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30 23:50:23
2018年1月31日,成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作為2017年A股唯一一家過會的銀行,股票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成都銀行總資產達4345.39億元,同比增長20.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達249.52億元,同比增長13.87%,規模位居西部地區城市商業銀行前列。
每經編輯|張祎
每經記者 張祎 每經實習編輯 陳適
時隔一年后,A股市場再聞銀行上市敲鐘聲。2018年1月31日,作為2017年A股唯一一家過會的銀行,成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成都銀行;證券代碼:601838,SH)股票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日前,成都銀行以6.99元/股的發行價,成功發行3.61億股新股,募得資金25.25億元,其中網上發行數量占本次發行總量的90%。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銀行本次網上發行的中簽率為0.1384%,這個比率不但低于絕大多數A股上市城商行,和中簽率最低的杭州銀行(600926,SH)相比,也僅高出0.01個百分點。
若要探究成都銀行首發新股緣何成為“搶手貨”,除了有傳統藍籌股后市可期、2017年銀行A股上市節奏放緩帶來的投資需求積累釋放等多重因素外,還有一重要原因,那就是“扎根成都,輻射川陜渝”的區位優勢。在成都建設全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多項金融指標位居西部第一的機遇下,已展開資本之翼的成都銀行正在順勢飛往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近年來,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實力大幅增強,資產規模快速增長,盈利能力迅速提升。截至2016年末,城商行資產規模已達28.24萬億元,同比增長24.5%,增速高于銀行業平均水平8.7個百分點。
同時,一批城商行也在積極謀求上市,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加快發展。截至2016年末,國內城商行中,已有7家在A股上市,8家在H股上市,1家在新三板掛牌。但是,自上海銀行(601229,SH)于2016年11月上市后,國內城商行再入A股市場的消息久久沉寂,直到成都銀行順利過會的消息傳來。
2017年11月14日,證監會發審委公布最新審核結果顯示,成都銀行IPO申請獲得通過,成為2017年A股唯一一家過會的銀行。2018年1月23日,成都銀行順利完成3.61億股新股發行工作,一舉成為四川省首家上市銀行,躋身西部地區上市銀行方陣。
資料顯示,成都銀行成立于1996年12月,系四川省首家城市商業銀行。截至2017年6月末,該行注冊資本32.51億元,共擁有182個分支機構。除覆蓋成都全域外,還設立了重慶、西安2家省外分行以及廣安、資陽等10家省內分行,采取“扎根成都,輻射川陜渝”的發展戰略。
實際上,從2011年起,成都銀行便開始謀劃上市。在IPO推進的數年時間里,該行加快業務發展,推進改革措施,經營業績取得穩步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招股書顯示,2012年末,成都銀行的存款余額和總資產分別為1641.92億元、2402.99億元;到2016年末時,則上升至2710.08億元、3609.47億元,4年間分別增長了65%、50%。
隨著IPO臨近收官,成都銀行去年在經營業績上再次實現大幅提升。業績快報顯示,成都銀行在2017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6.54億元,較2016年增加10.44億元,同比增長12.1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09億元,同比增長51.69%。
在業績大增下,該行的資產實力也得以增厚。截至2017年末,成都銀行總資產一舉突破4000億元,達到4345.39億元,同比增長20.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達到249.52億元,同比增長13.87%,規模位居西部地區城市商業銀行前列。
從成都銀行的監管指標看,部分數據也出現了向好的趨勢,資產質量持續改善。截至2017年底,成都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69%,較年初下降0.52個百分點,延續了2015年末以來的持續下降勢頭。而在2017年9月末時,該行撥備覆蓋率就進一步上升至165.46%,較年初提高了10.11個百分點,保持了穩定增長。
另外,從資本金情況看,截至2017年6月末,成都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3.43%,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3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35%,與2016年末相比均有提升。成都銀行表示,對于本次IPO募集的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充實本行資本金。機構認為,成都銀行資本的內生能力較強,核心資本保持充足水平,成功上市后,其資本實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銀行資產增長主要依靠核心存款帶動,也正因為穩健經營的立業理念,使得其在銀行同業業務明顯受到監管限制的當下,增強了利潤抗沖擊能力,同業去杠桿壓力較小。
作為銀行凈利息收入和銀行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凈息差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高低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成都銀行近年來雖然受到央行降息及市場收益率下降的影響,但是其2014年~2016年的凈息差仍分別達到了3.32%、2.8%以及2.45%,與7家A股上市城商行的凈息差平均值相比,明顯處于高位。
在此情形下,成都銀行的上市受到市場關注和投資者追捧。從該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網上申購情況看,共有1441.96萬戶賬戶進行了有效申購,而網上發行中簽率僅為0.1384%,低于絕大多數在A股上市的城商行,相較中簽率最低的杭州銀行,也僅是略高出0.01個百分點。
成都銀行扎根之處乃是四川省省會——成都。此地被譽為“天府之國”,自古物產豐富,經濟繁榮,宋代時便誕生了現代金融體系紙幣雛形——交子。如今,成都被國家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作為成渝經濟區的“雙核”之一,成為整個西部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地和發展引擎,而其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時代背景更是為現代金融業發展提供了絕佳機遇。
