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8 12:56:15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趙云
12月22日,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電力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場化電力用戶2023年度中長期合同簽約電量應高于上一年度用電量的80%,并通過后續季度、月度、月內合同簽訂,保障全年中長期合同簽約電量高于上一年度用電量的90%。水電和新能源占比較高省份簽約比例可適當放寬。
該通知提出三點:
1、各地政府部門要考慮2023年本地區電力供需形勢,進一步優化時段劃分方式,交易時段數量由3-5段增加至5段以上;要充分考慮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安排,約定在現貨市場運行期間的負荷曲線形成方式和調整方式;
2、引導市場交易電價充分反映成本變化;
3、各地電力主管部門應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及時出臺并動態完善本地區高耗能企業目錄清單,高耗能企業交易價格不受燃煤基準價上浮20%限制;高耗能企業與其他企業同場交易的,供應緊張時可優先出清其他企業交易電量;優先推動高耗能用戶通過參與綠電交易或購買綠證方式完成消納責任權重。
2022年10月,廣東省率先對綠電價格區分電能量價格和環境溢價,后續有望在其他地區鋪開,綠電的環境價值將更加凸顯,同時綠電長協也有助于促進新能源的高比例消納。
廣東省、江蘇省率先進行2023年度電力交易,交易細則不同程度優化,火電、綠電成交電價基本接近上限。兩省的交易工作通知中,廣東省最大的變化是首次提出了一次能源傳導機制,江蘇省細化了年度月度交易組織,規定中長期價格可關聯當月現貨交易加權均價、當月代理購電價格約定價格浮動機制。
安信證券分析指出,此前,經濟托底和投資加碼政策密集發布,不少政策將在四季度發揮更大效能,我們看好穩經濟政策的力度和全年落地成效,基建托底預期強勁。自5月起,基建投資累計增速持續環比提升,一定程度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后項目建設進度加快。9月以來,國家多次強調發布一攬子政策接續政策,隨政策落地實施,Q4有效投資有望持續擴大,基建投資持續提速可期,疊加后續降準落地以及估值體系重建,傳統基建及新基建均迎來發展機會,水利建設、城鎮化市政建設、抽水蓄能、電力建設細分領域投資規劃可觀,增速有望超過行業整體增速水平。
點評:行業方面,電力中長期交易細則進一步優化,有助于提升中長期簽約電量,反映電力真實價值,促進火電盈利改善和綠電消納。
這里,通過整合天風、安信、國信等10余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為粉絲朋友帶來4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能輝科技
公司在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初期已涉入該領域,自成立之初即布局光伏發電系統技術研發,公司已掌握了光伏電站系統設計、支架設計開發、光伏電站配電系統優化和分布式光伏電站整體技術方案。近年來,在不斷鞏固光伏發電領域業務優勢的同時,公司對新能源技術持續進行前瞻性布局,不斷加大在光伏新能源領域、儲能微電網領域、電能替代(重卡換電)智能化控制系統、垃圾熱解清潔供熱、新能源電站智能運維系統等領域的研發投入,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川財證券
2、華能國際
公司火電業務有望迎來修復,同時公司風光新能源發電業務持續快速推進,預計公司未來業績有望迎來修復,并實現快速增長。
——中泰證券
3、華電國際
公司以火電+抽蓄為基本盤,參股新能源獲成長性收益,參股煤炭享煤電一體化低成本,價值凸顯。公司以充當電力系統的壓艙石的火電和抽蓄為主業,2021年公司剝離風電光伏發電項目,注入華電新能,參股華電新能31%,享受投資收益。我們認為火電行業逐漸從周期屬性走向公用事業屬性,估值有待重估;抽蓄新型電力系統重要的儲能資產,疊加較高的增速,應當給予成長性估值;參股華電新能,一方面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開支,保證了良好的現金流和資產運營狀況,另一方面也能享受到新能源發電成長性的投資收益。
——東吳證券
4、粵電力A
公司“十四五”規劃提出新增1400萬千瓦新能源,目前公司在建海上風電項目陽江青州一二期合計100萬千瓦預計2023-2024年投產,在建光伏約100萬千瓦,廣東省明確提出給予2022-2024年投產的海風風電地方補貼,公司青州項目預計獲得支持。此外根據公司規劃,公司十四五期間將在全國范圍內重點開發廣東、新疆、青海、貴州4省(區)的新能源項目,目前已與新疆圖木舒克市、青海海北自治州、貴州畢節市大方縣、廣西賀州市等地政府簽署合作協議,累計簽約超800萬千瓦,項目儲備豐富為新能源發展提供動力。
——申萬宏源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0541517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