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9-05-08 10:20:25
據《中國青年創業報告》,資金問題成為阻礙青年創業的第一“攔路虎”,64.2%的人認為缺乏足夠的資金是創業的主要困難。而今年以來,已有多個城市出臺了吸引創業人才的政策。
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當前,各個城市和地區圍繞人才在各個領域可謂爭得“頭破血流”,這邊廂提高了補貼標準,那邊廂立刻跟進加碼。
在雙創持續推進的當前,創業人才尤其是高端創業人才無疑也是各個城市和地區爭奪的重點領域。進入2019年以來,已經有多個城市出臺了最新的面向創業人才的“爭搶”政策,不惜丟出重金和各種配套,以吸引更多相關人才進駐當地。
日前,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于申報2019年度留學人員來深創業前期費用補貼的通知》,對于來深創業的留學人員給予不同級別的創業資助,資助的金額從30萬元到500萬元不等。
那么,要申請這個資助,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第一,申請創業資助主體必須是來深創業的留學人員;第二,獲得深圳市《出國留學人員資格證明》;第三,留學人員必須為公司股東,持有公司股份折合人民幣不少于30萬元;第四,所在企業屬深圳市重點扶持和發展的產業;第五,所在企業具有與申報項目相符的場地、研發設備和人員,且經營正常;第六,所在企業注冊成立時間須在2016年5月1日(含當日)至2018年10月30日(含當日)期間。
對于申請人或申報單位存在違法正在接受調查處理、有嚴重失信行為、有知識產權爭議、有其他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為的,不得申報該創業資助。同時,曾經獲得深圳其他創業補貼和資助的申請人或者申報單位,也不能夠重復申報資助。符合上述申報基本條件的留學人員,可以按照規定申請創業資助:
第一,一等資助100萬元。申請人須在國(境)外取得博士學位或者在國(境)外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年以上,具有在國(境)外5年以上學習或者工作經歷,持有所在公司股份折合人民幣100萬元以上,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所開展的項目技術先進、可行、有重大突破。
第二,二等資助50萬元。申請人須在國(境)外取得碩士以上學位或者為訪問學者,具有在國(境)外3年以上學習或者工作經歷,持有所在公司股份折合人民幣50萬元以上。所開展的項目技術先進、可行,具有創新性。
第三,三等資助30萬元。申請人須在國(境)外取得學士以上學位或者為訪問學者,具有在國(境)外1年以上學習或者工作經歷,所開展的項目具有先進性和可行性。
第四,經專家評定,特別優秀的項目,可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資助。
事實上,在今年初,深圳就曾印發《深圳市進一步促進就業若干措施》,推出一攬子創新舉措,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將一次性初創企業補貼標準從5000元提高至1萬元;對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一次性20萬元補助等。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青年創業報告》指出,資金問題成為阻礙青年創業的第一“攔路虎”,64.2%的人認為缺乏足夠的資金是創業的主要困難。
深圳作為國內目前創業氛圍最濃厚的城市,一直在扶持創業人才方面走在前列。但近年來,國內其他各地方政府也開始在這個領域發力,給予許多各類型的創業扶持政策,大有“虎口奪食”的架勢。
今年1月,南京市江寧區推出高層次創業人才引進計劃,根據江寧區“3+3+3+1”的主導產業體系要求,包括綠色智能汽車、智能電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以及節能環保和新材料;文化休旅;軟件信息、科技和金融服務業以及現代物流和高端商務商貿產業;未來網絡、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量子通信等未來產業。
對于符合要求的,南京市江寧區給予以下補助:1、給予5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和50萬元創業創新券。提供100平方米工作場所,三年內免收租金。2、人才安居政策。3、經區科創投集團評估后,給予不少于100萬元股權投資。4、配套服務。
隨后在2月下旬,武漢正式印發《關于建立完善人才工作體系推動武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當中涉及到創業人才部分。其中,對于授予“戰略科技人才”榮譽稱號的人才或者團隊,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資金,其項目在武漢落地后,可通過“一事一議”方式,采取“自由定方向、量身建平臺、任務定經費”模式,提供“不設上限”綜合資助等高額補助和配套。
