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2 06:43:18
華為啟動“天工計劃”,將投入10億元支持鴻蒙AI生態;
國家醫保局:集采優化了價差控制“錨點”的選擇,不再簡單選用最低報價;
存儲第二輪漲價信號槍打響,閃迪、美光之后,群聯也宣布跟進暫停報價;
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加大數據領域的投入,培育為優質數據付費的市場意識;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25年9月22日 星期一|
NO.1 華為啟動“天工計劃”,將投入10億元支持鴻蒙AI生態
9月21日,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上,華為正式啟動“天工計劃”,未來將投入10億元的資金與資源,全面支持鴻蒙AI生態創新。據介紹,AI智能體正成為鴻蒙生態進化的重要方向,借助“天工計劃”,華為將支持開發者構建更多AI元服務、意圖框架與智能體。
NO.2 存儲第二輪漲價信號槍打響,閃迪、美光之后,群聯也宣布跟進暫停報價
今年,存儲市場的第一輪漲價潮始于4月初,打響今年存儲漲價第一槍。隨著時間來到9月,存儲市場的第二輪漲價信號槍再度打響。本月,閃迪宣布將面向所有渠道和消費者客戶的產品價格上調10%以上,未來還將繼續定期進行價格評估,并可能進行其他調整。近日,美光科技向渠道商發出通知,宣布其存儲產品價格將上漲20%-30%。與此同時,群聯也宣布跟進暫停報價,具體漲幅將視市場動態而定。據Digitimes報道,存儲器市場此輪漲價潮的背后,主要受云端服務提供商(CSP)需求推動。
NO.3 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加大數據領域的投入,培育為優質數據付費的市場意識
在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的開幕式致辭中,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提到,數據已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資源和創新引擎,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正在各類工業場景中加速釋放。劉烈宏建議,第一,加大數據領域的投入,制造業企業要像重視技術研發、設備更新一樣,重視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大數據采、存、算、管、用全過程的投入,加快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助力“人工智能+”在行業、在企業得到落地。第二,培育為優質數據付費的市場意識,讓數據在流動中使用,在使用中增值。
NO.4 國家醫保局:本次集采優化了價差控制“錨點”的選擇,不再簡單選用最低報價
9月2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文件。其中提到,優化價差控制“錨點”。為防范個別企業報出異常低價“熔斷”其他正常報價的企業,導致整個品種的中選價過低,本次集采優化了價差控制“錨點”的選擇,不再簡單選用最低報價。當“最低價”低于“入圍均價的50%”時,將以“入圍均價的50%”為價差控制的錨點。
NO.5 安徽發布首批2025年度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項目榜單
9月20日,作為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重點專項活動之一,安徽省“人工智能+制造”融合應用場景對接會20日在合肥舉辦。本次對接會公布了首批2025年度安徽省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項目榜單,18個項目總金額超3.7億元,帶動人工智能項目總投入約5.8億元。
NO.6 6家面向未來產業的高質量概念驗證平臺建設啟動
9月21日,在2025 InnoMatch技術轉移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上,6家面向未來產業的高質量概念驗證平臺建設啟動,分別為腦機接口概念驗證平臺、大分子與核酸藥物概念驗證平臺、基因遞送和基因編輯技術概念驗證平臺、硅基光電子概念驗證平臺、超寬禁帶概念驗證平臺以及集成電路材料概念驗證平臺。
NO.7 近百種罕見病用藥納入醫保目錄,診療協作網醫院覆蓋31個省份
9月20日,2025年中國罕見病大會上介紹,我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醫院已覆蓋31個省份,約100種罕見病藥物納入基本醫保目錄。 “醫保目錄內已納入約100種罕見病藥物,覆蓋42種罕見病種類。”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說,我國已構建起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為主體的三重保障體系,是全世界最大的醫療保障網。
NO.8 劉烈宏:加快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加力投資數據產業
9月21日,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出席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并致辭。劉烈宏強調,要加大數據領域的投入,制造業企業要像重視技術研發、設備更新一樣重視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數據采、存、算、管、用全過程增加投入力度,加快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賦能“人工智能+”在行業、企業落地。
NO.9 我國抽水蓄能完成“十四五”投產裝機目標
9月21日,國家能源局消息,“十四五”以來,我國累計投產抽水蓄能電站超過3000萬千瓦。截至目前,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6236.5萬千瓦,已完成“十四五”規劃確定的6200萬千瓦的裝機目標。全國抽水蓄能機組綜合利用小時數、抽水發電次數保持增長態勢,為電力保供和綠色轉型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NO.10 民生證券:人形機器人產業化多維共振,應用場景落地加速
9月21日,民生證券發布研報稱,基于人形機器人極強的跨場景適配與承載AI落地的能力,看好人形機器人產業向上趨勢,有望在未來5-10年內重塑產業生態,在工業制造、醫療康復等多領域實現規模化滲透,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制高點。汽車零部件公司具有強客戶拓展能力、強批量化生產能力,且主業產品與機器人高度相通,具備強大競爭優勢。國內汽車主機廠紛紛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汽車零部件公司可依托車端客戶優勢快速切入其機器人供應鏈。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