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09 20:39:27
Wind數據顯示,從撤材料總數(按審核狀態)來看,截至目前中信證券共計有15個IPO項目撤了材料,其次是民生證券,有12個撤了材料,招商證券和國泰君安次之,均有10個項目撤了材料。若從撤材料數占總項目數來看,剔除IPO項目總數低于10家的券商外,其余撤材料率居前的分別是萬和證券、東海證券、華金證券、華安證券和英大證券,撤材料率均在10%以上。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吳永久
今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日前證監會制定并發布了《關于注冊制下督促證券公司從事投行業務歸位盡責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針對注冊制下中介機構執業質量普遍不高、制度規則體系不夠健全、市場約束機制不夠有力等突出問題。
記者注意到,《指導意見》主要工作任務包含五個方面,其中之一是全面強化立體追責,凈化市場生態。建立投行業務違規問題臺帳,重點對項目撤否率高、公司債券違約比例高、執業質量評價低、市場反映問題較多的證券公司開展專項檢查。
證監會表示,注冊制試點以來,證券公司內控水平和投行業務執業質量總體有所提升,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一些證券公司尚未真正具備與注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還在“穿新鞋走老路”,項目遴選不審慎,核查把關不嚴格,內部控制不完善,“帶病申報”、“一查就撤”等問題較為突出,影響上市公司質量和行業形象。這既有證券公司內控意識薄弱、公司治理不健全的原因,也有監管機制不完善、監管規則不健全的原因。
為此,日前證監會制定并發布了《關于注冊制下督促證券公司從事投行業務歸位盡責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相關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指導意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記者注意到,《指導意見》主要工作任務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如做實“三道防線”,強化機構內部控制。壓實證券公司主要負責人、高管的管理責任。落實對投行業務各環節責任人員穿透式監管和全鏈條問責。強化內控部門對業務部門的制衡,建立內控部門對業務人員的質量評價機制。嚴禁業務人員薪酬與項目收入直接掛鉤。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促進證券公司主動歸位盡責。推動建立證券公司執業質量評價機制,對證券公司業務開展、質量控制和公司治理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推動建立投行業務執業質量評價系統,實現業務及監管全鏈條、全周期電子檔案化,做到全程留痕、實時評價、定期匯總,對外公開評價結果。突出“獎優限劣”,根據執業質量評價結果對證券公司及項目實施分類審核、分類監管。調整優化證券公司分類評價中投行業務評價指標。完善違規信息公示機制。強化廉潔從業監管和行業文化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證監會組織開展了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的現場檢查隨機抽查,出現了相當比例的企業檢查即撤回申請的現象,而這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終止上市的企業共有116家,其中主動撤回上市申請的多達104家,占比近九成。
滬深交易所都曾表示,對于現場檢查進場前撤回的項目,如發現存在涉嫌財務造假、虛假陳述等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的,保薦機構、發行人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絕不能“一撤了之”,也絕不允許“帶病闖關”。
針對該現象,本次《指導意見》明確表示,全面強化立體追責,凈化市場生態。擴大現場檢查和督導面,堅持“申報即擔責”的原則,對收到現場檢查或督導通知后撤回的項目,應依法組織核查,堅決杜絕“帶病闖關”的行為。
同時,還要建立投行業務違規問題臺帳,重點對項目撤否率高、公司債券違約比例高、執業質量評價低、市場反映問題較多的證券公司開展專項檢查。前移問責關口,交易所對違規行為及時采取自律措施。加大行政監管力度,機構罰與個人罰并重,用好“資格罰”等硬措施,強化“經濟罰”,并用好行政處罰、刑事追責、民事賠償等手段。
Wind數據顯示,從撤材料總數(按審核狀態)來看,截至目前中信證券共計有15個IPO項目撤了材料,其次是民生證券,有12個撤了材料,招商證券和國泰君安次之,均有10個項目撤了材料。此外,華泰聯合、國金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安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均有5個及以上的IPO項目撤了材料。
若從撤材料數占總項目數來看,剔除IPO項目總數低于10家的券商外,其余撤材料率居前的分別是萬和證券、東海證券、華金證券、華安證券和英大證券,撤材料率均在10%以上。另外,中天國富、紅塔證券、東莞證券等19家券商的撤材料率也超過5%。
數據來源:Wind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