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9 22:20:47
3月18日晚,上海新陽公告擬將持有的上海新昇27.56%股權,轉化為對上海新昇大股東上海硅產業的持股。上海新昇一直被市場認為是科創板的“種子”選手,也許正因為如此,上海新陽股價今天跌停。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海硅產業剛剛完成股份制改造。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攝圖網
科創板概念現在有多火?一方面,一批批A股影子股大漲;另一方面,“丟失”影子股概念的個股股價迅速表現不佳。3月18日晚,上海新陽(300236,SZ)公告擬將持有的上海新昇27.56%股權,轉化為對上海新昇大股東上海硅產業的持股。上海新昇一直被市場認為是科創板的“種子”選手。上海新陽出售該公司股權,也在二級市場引發波動。今日(3月19日),公司股價以跌停價報收。
而在上海新陽看來,公司沒有了解到上海新昇有登陸科創板的確切信息,轉讓股權是為了給該公司更好的發展空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上述股權交易的背后,上海硅產業近期出現了諸多變化,最主要的變化體現在:其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了股份有限公司。
今日,上海新陽股價大幅低開,并在此后的震蕩中下行,最終在尾盤時躺在了跌停板上,而2月22日~3月18日,公司股價累計上漲38.96%。
上海新陽股價突然重挫與公司18日晚間發布的一則公告恐怕不無關系。根據公告,上海新陽擬將持有的上海新昇27.56%股權轉讓給上海硅產業,上海硅產業采用增發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進行交易。交易完成后,上海新陽將獲得上海硅產業1.47億股股份,持有的上海新昇股權僅剩下1.5%,上海硅產業持有的上海新昇股權增至98.5%。
出售一家參股公司的股權,緣何會引起市場巨大反應?這與上海新昇的身份有關系。
資料顯示,上海新昇成立于2014年6月,坐落于上海臨港重裝備區內。公司第一期目標致力于在我國研究、開發適用于40-28nm節點的300mm硅單晶生長、硅片加工、外延片制備、硅片分析檢測等硅片產業化成套量產工藝;建設300mm半導體硅片的生產基地,實現300mm半導體硅片的國產化,充分滿足我國極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對硅襯底基礎材料的迫切要求。
對于我國半導體產業,上海新昇的設立有望打破我國大尺寸硅材料基本依賴進口的局面,使我國基本形成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應該得到保薦機構的優先推薦。
基于上述種種情況,上海新昇也一直被市場認為是科創板的“種子”選手。作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的上海新陽,也被披上了科創板影子股的身份。因此,上市公司此時宣布將上海新昇絕大部分持股出售,難免引起市場波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上海新陽,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公司沒有接到上海新昇確定要上科創板的信息,公司的科創板概念也只是市場上在說。
對于上海新陽股價跌停的情況,該人士表示,公司也關注二級市場的波動。通過此次交易,公司仍然間接持有上海新昇股份。交易也是出于對上海新昇的發展需求做的決定。上海新昇實施的是國家戰略項目,在資金等方面有其自身的計劃,公司也是積極配合。
資料顯示,上海新昇300mm半導體硅片項目總投資68億元,一期總投資22億元。上海新昇原本由上海新陽控股。2016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和上海國盛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上海硅產業,由上海硅產業投資3.085億元認購上海新昇增發股份。此后,上海硅產業又將上海新昇原股東公司上海新傲和興森科技的持股全部收購,實現了對上海新昇的絕對控股。上海新陽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對上海新昇300mm硅片項目的累計投入只有1.9億元。
從公開資料判斷,上海新昇的經營漸入佳境。該公司已在2016年開始試生產,并在2017年實現了銷售收入。2018年上半年,上海新昇已經實現了盈利。
上海新陽2018年半年報披露,去年一季度末,上海新昇300mm半導體硅片正片通過上海華力微電子的認證并開始銷售,在中芯國際等其他晶圓制造廠的驗證也進展順利。2018年上半年,上海新昇實現營業收入7825.89萬元,凈利潤為1014.56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日曾撥打上海新昇公開電話,但電話無人接聽。
有趣的是,天眼查顯示,上海硅產業近期出現了一系列變化。3月11日,公司名稱由“上海硅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硅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了“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注冊資本由20億元減少至16.2億元。此外,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也進行了大“換血”。
對于上海硅產業是否有登陸科創板的打算,上海新陽上述人士稱其不清楚,“這個要問上海硅產業了”。(實習生杜晴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