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10月汽車公司市值榜丨國內外車企“漲”字當頭,“蔚小理”強勢反彈,特斯拉表現欠佳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2 18:26:38

每經記者|孫磊    每經編輯|裴健如

11月,汽車類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中“漲”勢喜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79家汽車類上市公司(涵蓋21家跨國整車企業、29家國內整車企業、19家國內零部件公司、10家國內汽車經銷商集團)中,除停牌企業外,有69家企業實現了市值“飄紅”,占比超八成,表現遠優于10月。

具體來看,21家國際車企延續了10月的回暖表現,而實現市值環比增長的企業也增至18家。其中,極星(PSNY,股價7.07美元,市值149.1億美元)市值環比增長超60%,漲幅居首;沃爾沃汽車(VOLCAR-B.ST,股價5.01美元,市值155.7億美元)則位列該板塊漲幅榜第二位,市值環比增長20.77%。

國內方面,無論是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還是經銷商集團,多數企業都一改此前回調的狀態,整車企業和經銷商集團更是全線“飄紅”。

Wind數據顯示,11月,在記者統計的58家國內汽車類上市公司中,有20只個股股價漲幅超20%,僅有6只個股股價出現下滑,其中1只個股跌幅超10%。58家國內汽車類上市公司市值合計環比增長約4856億元,比長城汽車(SH601633,股價32.08元,市值2886.01億元)和上汽集團(SH600104,股價15.087元,市值1761.87億元)的市值之和還多。

美聯儲加息步伐放慢 國際車企“應聲上漲”

11月,21家國際車企延續了10月的表現,有18家企業市值出現環比上漲,占比超85%,但21家汽車企業市值合計環比減少229.6億美元。其中,特斯拉(TSLA,股價194.70美元,市值6057.1億美元)市值跌幅較大,為14.43%。

11月全月,主要美股指都連續第二個月累計上漲。10月漲近14%創1976年1月以來最大月漲幅的道指累漲5.67%,10月累漲8%的標普累漲5.38%,10月漲近4%的納指和納斯達克100分別累漲4.37%和5.48%,10月漲超11%的羅素2000累漲2.04%。

此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證實,該行或將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鮑威爾在演講中表示,放慢加息步伐的時機點可能落在12月的議息會議上。他解釋稱,現在的央行利率已接近抑制水平,足以使美國通脹率持續下降,這個時候放慢加息是有意義的。

鮑威爾還表示,不希望讓加息壓垮經濟。他稱,美聯儲可能會在12月FOMC會議上放緩加息步伐。就業增長速度良好,超出了容納人口增長所需的速度。對此重磅表態,市場也做出了相應的反應,美債、美股集體走高。

歐洲市場方面,在鮑威爾暗示將放緩加息步伐之后,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及多數主要股指均出現了上漲。自從美聯儲在10月中旬首次暗示轉變立場以來,歐洲股市已經反彈超過17%。

在此背景下,豐田汽車(TM,股價147.66美元,市值2014.7億美元)、保時捷(P911.DE,股價113.14美元,市值1030.7億美元)、大眾集團(VOW3.DE,股價146.48美元,市值872.1億美元)、奔馳(MBG.DE,股價67.43美元,市值721.3億美元)、寶馬集團(BMW.DE,股價89.48美元,市值588.9億美元)、通用汽車(GM,股價40.43美元,市值574.3億美元)、福特汽車(F,股價14.08美元,市值566.0億美元)等企業的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相比之下,特斯拉、Rivian(RIVN,股價31.48美元,市值27.80億美元)、Lucid Motors(LCID,9.83美元,市值16.51億美元)三家美國造車新勢力則出現了市值的環比下滑。其中,特斯拉市值蒸發最多,也使得國際車企板塊總市值相比10月減少。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值得一提的是,The Quantamental Investor作者Ahan Vashi表示,特斯拉的股價自去年11月以來已腰斬,與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等主要股指相比,其表現越來越糟糕。特斯拉CEO馬斯克每天在推特上發布滑稽的動作,而許多散戶和機構投資者似乎都在想賣出特斯拉的股票。據悉,特斯拉股價今年以來累計下跌了37%。

A、H股齊頭并進 國內車企全線“飄紅”