而對于青年優秀創新創業人才,武漢也給予10萬~20萬元項目資助。該文件中還指出,要注重創新市場化引才用才機制,探索成立市級人力資源運營平臺公司,設立市級人才創投基金,更多用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方式助力人才發展,提升人才資源配置效率。
2月最后一天,蕪湖發布《蕪湖市強化創新驅動進一步做好就業創業工作若干政策規定》,當中提到對在蕪創業的人才給予1萬元—2萬元一次性安家補助,并按一定比例給予契稅補貼。對入駐市級眾創空間、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的創業實體,給予為期三年的租金、水電費補貼。每年評選科技類創新創業項目不超過50個,對被評定為優秀、良好等次的項目,由創業扶持資金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鼓勵市級以上創業大賽獲獎項目來蕪落地轉化,給予省級及以上一等次獎項目10萬元、二等次獎項目5萬元、其他獎項2萬元補貼,市級一等次獎項目5萬元、二等次獎項目2萬元、其他獎項1萬元補貼。
與此同時,文件還規定,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創業人員,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5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蕪湖每年安排6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額度,面向入駐市級眾創空間、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的大學生創業者發放免擔保創業貸款,市財政每年按實際放貸額的10%給予擔保公司風險補償。
3月,泉州市出臺《鼓勵產業急需高校畢業生來泉就業創業實施意見(試行)》通過安居補貼、稅收優惠、資金獎補等措施,鼓勵產業急需高校畢業生來泉就業創業。其中,對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高校在校生及畢業5年內的畢業生貸款額度最高30萬元;對經評審認定、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資金扶持;對在泉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并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
而在剛過去的4月,無錫高新區推出2019飛鳳人才計劃補貼。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對頂尖人才團隊項目,根據項目不同的發展階段,無錫高新區將給予總額不超過800萬元(含投資)的扶持資金及創業投資資金,提供不超過2套人才公寓,3年免租金,其中特別重大的團隊,實行“一事一議”,給予不超過1億元的綜合扶持經費。
此外,對創業領軍成長項目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的成長獎勵;對創業領軍人才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扶持資金,提供1套人才公寓,3年免租金;在辦公用房、創業股權投資、創業跟進投資、風險補助貸款、項目貸款貼息政策方面等優先給予支持。力度之大在國內也實屬罕見。
資金固然重要,但對于創業者來說,這也并非是他們考慮創業地點的唯一要素。
“其實選擇在哪里創業,在我看來,首先要看這個城市跟你創業選擇的行業的匹配度。”深圳一名創業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他看來,深圳最吸引創業者的原因是充滿了創業基因與創新資源,政府的服務意識也比較強。“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項目主要是做機器人的,而深圳本身就具備全球最好的制造業生態鏈,在這里讓想法變成現實可謂‘輕而易舉’,也是最吸引我們的地方。”該負責人說。
在他看來,各地政府出臺的高額補貼是“錦上添花”的事情。“這些政策更多想吸引一些比較成熟,或者非常高端的創業人才到當地去創業,但往往這些項目和創始人在資金需求方面并不太匱乏,真正需要資金的還是更多沒被看到的、但同樣很努力發展、在自己行業里面扎實發展的創業者。”
也有創業者表示,選擇創業所在地,不僅要結合技術人才和資源,考慮政府的政策,還必須要考慮公司的具體情況和性質。假如公司最重要的是客戶,那么就要跟客戶更緊密地綁定在一起,就要找自己的人脈資源最廣的地方。假如是一個大企業,需要發展,那么就要選擇各種資源相對集中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假如公司只是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那么相對來說,公司是否在一線城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通過較低的成本獲得優秀人才,因而選擇在高校附近比較合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