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 2017-08-14 22:57:52
以前,外媒總是“吐槽”中國制造質量良莠不齊。如今,中國制造越來越優質,走遍全球,被各國消費者青睞。但這次,過于優質的中國制造竟然也無端背了鍋。
近日,獨立新聞網站“中東眼”(Middle East Eye)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為:《不顧歐盟譴責,中國網店上仍售賣高質量難民船》。
文章稱中國制造商在阿里巴巴英文平臺上售賣的“高質量充氣艇”間接助長了地中海難民蛇頭組織的偷渡活動。
報道中還提及歐盟打擊地中海區域非法移民的“索菲亞行動”發布的一則報告,稱:此前在歐盟查獲的一批非法人口販賣的貨物中,曾經出現了中國制造的充氣橡皮艇,這些橡皮艇經馬耳他和土耳其被運送到北非。
文章中還稱,上個月,歐盟就已經開始采取措施限制橡皮艇的出口和利比亞橡皮艇的供應,以此切斷人口走私的商業模式。
一個在地中海區域進行移民搜索和救助行動的醫療慈善組織也表示,銷售橡皮艇的行為“非常不負責任”,讓穿越地中海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
到底是什么樣的橡皮艇,背了這么大的鍋?
據中東眼報道,這款橡皮艇在阿里巴巴英文網站上的標注是:“High Quality Refugee Boat, Inflatable Pontoons, Rescue Boat”(高質量難民船、充氣皮艇、救援船)。售價是800-1100美元(約合5330元-7330元人民幣)。
網站中說,橡皮艇由三合板、鋁以及聚氯乙烯等材料制成,能夠承載25-30名乘客。此外,還可以提供救生衣,作為“附加設備”。
文章表示,盡管歐盟已經請求中國打擊此行為,但中國制造商仍然宣傳這種可充氣橡皮艇是“高質量難民船”,想要向地中海區域人口走私犯推銷。
據新聞報道,該商品的一家生產方是浙江安吉華譽船艇開發有限公司。公司網站上顯示,這是一家主營生產漂流艇,沖鋒舟,玻璃鋼快艇,橡皮艇的企業,主要產品是用于各類游樂場所的充氣式設備。
該公司一盧姓經理稱,“我們的產品全部是賣給游客游玩和防汛用的,且出口美國和澳大利亞相對較多,歐洲和中東相對較少。”
此外,對于媒體指責中國皮艇被用于難民偷渡用途的報道,盧經理表示,企業“從未注意到這個想法,壓根就沒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
阿里巴巴國際站表示,該平臺上的商品命名工作主要由商家負責。但以賣家身份注冊該平臺后發現,注冊賣家必須提供真實姓名、公司工商注冊號、經營地址、聯系方式,且在該平臺上以“Refugee”(難民)為關鍵詞搜索并不能找到上述產品。
對于這樣的無端指責,上海外國語大學難民問題學者閔捷表示:“將地中海難民危機怪罪到中國皮艇之上,這屬于典型無中生有的指責。”
其實,這已經不是國產橡皮艇第一次“背鍋”了。
早在今年5月,英國《每日郵報》就發表文章《歐盟將移民危機歸咎給中國——因為他們制造太多充氣小船》。
文章中稱,今年5月歐盟移民、內政及公民事務委員德米提斯·阿蘭姆普洛斯在訪華時就曾表示,“歐盟呼吁中國遏制充氣產品的銷售,這些產品落在蛇頭手上給歐盟非法運送了大量的難民。”
他還表示,“我請求中國的幫助與合作,以打擊并徹底消除此類貿易,因為中國制造的橡皮艇并不能夠服務于國家的公共利益。”
然而,《每日郵報》的這篇文章并沒有引起西方網友的共鳴。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點贊最多的正是反對的聲音。
Tracey:當然了,歐盟就知道指責別人。這就是他們平時做的。他們永遠不反思自己的行為,從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才是造成這些國家目前困境的根源。
goawaylim:典型的歐盟,指責所有人,就是不指責自己,可悲!
Mr_Mr.:典型的歐盟!從來都不是他們的錯,對吧?
kane 100:歐盟指責所有人,就是不說自己!
Me,:完全正確!這是唯一的解決方法了。歐盟想要把矛頭指向中國,從而遮住公眾的眼睛。我從來沒聽過比這更荒誕的言論了!
要解決難民問題,簡單地把責任歸咎于中國網上售賣的橡皮艇,并不是明智之舉。
無國界醫生組織(Doctors Without Borders)負責搜尋和救援工作的安妮瑪麗亞·魯夫(Annemarie Loof)表示,僅僅停止小船的銷售不足以解決問題,只要還缺少安全、合法的移民途徑,難民問題就無法解決。
安妮瑪麗亞稱,“除非有更安全的途徑,否則人們還會冒著生命危險,繼續這種危險的途徑。”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報告,2016年有90%以上的地中海難民來自北非國家利比亞。
利比亞自內戰后一直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仍有東西兩個政府并存。牛津大學的一則報告顯示,難民在利比亞面臨多種威脅,包括綁架、強奸、虐待甚至是奴役。
在這樣的背景下,難民們選擇利用多種途徑渡過地中海,包括使用木質漁船、鐵皮船、橡皮艇等,有的難民在被發現時僅僅坐在一個粗樹干上。
簡易的渡海工具,使得偷渡難民有大量傷亡。聯合國難民署調查顯示,今年以來已有2385名難民在橫渡地中海期間失蹤或死亡。
一位非政府組織的移民項目負責人表示,“蛇頭永遠不會把安全放在首位,因此救援與搜索從來不是問題的核心,而應該從別的途徑來根治這一危機。”
針對如何解決非法移民問題,奧地利內政部長沃爾夫岡此前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海上救援不應該成為進入難民進入歐洲的門票,而阻止難民潮發生才是結束地中海難民悲劇的唯一方法。”
歐盟外交與防務高級事務代表莫蓋里尼此前也曾表示,“利比亞的安全與穩定對于歐盟以及其他地方的難民問題解決是關鍵。”
事實上,中國在地中海非法移民問題上一直都積極參與。
今年4月,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大使在第71屆聯大地中海難移民問題會議上發言稱,中國已向敘利亞人民包括境外難民提供超過6.8億元人民幣的人道物資和現匯援助,今年決定再提供2億元人民幣新援助。
王毅外長6月在訪問黎巴嫩時也曾表示過中國的態度:
“難民不是移民。在世界各地流離失所的難民還是要回到自己的祖國,重建自己的家園。這既是每個難民內心的愿望,符合國際人道主義努力的方向,同時也是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決議的組成部分。”
他還說,“徹底解決難民問題,還需要標本兼治,通過發展改善民生,為難民脫困營造必要的環境。”
中國在地中海難民問題上一直采取明確態度。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曾提出中國的四項主張:一是維護國際和地區和平穩定;二是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共同發展;三是持續加強難移民領域國際合作;四是繼續完善全球難移民治理。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馬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