11月,國內整車企業股價一改此前回調的狀態,整體翻紅。在記者統計的32只國內汽車上市公司個股中,除停牌企業外,全部實現股價環比增長,這些國內整車上市公司11月市值合計環比增加了4030.36億元。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從大盤來看,11月最后一個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小幅低開后維持震蕩,臨近尾盤資金搶籌明顯,截至收盤,滬指漲0.05%,深證成指漲0.18%,創業板指漲0.24%。至此,11月A股完美收官,其中,滬指、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8.91%、6.84%和3.54%,均結束月線4連跌。

個股方面,長安汽車(SZ000625,股價13.57元,市值1045.61億元)、一汽解放(SZ000800,股價8.9元,市值414.15億元)、眾泰汽車(SZ000980,股價6.29元,市值318.85億元)、宇通客車(SH600066,股價7.76元,市值171.8億元)等個股的11月市值環比漲幅均超10%。其中,眾泰汽車11月市值環比增長了43.68%,領銜A股的整車板塊。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11月3日,有媒體報道稱,眾泰汽車內部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眾泰汽車將從海外公司引進先進的動力電池技術,并且可以確認的是,電池技術比寧德時代更加先進。”而該報道發布后,讓眾泰汽車股價在11月3日~11月11日的7個交易日實現6連板。7個交易日內,眾泰汽車股價漲幅超58%。不過,眾泰汽車官方發布澄清公告對上述傳聞予以否認,并認為股價異動主要與公司股票“摘帽”有關。

相比于A股,港股汽車股的漲幅更為強勢。11月,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聯袂大漲,月漲幅分別超過26%和33%,同期上證指數漲幅還不到9%。據了解,11月以來,南向資金保持大幅流入港股狀態,月港股通累計成交金額501.65港元,其中22個交易日有14日買入,有效提升了港股市場的流動性。

有分析稱,相比A股,港股的機構投資者屬性使得港股對基本面更為敏感,當國內穩增長預期信號逐漸明朗的時候,港股就能表現出更大的彈性。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10多年間,港股、A股盈利同時上修的階段,港股彈性確實更大。

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HK2015,股價82.5港元,市值1719.78億港元)、蔚來(HK9866,股價94.0港元,市值1570.23億港元)、小鵬汽車(HK9868,股價37.95港元,市值654.23億港元)、零跑汽車(HK9863,股價22.05港元,市值251.97億港元)11月港股市值分別增長了46.45%、17.00%、33.13%和24.08%。此外,吉利汽車(HK0175,股價11.48港元,市值1154.54億港元)、東風集團股份(HK0489,股價4.55港元,市值392.03億港元)等個股表現也可圈可點。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東莞證券認為,臨近年末,多地紛紛出臺促消費政策,其中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成重要抓手之一。繼以新能源龍頭為代表的車企開啟降價后,車市促銷力度加大。加上購置稅等優惠政策臨近尾聲,仍有望刺激潛在需求釋放,全年有望實現穩增長目標。

零部件企業表現不一 先導智能跌超10%

相比整車企業,汽車零部件板塊未能實現全線“飄紅”,但也有近七成的企業實現市值環比增長。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11月19家零部件企業中有13家實現市值環比增長,總體市值合計環比增加471.54億元。

其中,科力遠(SH600478,股價11.0元,市值182.18億元)、孚能科技(SH688567,股價27.0元,市值326.88億元)和鵬輝能源(SZ300438,股價73.40元,市值338.59億元)三家公司在11月均實現了市值環比增長超20%。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11月,科力遠發布股權激勵草案,擬向不超過280人授予1.2億份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7.22%,業績考核指標為2023年營收不低于60億元,2023年~2024年累計營收不低于150億元,2023年~2025年累計營收不低于280億元。實施股權激勵有助于充分激發員工積極性,助力公司業績高速增長。

孚能科技方面,其于11月9日披露2021年度向特定對象成功發行A股股票,確定發行價格23.70元/股,認購總股數1.4億股,此次定增總金額33.18億元。孚能科技表示,發行募集資金到位后,公司總資產和凈資產將同時增加,資產負債率將有所下降;公司整體資金實力和償債能力得到提升,資本結構得到優化。

