐步發力,短板正在拉長。當前更為突出的問題其實就是退市制度的問題,是如何才能讓退市常態化,讓企業對退市有敬畏之心,才能有助于真正把企業經營好,把各項制度執行好。
*ST新都 退市制度 新股發行 股市監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日本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领导玩丰满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