早在1993年,在國務院批轉的《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區域規劃綱要》中,成都就被明確定位為“西南金融中心”。2008年,成都市正式確立了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目標,提出要建設全國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和區域金融機構聚集中心、區域金融市場中心。
截至目前,成都多項金融指標已位居西部第一。在去年12月,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上,成都提出了建設全國重要的金融中心的目標,這其中最正宗的受益概念股無疑是開四川省銀行業上市先河的成都銀行。成都銀行在招股書中闡述競爭優勢時就重點提到,該行作為根植于成都的一家商業銀行,其基礎客戶、網點渠道等重要資源主要集聚在經濟基礎較好且極具發展潛力的成都,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
各地公布的2017年GDP數據顯示,2017年,四川地區經濟總量居全國第六、西部第一;而成都地區則實現生產總值1.3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規模再次位列中西部省會城市第一位。
受益于經濟迅猛增長,成都全市銀行業也在快速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間,成都市存款規模分別為2.68萬億元、2.95萬億元以及3.14萬億元;貸款規模則分別為1.98萬億元、2.2萬億元以及2.5萬億元。
成都銀行負責人日前在IPO路演中指出,四川及成都地區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為成都地區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市場格局呈現如下特點:公司銀行市場方面,大中型企業及大型項目仍將吸引大量的金融資源,對金融服務方面的需求將更加多元化,涉政類客戶所主導的基建貸款需求持續增長,具有地方特色和區域競爭力的優勢小微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形成,金融服務需求將大幅提升;個人銀行市場方面,由于成都地區人均收入和支出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個人銀行市場發展迅速,儲蓄存款、個人貸款、銀行卡和理財業務需求增長快速。
在此市場格局下,成都銀行堅持本土化和差異化經營,贏得了客戶信賴。截至2017年6月30日,成都銀行個人存款客戶總數達到678.52萬戶,銀行卡(含借記卡、信用卡)保有量790.48萬張,其中信用卡保有量13.76萬張。同時,該行共擁有公司客戶11.63萬戶,其中成都地區的占比為93.93%;在貸款業務中,擁有公司客戶1963戶。
除了深耕成都外,成都銀行近年來也在嘗試不斷跨區域布局。除在省內廣安、資陽等地設立10家分行,在重慶、西安設立2家跨省分行外,還在四川雅安和江蘇寶應縣發起設立了名山錦程村鎮銀行和寶應錦程村鎮銀行,實現了業務的跨區域覆蓋。
成都銀行在招股書中表示,作為一家根植于成都、面向西部的城市商業銀行,該行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拓展西部地區業務,資本實力、資產規模得以顯著壯大。充滿生機活力的成都經濟和極具發展潛力的西部經濟腹地,將為該行未來業績的持續提升提供廣闊空間。
除了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廣泛的本土客戶資源優勢外,成都銀行在長期發展中,還樹立了快速發展的個人銀行業務、專業的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全面高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先進的信息科技平臺等多個競爭優勢,為后續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尤其是小微企業業務,該行已將其作為未來發展重點,力爭成為將來整體業務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致力成為成都地區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主要提供商。在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
于成都銀行而言,其愿景是致力于建設一家協調發展、富有特色、價值領先、社會認可的現代商業銀行。而完善、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為該行的這一目標提供了戰略層面的保障。
截至2017年11月14日,成都銀行的股東總戶數為6223戶,其中法人股東325戶,持股量占股份總數比例為97.50%。從這些法人股東的背景來看,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包括了來自境內外的實業企業和金融企業。
具體來看,成都銀行前十大股東里,有5家為國有企業。其中,第一大股東是由成都市國資委控股的成都金控集團。截至2017年11月14日,這家注冊資本金為50億元的成都市市屬大型國企持有成都銀行20.07%的股權。成都金控集團投資范圍覆蓋銀行、證券、保險、融資擔保、小額貸款、融資租賃、典當、產業基金、創業投資、產權市場、資產經營、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截至2017年6月30日,該集團總資產為274.77億元,凈資產達98.88億元。
而持股19.99%的第二大股東豐隆銀行則為成都銀行帶來了國際化視野。資料顯示,豐隆銀行是馬來西亞上市銀行,其母公司馬來西亞豐隆集團是馬來西亞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2007年10月,豐隆銀行成為該行戰略投資者,雙方約定在風險管理、公司治理、內部審計和控制、財務會計、報告和控制、人力資源管理、信息技術、業務發展等領域進行全方位戰略合作。2010年2月,豐隆銀行與成都銀行合資成立了我國首批、中西部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四川錦程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
此外,成都銀行第三大股東是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7.38%,而其余股東的持股比例皆在5%以下。成都銀行表示,該行股權相對分散,無實際控制人,可避免“一股獨大”;同時,主要股東持股比例合計為47.44%,通過派駐董事積極參與該行經營管理決策,既能夠有效防止“股東缺位”,又可以較好地避免“內部人控制”。
基于對成都銀行財務實力、綜合競爭力等因素的考量,2017年11月,評級機構聯合資信將成都銀行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上調至AAA,2015年二級資本債券信用等級上調至AA+,評級展望為穩定。聯合資信指出,近年來,成都銀行主營業務發展良好,業務結構調整取得一定進展,資產負債規模持續增長,資產質量逐步改善,資本充足,業務規模在中西部地區城市商業銀行中位于前列,營業網點已基本實現四川省內全覆蓋,廣泛的客戶資源和經營網絡使其在成都市金融同業中亦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此外,該行專注于為小微企業客戶提供特色化的金融服務,精準營銷戰略的穩步推進,使其中小微金融業務在當地具有較強品牌效應及競爭優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