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16 15:26:04
◎董小英認為,首席數字官需要跳出以技術為核心的視角,轉向以組織業務、戰略為核心,這需要更強的共性、學習、溝通能力。“不能只講技術的語言,也要講戰略的語言、業務的語言、擅長與人打交道,能夠先助他人成功,再實現自身職業生涯的牽引。”她說。
每經記者|謝振宇 每經實習記者|范芊芊 每經編輯|魏官紅
12月16日,2021中國數字化年會在成都開幕。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榮休教授、數字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席董小英發布并解讀《2021中國首席數字官白皮書》。
董小英認為,人是企業數字化轉型中最關鍵的問題,其中最缺乏的人才是數字化落地推動者、數字化戰略領導者等,即首席數字官、首席信息官。“目前這些專業人才存在一些技術病,首席數字官需要跳出以技術為核心的視角,轉向以組織業務、戰略為核心,這需要更強的共情、學習、溝通能力。”
自疫情暴發以來,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之間廣泛討論的熱詞。企業為什么要數字化轉型?董小英認為,數字化轉型對于企業的變化體現在四個方面,包括企業內部降本增效,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增加企業銷售收入,擴大行業影響力。
“今年的數據發現在第四個維度有所增加,特別是提升環境適應能力,拓展邊界和獲得未來發展機會。”董小英說道。
因此,無論對于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都是一個戰略性問題。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很多大企業都有拖欠中小企業應收款的問題,給中小企業帶來非常大的生存壓力,但將來通過區塊鏈在制度上做創新,一旦交易達成,(大企業)給中小企業付款的過程可以由第三方金融機構自動完成。”董小英表示,“給中小企業打造一個更好的生存空間,讓他們去發展專精特新,這樣中國整個經濟結構和現代企業結構,就會成為一種高度靈活敏捷的組織體系。”
從發展階段來看,目前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比例仍然低于歐美國家,企業面臨哪些困難?今年7月,董小英團隊對138家國有企業進行了調研,他們發現最大難題體現在數字化戰略、數字化人才、數字化方法三個方面。
數字化戰略是針對最高層的問題,一個是對外部的預判,一個是內部決策;數字化人才是指高層形成共同愿景,驅動中層、基層來執行推進;數字化方法主要是組織規劃、變革能力。董小英說,“最高層達成共識方面還是遇到不少困難,基層中特別是老員工,有時候還不太能接受。”因此,人是數字化轉型中最關鍵的問題。
“目前我們很多的調研反映,企業數字化轉型是董事長和總經理主持的一把手工程,但實際上數字化是一個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需要有專業人才。”董小英分析道。
董小英團隊2018年~2021年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企業最缺乏的數字化人才是數字化落地推動者、數字化戰略領導者、數字化項目經理(熟知數字化技術與業務,發展最新的管理方式、推行敏捷的工作方式),2021年這三項的數據都為30%左右。
這一方面的專業人才在業內被稱為首席數字官、首席信息官,不過目前專門設立首席數字官、首席信息官的企業并不多。
“現在首席數字官的地位不是很高,因為數字資產不夠大,未來首席數據官的地位將超過首席財務官,財務資產將成為數字資產中的一個要素,首席數字官將統領整個組織的變化。”董小英認為,“未來,實體資產被數字化后,形成大量的數字資產,怎么去挖掘、分析、可視化決策支持、創造價值也需要專業技能人才。”
此外,目前首席數字官、首席信息官群體還存在一些弊病。“今年3月份開會的時候,一位首席信息官給我寫了一些傳統上搞技術的首席信息官的局限性,我認為很有代表性。”這位首席信息官寫的內容包括:以技術為核心;過度自信和自戀;技術完美主義;技術崇拜、依賴;以自我為核心,自我設限;將問題歸因于業務部門的保守與落后。
董小英認為,首席數字官需要跳出以技術為核心的視角,轉向以組織業務、戰略為核心,這需要更強的共性、學習、溝通能力。“不能只講技術的語言,也要講戰略的語言、業務的語言、擅長與人打交道,能夠先助他人成功,再實現自身職業生涯的牽引。”她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1137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