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2-08 14:07:55
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每日經濟新聞旗下每經智享會推出的“清華五道口在線大講堂”直播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設計管理研究所所長蔡軍總結了未來的十大趨勢。蔡軍表示,未來,任何促進我們宅生活方式的物理或者數字產品都會越來越受歡迎。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魏官紅
截至2021年1月30日,全球已經有超1億人感染新冠病毒。顯然,2020年已經過去,但疫情遠未結束。
疫情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世界也產生了深遠且久遠的影響。2月6日上午,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每日經濟新聞旗下每經智享會推出的“清華五道口在線大講堂”直播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設計管理研究所所長蔡軍總結了未來的十大趨勢。
據蔡軍介紹,本次關于未來的趨勢與洞見,是基于新世代、社會觀兩大視角,主要包括云生活、宅世代、社區微中心化、國潮新尚等十大方面,“我們提出的十大趨勢和方向,還是有限,有很多我們并沒有完整表現出來。”
疫情沖擊下,無論國外與國內,云辦公、云課堂與宅生活,或許成為了大多數人最主要的日常部分。
“我們今天采用‘在線大講堂’的方式展開直播,也是非常典型的云生活展現。”據蔡軍介紹,隔離、保持社交距離、宅家辦公等一系列長時間的措施使整個社會更快進入數字時代,過去生活的物質化印記正在消失,更多的生活出現在云中。
資料顯示,在與用戶日常網絡生活相關的行業方面,疫情加速了這些賽道的快速增長。例如,遠程辦公成為普遍性的工作方式后,釘釘短期火箭式增長打破紀錄。
“消費場景也在轉移至線上,智慧餐廳、在線醫療、在線教育、在線銷售等,企業也在適應這些變化。”蔡軍援引數據指出,到2021年,全球最終用戶在公有云服務上的支出將增長18.4%,達到3049億美元,高于2020年的2575億美元。
與云生活伴隨而生的,則是“宅世代”,2020年也可以稱為“宅之年”。蔡軍援引數據介紹,中國超過兩億名職場人在線辦公。2020年1月~2月,在線教育消費增加300%,在線短視頻消費上升60%。
“宅”也給予了企業巨大的轉型和創新機會,賦閑經濟(Stay at Home Economic)催生家電行業“冬天里的一把火”,出行受阻助推消費者行為線上化,“沙發購物”需求高漲。
例如,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0年1月~4月,臺式電烤箱銷售額達到15.7億元,同比增長132%,煎烤機銷售額11億元,同比也有大幅增長。抖音發布的《2020抖音數據報告》報告也顯示,電飯鍋蛋糕成為2020抖音用戶最愛的自制美食,相關視頻播放量超過93億次。
蔡軍表示,未來,任何促進我們宅生活方式的物理或者數字產品都會越來越受歡迎。虛擬產品大爆發,從學習、陪伴、旅行到健身。而遠程生產力的提高,包括“購物流媒體”、遠程醫療和機器人等新消費系統,也將成為趨勢。
疫情影響之外,對于中國而言,實際上,年輕一代逐步成為消費主力軍與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也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我國的Z世代人群數量為2.63億人,占我國目前總人口的18.79%。據蔡軍介紹,這一群體的總開支達人民幣4萬億元,約占全國家庭總開支的13%,消費增速遠超其他年齡層。
“當然,這個數據還只是統計了95后,如果擴大到90后,甚至85后,這個數據超過4.5億人。”蔡軍說道,目前,所有走在頭部的企業,都在關注這一群體,“Z世代以興趣劃圈,在電競、二次元、模玩手辦、國風為代表的圈層文化消費市場中占據了主力位置。”
蔡軍表示,在疫情和全球經濟環境劇變的影響下,Z世代的消費觀將趨于理性和有度,但不變的是對于樂活和品質的追求。
“根據用戶消費偏好,推出更符合年輕人心理的新玩法,重塑新生代的消費觀念和經濟行為,重新定義‘潮經濟’的內涵,是新品牌崛起的機會,新行業新模式也將悄然萌芽而生。”蔡軍說道,Z世代更愿意接受、嘗試新品牌,“例如傳統的奢侈品牌雖然還被追捧,但是新的消費群體對新品牌沒有偏見。這是一種新的機會。”
與Z世代對應的,則是老齡化。“‘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蔡軍表示。
2020年“掃健康碼”就將老年人生活中的“數字鴻溝”問題再次推向社會視野。在此背景下,國家、科技和商業也在進行不同角度和程度的努力。
例如,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關注老年人在出行、就醫、消費和文娛等日常生活方面的智能化不便問題;工信部決定于2021年1月起進行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互聯網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
“圍繞老齡化,有太多需要推動的地方,企業、產品和服務,都要積極去推動。”據蔡軍介紹,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規模有望超過二十萬億元,老年人的消費潛力不容小覷,而對話適老,是對科技、人文、社會與即將到來的老齡化的互動,將為老齡化到來的創新機會拓展從醫療、康養、居住、金融、保險到產品、服務的全系統。
除了以上趨勢,蔡軍也從社區微中心化、國潮新尚、食物重構、后浪新生、健康我做主、可持續的身份感以及液態社會方面,對未來發展和趨勢進行了梳理。
例如,蔡軍指出,疫情之下,社區電商等以社區為中心的商業模式興起,預計2022年智慧社區建設市場規模近1萬億元,其中將包括智慧物聯、社區醫療、社區金融等。
國潮新尚方面,英國知名咨詢公司Brand Finance發布的「2018年全球品牌500強」報告顯示,中國上榜品牌連年攀升,10年來價值上漲近9倍,在全球品牌500強價值占比從3%提高至15%。蔡軍指出,中國元素被重新解構并結合時尚、材料等,延伸至全方面的品牌創新,形成更為國際化的風格。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