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1 22:32:23
每經AI快訊,2023年12月21日,中泰證券發布研報點評萊賽激光(871263)。
投資要點
深耕激光測量與智能定位領域,營收凈利穩步提升。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9日,是激光測量與智能定位應用領域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作為中國建筑激光測量和智能定位行業領軍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激光測量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榮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工程建設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多個獎項。公司主營結構穩定,產品體系完整,建筑激光定位產品收入維持較高占比。公司經營業績整體呈現增長態勢,2020-2022年,營業收入CAGR達11.18%,凈利潤CAGR達9.00%。2023H1,公司實現營收1.29億元,實現凈利潤1598.97萬元。
智能制造、激光測量與智能定位前景廣闊,下游市場體量較大,行業進入門檻較高
1)智能制造、激光測量與智能定位發展空間廣闊。近年隨著激光應用市場的不斷開拓,激光器市場銷售收入總體呈增長態勢。2021年全球激光器市場銷售收入達到210.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40%,預計2022年將延續此增長態勢,達到232億美元。2021年我國激光器市場銷售收入達821億元,2022年隨市場的進一步成熟,預計我國激光器市場銷售收入將達到876億元。激光測量和智能定位行業隸屬于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范疇。目前我國智能制造產業規模日益增長。未來,在物聯網、云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我國智能制造行業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2)下游市場持續擴容維持行業穩定發展態勢。新型城市化與重大工程項目發展迅速,建筑與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地位進一步穩固,進而推動上游激光測量和智能定位儀器相關產品需求的增長;在國家大力鼓勵農業裝備智能化與農業現代化進程持續加快的共同作用下,精準農業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容,帶動激光測量和智能定位儀器的銷售增長;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近年也呈現出規模、效益、品牌價值、國際化、創新研發和智能制造等全面提升的局面,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健前行,未來工程機械市場的深入發展,將進一步催生激光測量與智能定位儀器的配套使用需求。
3)行業存在多重壁壘,公司競爭優勢強。激光測量和智能定位行業存在技術、資質認證、客戶和品牌、人才等多重壁壘。目前市場競爭格局初步形成,公司市場地位穩固,是激光測量與智能定位行業內的重要參與者。公司作為中國建筑激光測量和智能定位行業先行者,是中國建筑激光測量和智能定位行業領軍企業。目前,憑借較高的技術含量與產品品質,公司產品暢銷世界各地。此外,公司還大力發展自有品牌,現有“萊賽”、“優鐳”、“超鐳”等系列品牌,在境內外具有較高的市場接受度及美譽度。
技術+客戶+服務體系凸顯核心競爭力
1)專注技術研發創新,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擁有8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45項、外觀設計專利25項。經中國電子儀器行業協會認證,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正反向安平智能傳感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國內研究空白。公司已經形成了覆蓋核心產品線的關鍵技術矩陣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具有較明顯的研發與技術優勢。
2)積累豐富客戶資源,品牌形象良好。公司建立了突出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公司憑借優質的產品、研發與技術優勢以及高效的精準服務,在廣大客戶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積累了良好的市場口碑及豐富的客戶資源。公司曾榮獲“江蘇省著名商標”稱號,品牌曝光度與知名度較高。同時經過多年的客戶積累,公司成功建立了成熟的銷售渠道,自主品牌產品銷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美、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東南亞等,并實現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大部分市級銷售網絡的覆蓋。
3)建立健全、專業、高效的客戶服務體系,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公司堅持需求導向,實現快速響應、高效交付。公司主要采取“以銷定產”的生產組織模式,目前公司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增強了快速反應能力和科學決策能力,能夠快速響應客戶的非同質化需求,同時又能保證高效的交付效率和優秀的定制化生產水平。未來,公司將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持續完善產品序列,并結合公司產品研發戰略規劃,實現優勢領域協同創新。
公司估值:本次發行價為7.28元/股,PE-TTM倍數為19.66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目前無市場一致盈利預期,下游市場的持續擴容以及積極投入新產品研發都將推動公司持續發展,同時隨著公司募投的逐步落地將會有利于增強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鞏固和提高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進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提示:國際貿易形勢變化的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募投項目的實施風險與市場風險、研報使用數據未及時更新的風險。
(來源:慧博投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曾健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