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1 00:55:23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方京玉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實習記者 方京玉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宋思艱
有線寬頻(01097,HK)8月9日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九龍倉集團(00004,HK)董事會宣布,已議決宣派特別股息,以初步實物分派的方式,派發目前以控股股東名義登記的14.85億股有線寬頻股份。據統計,九龍倉集團作實物分派的相關股份占有線寬頻已發行股份總數約73.84%,初步實物分派完成后,九龍倉集團將不再持有有線寬頻任何股份權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九龍倉集團在同一天發布的公告中表示,除了193名因登記地址位于特定地區的海外股東不具有資格外,預料將于9月7日向其余合規股東寄發有線寬頻股票。按照九龍倉集團列舉的兩種派息方案,每持有100股九龍倉集團股份的合規股東將獲派發48.94股或48.74股有線寬頻股份。
實際上,九龍倉集團對于持有的有限寬頻股本的最終出清早有征兆。有限寬頻于今年3月收到九龍倉集團通知,表示除已于2016年12月承諾的4億港幣資金外,九龍倉集團將不再對有限寬頻業務營運提供進一步資金承擔,并且任何現行資金承諾到期時都不會進行續期。同時,九龍倉集團在今年3月表示,未來無意增加對有線寬頻的持股權益。
近年來有線寬頻并不樂觀的營收狀況成為了使九龍倉集團對其財務“拉閘”的直接原因。九龍倉集團主席吳天海曾在今年3月9日的業績會上表示,有線寬頻過去七八年都處于虧損狀態,考慮到有線寬頻中短期轉虧為盈的機會偏低,再加上資金流疲弱,因此決定在資金承擔期滿后不再給予新的資金支持。
根據2016財年報告介紹,有線寬頻主要業務模式為香港地區收費電視“有線電視”的運營,1993年成立的有線電視是香港地區第一間收費電視臺。有線寬頻持有收費電視、免費電視以及電訊三張牌照。但由于有線電視廣告收入以及訂戶數量下跌明顯,使有線寬屏業績受到顯著挫傷。
有線寬頻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為虧損2.3億元、虧損3.13億元、虧損1.41億港元。九龍倉集團在9日公告中表示,按照有線寬頻在特別派息日前一日每股0.35港元收市價,有線寬頻總市值約為5.2億港元,相當于每股九龍倉集團股份分派價為0.17港元。
去年以來,九龍倉集團就旗下非地產業務的重組動作頻頻,2016年11月以95億港元出售旗下九龍電訊的全部股權后,現在又對有線寬頻股份進行清空。
而這與九龍倉集團分拆其全資附屬公司九龍倉置業地產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龍倉置業)獨立上市計劃不無關系。9日九龍倉集團在港交所公告,計劃以介紹形式分拆其全資附屬公司九龍倉置業獨立上市。
據披露,分拆上市的九龍倉置業,除持有目前由九龍倉集團擁有72%權益的海港企業之外,亦將持有一個由海港城、時代廣場、荷里活廣場、卡佛大廈、會德豐大廈及在建中的酒店項目The Murray6項香港投資物業組成的組合。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特別派息剝離了九龍倉集團非地產項目,對于尋求物業項目獨立上市的九龍倉集團的資金壓力有一定緩解。“近期可以看到九龍倉對于內地商業項目的宣傳力度較大,也可看出九龍倉對地產業務的聚焦。”嚴躍進認為。
記者注意到,自2007年以來,九龍倉集團以香港海港城為模板,在內地全力打造IFS等一系列商業地產,分別落地成都、重慶、長沙、無錫和蘇州等不同城市。根據九龍倉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集團在內地的投資物業稅前利潤達到14.69億港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