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12 21:51:44
每經編輯|孫志成
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西北部的滿洲里,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1901年因東清鐵路的修建而得俄語名“滿洲里亞”,作為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情,被譽為“東亞之窗”。
在最近的三天中,這一邊境小城成為繼綏芬河口岸后引發外界最為關注的地區。
據內蒙古自治區衛健委,2020年4月12日7時至16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4例。34名患者均來自俄羅斯,由滿洲里公路口岸入境,經專家會診,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截至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連續53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無新增本土疑似病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14例,已治愈出院9例。現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05例,疑似病例26例。均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所有密切接觸者均在指定場所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全程實行閉環管理。
4月6日,滿洲里陸路口岸首次檢測到入境確診病例,之后6天累計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快速增加。
4月10日7時至4月11日9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7例、疑似病例1例。均來自俄羅斯,經滿洲里公路口岸入境。2020年4月11日9時至4月12日7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無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
據中國新聞網,在防范境外輸入壓力驟增的背景下,在滿洲里口岸,中國海關、邊檢、鐵路、口岸、公安、交通、醫療等部門無縫銜接,已形成防境外疫情閉環管理模式。
據介紹,對于有發熱、咳嗽等異常狀況的入境人員,由該市醫療機構負壓救護車負責接收到口岸專用轉運通道防疫帳篷處,按照指定路線將其轉運至指定醫院進行救治,救治出院后轉送至集中隔離場所觀察14天。無癥狀人員則由交通部門按照指定路線被轉運至指定集中隔離場所,進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防范境外輸入背景下,滿洲里市對所有參與境外疫情輸入處置工作的人員全員進行個人防護培訓,所有參與境外疫情輸入處置的工作人員全部實行“隔離管理”,從疫情輸入源頭和管控過程全流程嚴格做到閉環管理。
當前,滿洲里海關部門對入境旅客100%進行核酸檢測,這對于醫學背景人員不足的口岸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4月4日,滿洲里站工作人員在為進京旅客候車區內的旅客測量體溫。(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達日罕 攝)
據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已派駐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醫療隊、內蒙古林業總醫院醫療隊、呼倫貝爾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療隊、呼倫貝爾市第四醫院醫療隊、海拉爾區人民醫院核酸檢測醫療隊這5支醫療隊,共計133名醫護人員支援滿洲里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和流調采樣工作。
據中國青年報,滿洲里市已調動300多名建筑工人,24小時緊張施工,正在原扎煤公司總醫院基礎上加緊建設備用醫院。備用醫院一期改建工程計劃容納床位數340多個,二期容納床位數150多個。此次改建將嚴格按照傳染病救治醫療機構標準進行,對備用醫院的給水、排水、供電設施進行重置,增設衛生間、隔斷,粉刷墻壁,更新醫療設備,以達到新冠肺炎病例收治的要求。
由于入境人員驟增、檢驗檢疫能力超過極限,綏芬河口岸于4月7日人員通道臨時關閉。一天后的4月8日20時,滿洲里口岸人員通道因同樣原因臨時關閉。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宣布,中俄陸路邊境口岸人員通道目前已全部臨時關閉。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4月1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指出,4月11日,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97例,為疫情發生以來單日最高,提示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增大,給入境城市帶來壓力,各地要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境外疫情輸入的工作準備,進一步提升檢測和救治能力。
(注:圖中數據為單日新增)
米鋒介紹,4月11日0時—24時,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99例,其中97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分別為上海52例,黑龍江21例,內蒙古17例,廣東4例,吉林、江蘇、福建各1例;2例為黑龍江本土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9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分別為上海43例,黑龍江3例,內蒙古2例,吉林1例。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0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534人,重癥病例減少2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799例,其中重癥病例36例;現有疑似病例82例。累計確診病例128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481例,無死亡病例。
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癥狀感染者63例,其中境外輸入12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14例,全部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55例,其中來自境外輸入4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1086例,其中境外輸入332例。
米鋒指出,4月11日,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97例,為疫情發生以來單日最高,提示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增大,給入境城市帶來壓力,各地要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境外疫情輸入的工作準備,進一步提升檢測和救治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