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6 18:17:24
◎共有21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其中,12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4家為千億市值企業
◎處罰金額最大的為安徽建工控股的一家子公司,被處以了共計97.8萬元的處罰
每經記者|宋可嘉 每經編輯|文多
安徽建工旗下企業收97.8萬元罰單,馬鋼股份超標排放屢犯屢罰……2021年2月第4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又有哪些企業項目獲得環評綠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23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2021年2月第4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21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地。其中,12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4家為千億市值企業。在環境風險之外,2021年2月第4周,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17個項目進入受理公示及擬審批公示狀態,但暫無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的項目。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環境風險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況圖
總體來看,在2021年2月第4周環境風險榜上,超標、違法、事故等負面信息方面,共關聯到21家上市公司(股權關系經過啟信寶數據核查)。其中,19家上市公司涉及環境行政處罰,2家上市公司涉及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顯示超標。從企業分布區域來看,北京排名第一、上海第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2月第4周登榜的21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367.43萬戶的股東,環境問題或為他們的投資帶來風險。而在業績表現上,21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為粵泰股份(600393.SH),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了31%。
市值方面,21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公司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2021年2月第4周上榜的上市公司多分布在100億元及以下的市值區間中。
股價表現上,在21家登上環境風險榜的上市公司中,9家公司股價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是龍蟒佰利(002601.SZ),2021年2月22日~2021年2月28日,公司股價累計下跌14.1%。
在環保處罰方面,2021年2月第4周,數據庫搜集到21家關聯企業受到環保部門行政處罰,涉及19家上市公司。
記者梳理發現,在2021年2月第4周收錄到的數據中,處罰金額最大的為安徽建工控股的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安徽路港)。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該公司G345來安至釜山段一級公路改建工程PPP項目01標拌合站被檢查后,被發現該建設項目在未履行環評手續和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情況下,擅自開工建設,并建成投產,產生粉塵的水穩站攪拌生產線露天設置未密閉,倉儲未采取密閉或者噴淋等防治揚塵措施。安徽路港因這些環境違法行為被處以了共計97.8萬元的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查閱歷史數據發現,安徽建工去年以來,旗下多家企業因環境違法被罰,更因此登上了多期A股綠色周報。
安徽建工在2020年半年報中也曾提及,工程項目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受環境影響較大,面臨各種自然環境風險。政府對安全質量的監管日趨嚴格,對質量問題的處罰更加嚴厲,質量管理壓力加大。環保因素在監管中更加凸顯,環保控制措施對企業業務運營的影響日趨明顯。項目數量逐年增加,管理難度加大,核算、進度、安全、質量、成本等管理任務較重,安全質量環保等傳統風險不容小視。
而上市公司本身的環境違規、違法事件中,馬鋼股份(600808,SH)近期則被公布了一筆35萬元的罰款。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20年11月9日,生態環境局對馬鋼股份進行了調查,經調閱在線監控歷史數據,發現該公司實施了以下環境違法行為:熱電總廠4月1日至22日4#、5#、6#爐二氧化硫日均值連續超標,其中最大值為4月8日,4#爐二氧化硫63.08mg/m3,超過《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表2中以氣體為燃料的鍋爐或燃氣輪機組二氧化硫排放限值(35mg/m3)80.23%。煉焦總廠4月1日至12日3#、4#焦爐氮氧化物日均值連續超標,其中最大值為4月11日,氮氧化物257.24mg/m3,超過《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表6中焦爐煙囪氮氧化物排放限值(150mg/m3)71.49%。
這也并非馬鋼股份第一次受到處罰。公司2020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因無組織排放、超標排放等原因,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對公司下達處罰決定6次,罰款金額合計229萬元。
需要說明的是,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的環境數據,也被納入了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粵泰股份便因參股公司淮南恒升天鵝灣置業有限公司而登上風險榜。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淮南恒升天鵝灣置業有限公司的公園天鵝灣項目施工現場回填土方未覆蓋,部分道路堆積大量浮土、積土,拆圍現場存在建筑垃圾高空拋灑現象。這些環境違法行為被執法單位在2020年10月12日的檢查中發現,最終淮南恒升天鵝灣置業有限公司被處以了20萬元的罰款。
淮南恒升天鵝灣置業有限公司原為粵泰股份的控股子公司。2019年,為緩解公司流動性緊張,化解公司的逾期借款風險,粵泰股份向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昱翎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轉讓了淮南恒升天鵝灣置業有限公司80%股權。轉讓后,粵泰股份持有淮南恒升天鵝灣置業有限公司的股份降至20%。
作為執法依據之一,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反映企業是否存在部分環境風險,但數據顯示超標后,仍需經過環境監管部門進一步認定才可能構成事實超標。
一周日均值超標天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當天存在有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存在一個超標天數,統計周期內有幾天存在日均值超標情況,記幾個超標天數。
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一次日均值超標,所有監測點涉及指標的日均值超標次數累計為該企業“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
2021年2月第4周,2家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顯示超標。其中,旗濱集團(601636,SH)間接控股子公司漳州旗濱玻璃有限公司出現一周日均值超標二天的情況。具體而言,監測數據顯示,漳州旗濱玻璃有限公司在2021年2月26日、27日分別出現氮氧化物折算數據顯示超標的情況。
在旗濱集團之外,2021年2月第4周,還有上市公司安圖生物(603658,SH)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超標顯示超標。監測數據顯示,安圖生物在2021年2月25日出現COD數據顯示超標的情況。
項目環評即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是大多數項目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也是項目建設或投產后的環保依據。對上市公司來說,要投資建設新項目,環評審批也是必須經歷的考驗。
2021年2月第4周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17個項目進入受理公示及擬審批公示狀態,但暫無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的項目。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眾公認的原則。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實習生林姿辰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期部分制圖工具為鏑數圖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