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1 14:46:52
◎該公司解釋:“主要是受宏觀經濟形勢、疫情不斷反覆及房地產市場下行的綜合影響,導致建業地產整體收入和毛利同比下降;建業地產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平價值減少;以及存貨和應收款項減值準備上升。”
每經記者|王佳飛 每經編輯|陳夢妤
3月31日晚間,建業地產(HK00832,股價0.22港元,市值6.69億港元)公布2022年度業績。報告期內,建業地產重資產合同銷售金額為240.49億元,同比減少約60.0%,年度虧損約78.19億元。
根據年報,建業地產2022年重資產合同銷售金額約240.49億元,重資產合同銷售面積約為344.9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60%和57.8%。
建業地產的毛利由2021年約約68.11億元減少72.1%至2022年的約19.01億元;毛利率則由2021年的16.2%減少8.3個百分點至2022年的7.9%。建業地產解釋,主要由于疫情期間打折銷售的物業項目陸續交付結轉導致;為了促進銷售,建業地產對商業性質的公寓及車位實行重點去化政策,交付物業平均售價下降,導致相應的毛利降低。
截至2022年底,建業地產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的總值約43.52億元(2021年12月31日約98.48億元),凈借貸總額約193.09億元(2021年12月31日約120.92億元),凈借貸比率為580.2%(2021年12月31日94.9%)。
值得注意的是,建業地產2022年的年度虧損約78.19億元(2021年溢利約12.53億元),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約75.61億元,而2021年12月31日建業地產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約6.05億元。
該公司解釋:“主要是受宏觀經濟形勢、疫情不斷反覆及房地產市場下行的綜合影響,導致建業地產整體收入和毛利同比下降;建業地產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平價值減少;以及存貨和應收款項減值準備上升。”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建業地產在建項目184個,其中位于鄭州24個、河南省其他城市共157個及海南省3個,在建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832.5萬平方米。按合同金額計算,建業地產2022年在河南省市場占有率為3.5%,而2021年為6.9%。
建業地產的收益由2021年約419.59億元減少42.6%至2022年約240.83億元,來自物業銷售的收入由2021年約407.09億元減少42.4%至2022年約234.67億元。而平均售價(不包括地庫車位)則從2021年的每平方米6856元減少7.2%至2022年的每平方米6360元,令整體物業銷售收益出現跌幅。
整體物業銷售毛利率由2021年的14.8%減少7.8個百分點至2022年的7.0%。
物業租賃收益由2021年約2.03億元減少33.1%至2022年約1.36億元,建業地產認為,主要由于整體宏觀經濟市場表現疲弱及疫情影響,導致部分商戶退租,同時建業地產也向部分商戶提供了租金減免。
來自酒店經營的收入由2021年約2.86億元減少18.9%至2022年約2.32億元,主要由于全年受疫情反復的影響,河南多個城市的房間入住率及餐飲需求均因此下降。
交付方面,2022年建業地產共有63個項目交付,建筑面積約574.4萬平方米。
根據年報,2022年建業地產通過招拍掛和股權合作等方式獲取土地約19.5萬平方米,新增儲備建筑面積約61.5萬平方米。截至2022年12月31日,建業地產擁有土地儲備建筑面積約4698萬平方米,其中權益建筑面積約3400萬平方米。
建業地產在年報中說:“2023年整體市場預計呈現基本平穩、逐步復甦的態勢,隨著復工復產、保交樓資金落地,市場信心逐步修復。基于市場預測及現金流情況,公司2023年將利用政府支持樓市回暖的積極信號,自上而下推動有利支援政策落地;自下而上繼續突破創新盤活方式;推行‘責任成本’和‘最優成本’雙目標管理;實行多種創新融資模式,建業地產正在考慮對離岸債務實施債務管理措施;嚴格執行費率管控;持續推動不動產的運營效率和收益水平。”
“在行業乍暖還寒,曙光初現時刻,公司將始終傾盡全力為河南省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