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6 22:12:35
◎黃劍輝表示,要依靠營商環境的改善留住存量外企,吸引增量外企,保住國際市場份額,吸引各種國際生產力要素的流入,同時要盡一切可能提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和消費者的信心。
◎黃劍輝強調,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激活的同時,要改善企業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激活“新基建”及民間投資,這樣才能增加就業,進而改善居民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由此激活居民消費。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石雨昕 每經編輯|陳旭
7月26日,由數央網和數央公益主辦的CFS2023第十二屆財經峰會暨2023可持續商業大會在北京舉行,峰會主題為“激活高質量發展澎湃活力”。此次峰會圍繞數字化與綠色化雙轉型、科技創新ESG、新消費、企業家精神等主題進行了探討。
當前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即便如此,中國經濟依然顯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本次峰會通過線下云端的方式邀請到各領域優秀專家和企業代表深入探討當下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傳遞信心、展現活力,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針對如何釋放中國高質量發展澎湃動力這一問題,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會委員、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黃劍輝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采訪時表示,下半年有望出臺強有力的政策,而從全球經驗來看,貨幣政策將發揮更大作用。
峰會現場 每經實習記者 石雨昕 攝
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意見》從總體要求、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等方面提出31條政策措施。
黃劍輝表示,這次發布的《意見》中特別強調了“發展壯大”四個字,這是很重要的亮點。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外需內需均偏弱的現狀,下半年的宏觀政策要聚焦全方位地改善營商環境,全力以赴提振內需。
黃劍輝進一步闡釋,一方面,要依靠營商環境的改善留住存量外企,吸引增量外企,保住國際市場份額,吸引各種國際生產力要素的流入;另一方面,要盡一切可能提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和消費者的信心。
具體來說,要利用中央財政的能力和中國人民銀行的信用與貨幣能力,先改善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從而激活傳統基建投資;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激活的同時,要改善企業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激活“新基建”及民間投資,這樣才能增加就業,進而改善居民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由此激活居民消費。
“如果這個思路能很好地在下半年實現,我覺得下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應該可以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中國社會經濟調查研究中心主任王彤在會議主旨演講中表示,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具體措施方面,要進行重大理論創新,對中國民營經濟、民營企業進行全面、清晰的定義,這一定義要既立足于我國發展實際同時又符合未來時代的發展需要。
王彤強調,這就意味著在中國式現代化體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大框架下,要重新構建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理論和話語體系,全面明確中國民營經濟的存在意義、結構性地位和發展作用機制,這才是能夠真正保障中國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長效“定心丸”。
此外,我國經濟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培育創新意識,布局創新舉措,營造創新氛圍。
“創新是一個不斷試錯,反復探索的過程,創新需要膽識,更需要容錯試錯的環境。要提供試錯的機會,降低門檻,管控審批權限,真正做到事前無審批,少審批。”王彤表示。
與此同時,建立容錯機制是創新環境可靠的手段,要培育創新文化,建立試錯容錯機制保障機構,對阻礙改革創新試錯的人和事進行監督糾正,為容錯提供保障。要以問題為導向,抓住當前熱點痛點難點,重點進行突破,推行試錯容錯機制落實和深化。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石雨昕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