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8 17:52:08
業內人士指出,上市后,企業的治理機制會愈加規范、有效。白酒熱潮下,未來A股白酒板塊或持續擴容。
每經記者|朱萬平 每經編輯|陳俊杰
從2015年的弱復蘇起,這一輪白酒景氣周期至今已有6年時間。在資本市場上,業績穩定增長的白酒股成為資金抱團的對象。貴州茅臺之后,五糧液今年總市值也超萬億,兩者分別為滬深兩市市值最高的股票。
盡管2020年遭受疫情沖擊,A股白酒板塊仍是二級市場上最為火熱的板塊之一。近期,包括茅臺、五糧液、舍得酒業在內多只白酒股股價創歷史新高。A股白酒板塊的估值達到歷史高位。
資本熱捧下,眾多未上市酒企躍躍欲試。2020年以來,國臺酒業、郎酒股份相繼披露招股說明書,爭做醬酒第二股。此外,主要生產紅星二鍋頭的紅星股份欲借大豪科技(603025,SH)實現登陸A股的愿望。白酒大省貴州則提出,未來3年要新增3家白酒上市公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在白酒行業內多家酒企都有上市的念頭,未來A股白酒板塊或持續擴容。
近兩年來,A股白酒板塊一直被視為二級市場最為火熱的板塊之一,19只白酒股股價均漲幅明顯。Wind數據顯示,2019年初至今,A股白酒板塊個股平均漲幅達317.90%。其中,山西汾酒漲超過8倍,酒鬼酒漲幅超過7倍,五糧液、瀘州老窖、金徽酒、古井貢酒漲幅都超過4倍。
2020年以來,因疫情影響,各大白酒上市公司前期的生產經營受到了一定沖擊和影響,但從前三季度的結果來看,龍頭酒企的業績增長依然可觀。前三季度,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酒鬼酒等企業歸母凈利潤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其中山西汾酒、酒鬼酒增速分別達到43.8%和79.7%。
與此同時,白酒股股價整體再創新高。目前,茅臺市值穩定在2萬億元以上,五糧液則成為第二只市值破萬億元的白酒股,瀘州老窖、山西汾酒、酒鬼酒也紛紛創下歷史新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2020年以來A股白酒板塊整體漲幅約96%,整體白酒板塊市值由2.56萬億擴大至約5.03萬億,板塊市值凈增長2.47萬億。相比之下,目前A股整體鋼鐵和煤炭板塊市值不過約9260億元和8500多億元。2020年A股白酒板塊新增的市值比整個鋼鐵+煤炭板塊總市值還要多。
盡管白酒有些“高處不勝寒”,但多家券商依然看好。“目前,多家酒企的核心大單品陸續提價,‘漲’聲一片,短看望搶占資源、備戰春節旺季,長看卡位更高價格帶助力高質量增長。”中信證券2020年12月21日的研報稱,看好白酒板塊跨年行情和長期高確定性的投資機會。近日,安信證券也稱,在疫情較為穩定、政策不出現較大波動的情況下,后續資金對白酒板塊的抱團現象大概率仍將持續。
白酒股大漲背后,有資金炒作的因素,亦暗藏風險。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在整個A股板塊,白酒股比科技股的泡沫化程度較保守、而業績表現更穩定,因此白酒股目前已經成為資金釋放避險需求的主要目標。酒類股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已經是脫離了基本面的價值在運行。
2020年12月23日,白酒板塊出現跳水,19只白酒股有12只出現下跌,其中皇臺酒業、ST舍得、伊力特都下跌5%以上,白酒板塊個股總市值跌破5萬億大關。12月24日,白酒板塊繼續下挫,19只白酒股中除古井貢酒外,其余18只白酒股悉數下跌。其中老白干酒、金種子酒、迎駕貢酒、口子窖跌幅都在8%以上。不過,龍頭股貴州茅臺、五糧液跌幅較小,分別下跌0.61%和1.07%。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大量業外資本開始涌入白酒領域,包括復星集團的郭廣昌、巨人集團的史玉柱、“會展大王”鄧鴻等均涉足白酒領域。
一些業外的上市公司也欲裝入或收購白酒企業。11月,大豪科技宣布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欲攬入紅星股份100%股權。紅星股份擁有“紅星二鍋頭”這一知名白酒品牌,多年前便曾籌備IPO但未果,如今欲借大豪科技實現上市。
一些上市公司則試圖收購一些小酒企。2020年9月,園城黃金宣布擬收購圣窖酒業100%股權。圣窖酒業這家酒企在業內知名度較低,2019年圣窖酒業營收2833.12萬元,凈利潤約810萬元,剛扭虧為盈。到11月,園城黃金宣布未能就核心條款達成一致,終止收購圣窖酒業。
更多知名酒企也欲通過IPO渠道實現上市。2020年以來,國臺酒業和郎酒股份相繼披露招股書,爭做醬酒第二股。2019年郎酒的營收達到83.5億元。2017~2019年,國臺酒業的營收分別為5.72億元、11.76億元和18.87億,復合年均增長率82.1%。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實際上業內不少酒企都有上市的念頭。
“上市對酒企的經營提升作用顯而易見。”白酒專家萬興貴對記者表示,此前不少酒企經過多輪開放持股與混改,引入了投資機構、企業高管,或是經銷商群體,通過這種股權結構的增值與優化,實現了內部激勵、市場資源捆綁等多重目的。而上市后,企業的治理機制會愈加規范、有效。白酒熱潮下,未來A股白酒板塊或持續擴容。
(實習生范芊芊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