跌幅方面,先導智能(SZ300450,股價43.76元,市值677.99億元)成為11月唯一一家市值跌幅超10%的零部件企業。值得注意的是,先導智能進入11月下旬之后,股價整體遭遇了一波回調,11月28日收盤,先導智能股價報43.49元/股,創60日新低。而在11月25日,先導智能還被深股通減持334.29萬股,最新持股量為3.65億股,占公司A股總股本的23.31%。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科大訊飛(SZ002230,股價32.97億元,市值772.12億元)11月市值則環比下滑了7.94%。科大訊飛11月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126.61億元,同比增長16.50%;歸母凈利潤4.20億元,同比減少42.34%;扣非歸母凈利潤4.27億元,同比減少17.04%。

盡管表現不一,但總體來看汽車零部件板塊仍呈向好趨勢。中原證券表示,自主品牌市占率不斷提高,結構制勝,看好自主崛起主線。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方興未艾,建議持續重點圍繞細分領域龍頭布局,電動化、智能化賽道的優質零部件公司。

光大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汽車和汽車零部件板塊“買入”評級。當前市場存在對明年需求、銷量等悲觀情緒放大的風險,預計市場或高估銷量承壓風險,低估業績下修風險。其預計隨著悲觀情緒逐步消化,前期跌幅更深的企業或在反彈階段具備更高彈性。

經銷商資本市場“火熱” 終端市場卻“遇冷”

11月,國內10家汽車經銷商集團同樣整體“飄紅”。其中,正通汽車(HK1728,股價0.51港元,市值14.82億港元)以市值環比增長63.14%領銜該板塊。值得注意的是,正通汽車也獲得股東的增持。正通汽車股東張梅在11月1日和29日兩次增持了該公司股票,持股比例由5.99%上升至6.05%。

美東汽車(HK1268,股價15.8港元,市值198.8億港元)則以市值環比增長43.73%的成績位列該板塊漲幅榜的第二位。高盛發布研報稱,美東汽車方面透露,其收購追星汽車后,經營效率提升,存貨周轉率明顯加快,新車銷售利潤率提升,預計到2022年底將改善至與集團水平持平。管理層表示,保時捷品牌的收入貢獻從2021年的23%顯著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3%,且2022年全年有望實現超50%的總收入貢獻。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排在汽車經銷商板塊市值漲幅榜第三位的是永達汽車,其市值環比增加38.03%。總體來看,11月,汽車經銷商板塊中僅廣匯汽車(SH600297,股價2.22元,市值180.07億元)未能實現市值環比增長超10%,為9.22%。而10家汽車經銷商集團11月市值合計較10月增加354.04億元。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與A股和港股大盤表現有關外,不少消息的出現也刺激了該板塊的表現。例如,11月30日,據中國基金報報道,市場傳聞稱,“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會延續原來50%,燃油車免購置稅完整延續。”當日,汽車經銷商板塊午后漲幅進一步擴大。

需要關注的是,車購稅減免政策對燃油車市場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使得燃油車銷售目前還能保持正增長。“若沒有該政策推動,今年傳統燃油車市場的表現會非常慘烈。”乘聯會方面認為。

盡管汽車經銷商集團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但在終端市場卻不如預期。11月3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以下簡稱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顯示,2022年11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5.3%,同比上升9.9個百分點,環比上升6.3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僅次于今年4月。參照來看,今年4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6.4%。

進入11月,由于多數經銷商閉店影響正常運營,消費者購車需求釋放受阻,流通協會方面預計11月汽車終端銷量為170萬輛左右。

流通協會方面稱,進入12月,購置稅補貼和新能源補貼政策即將結束,而且明年春節提前至1月中旬,年底的消費者購車需求將集中釋放。不過,多數經銷商對12月市場判斷較為悲觀,認為車市很難再現往年年底的熱度,出現翹尾行情的可能性極大降低,汽車經銷商集團或仍將承壓。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6512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汽車整車 汽車零部件 汽車經銷商 新能源汽車 美股動態 港股動態 特斯拉 汽車行業 汽車服務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三级a∨在线 | 天堂日本美女在线播放 | 亚洲成在线a免费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精品 | 日本女优天堂网页 | 亚洲日韩理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