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又一家巨頭受疫情所困?曾年入1400億,如今快退市了,股價僅值1.24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4 18:50:30

每經記者|袁東    每經編輯|吳永久    

互聯網、電子商務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出現,讓傳統的商業模式受到巨大的沖擊。商業世界的后浪們也逐步把前浪都拍在了沙灘上。

作為全球知名的消費品(服裝、玩具等)設計、開發、采購及物流跨國企業利豐(00494,HK)退市的時間也被確定,將定在5月27日收盤后。而讓人唏噓的是,就在幾年前利豐還是恒生指數成分股,港股中響當當的藍籌股。

利豐的管理層表示,疫情的影響讓公司業績受阻。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是注意到,利豐近年來的業績一直在萎縮,在最近五年時間里其營業額都在下降。而讓投資者尷尬的是,利豐的股價在過去十年來更是經歷了雪崩式的下滑。

私有化引爆短期股價

從2011年的22.779港元,一路下滑至今年最低的0.435港元(股價已前復權處理),利豐最近十年的股價一路向下,如果你持有了它,恐怕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而就在今年3月23日,利豐的股價卻頓時大漲88%。為何出現這樣的情況?原來是在3月20日(周五),利豐發布了公告稱,要約人擬將公司私有化并退市。此次私有化的回收價為每股1.25港元,較此前0.5港元的股價溢價了150%。利豐指出,對股東而言,高溢價的回收價是具有吸引力的。

而隨著私有化的消息披露后,利豐的股價也在3月23日爆升之后穩步上漲,逼近了1.25港元的回收價,截至5月14日收盤,最新股價為1.24港元。

對于此次利豐私有化退市的考慮,其公司就指出鑒于電子化對零售行業的影響,利豐著力展開重組,以將其業務重新定位并加強其競爭優勢。盡管利豐已實施一系列策略轉變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公司的財務表現仍然受壓。此外,預期將持續的經濟阻力正對公司的業務活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疫情只是導火索

面對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威脅,其實利豐的下滑早已有了端倪。

在利豐最新的年報中,公司主席就表示,此次疫情已經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為全球帶來社會、經濟和金融動蕩。為了控制疫情,各國推出前所未見的大規模檢疫措施和刺激措施。各國政府似乎準備好推出更多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但是市場信心依然脆弱。另外再加上石油價格戰、貿易戰等等事件,為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前景帶來了陰霾,而上述地區也是利豐采購貿易和在岸批發業務的主要市場。面對不明朗的前景,這些市場中的消費者可能會縮減可支配開支,從而為眾多企業,尤其是銷售非必要消費品和服務的企業帶來更大壓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上述原因的確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影響,但是利豐的業務其實早就在走下坡路。

從2014年至2019年,利豐的營業額每年都在下滑,從2014年的192.88億美元跌至了2019年的114.13億美元,其經營溢利更是從2014年的7.24億美元跌至了2019年的1.48億美元。

對于利豐業績的下滑,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葉尚志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歷史的進程吧!利豐最輝煌的時候是全球貿易一體化、互聯網電商仍未興起之前。現在全球貿易壁壘增加,互聯網電商的急促發展帶來去中介化,都令貿易相關行業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輝煌屬于過去

雖然利豐股價出現了大跌、收入利潤也出現了較大的下滑,但是這并不能掩蓋它此前的輝煌。

利豐是世界知名的消費品設計、開發、采購及物流跨國集團。利豐的分支遍布全球,在超過40個國家擁有230個辦事處及配送中心,提供緊密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以迎合客戶不同的需要。

在利豐股價到達頂點的2011年,該公司的營業額達到了200億美元,經營溢利更是達到了8.8億美元。而利豐此前作為一只市值較大且股價不斷上漲的績優股,也被恒生指數吸納為其成分股,成為了藍籌股。不過隨著利豐股價的下滑和市值的萎縮,后來也被恒生指數剔除出成分股。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互聯網、電子商務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出現,讓傳統的商業模式受到巨大的沖擊。商業世界的后浪們也逐步把前浪都拍在了沙灘上。 作為全球知名的消費品(服裝、玩具等)設計、開發、采購及物流跨國企業利豐(00494,HK)退市的時間也被確定,將定在5月27日收盤后。而讓人唏噓的是,就在幾年前利豐還是恒生指數成分股,港股中響當當的藍籌股。 利豐的管理層表示,疫情的影響讓公司業績受阻。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是注意到,利豐近年來的業績一直在萎縮,在最近五年時間里其營業額都在下降。而讓投資者尷尬的是,利豐的股價在過去十年來更是經歷了雪崩式的下滑。 私有化引爆短期股價 從2011年的22.779港元,一路下滑至今年最低的0.435港元(股價已前復權處理),利豐最近十年的股價一路向下,如果你持有了它,恐怕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而就在今年3月23日,利豐的股價卻頓時大漲88%。為何出現這樣的情況?原來是在3月20日(周五),利豐發布了公告稱,要約人擬將公司私有化并退市。此次私有化的回收價為每股1.25港元,較此前0.5港元的股價溢價了150%。利豐指出,對股東而言,高溢價的回收價是具有吸引力的。 而隨著私有化的消息披露后,利豐的股價也在3月23日爆升之后穩步上漲,逼近了1.25港元的回收價,截至5月14日收盤,最新股價為1.24港元。 對于此次利豐私有化退市的考慮,其公司就指出鑒于電子化對零售行業的影響,利豐著力展開重組,以將其業務重新定位并加強其競爭優勢。盡管利豐已實施一系列策略轉變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公司的財務表現仍然受壓。此外,預期將持續的經濟阻力正對公司的業務活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疫情只是導火索 面對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威脅,其實利豐的下滑早已有了端倪。 在利豐最新的年報中,公司主席就表示,此次疫情已經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為全球帶來社會、經濟和金融動蕩。為了控制疫情,各國推出前所未見的大規模檢疫措施和刺激措施。各國政府似乎準備好推出更多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但是市場信心依然脆弱。另外再加上石油價格戰、貿易戰等等事件,為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前景帶來了陰霾,而上述地區也是利豐采購貿易和在岸批發業務的主要市場。面對不明朗的前景,這些市場中的消費者可能會縮減可支配開支,從而為眾多企業,尤其是銷售非必要消費品和服務的企業帶來更大壓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上述原因的確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影響,但是利豐的業務其實早就在走下坡路。 從2014年至2019年,利豐的營業額每年都在下滑,從2014年的192.88億美元跌至了2019年的114.13億美元,其經營溢利更是從2014年的7.24億美元跌至了2019年的1.48億美元。 對于利豐業績的下滑,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葉尚志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歷史的進程吧!利豐最輝煌的時候是全球貿易一體化、互聯網電商仍未興起之前。現在全球貿易壁壘增加,互聯網電商的急促發展帶來去中介化,都令貿易相關行業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輝煌屬于過去 雖然利豐股價出現了大跌、收入利潤也出現了較大的下滑,但是這并不能掩蓋它此前的輝煌。 利豐是世界知名的消費品設計、開發、采購及物流跨國集團。利豐的分支遍布全球,在超過40個國家擁有230個辦事處及配送中心,提供緊密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以迎合客戶不同的需要。 在利豐股價到達頂點的2011年,該公司的營業額達到了200億美元,經營溢利更是達到了8.8億美元。而利豐此前作為一只市值較大且股價不斷上漲的績優股,也被恒生指數吸納為其成分股,成為了藍籌股。不過隨著利豐股價的下滑和市值的萎縮,后來也被恒生指數剔除出成分股。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 久久精品国产1314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人与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乱在线伦视频 |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 亚洲国产丝袜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