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長鴻高科回復監管工作函:稱不存在持續經營能力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9 21:35:49

每經記者|趙李南    每經編輯|楊夏    

7月19日,長鴻高科(605008.SH,股價12.07元,市值77.97億元)回復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

值得注意的是,長鴻高科自2020年上市以來業績已連續三年下滑,2023年扣非后凈利潤首虧。2023年,長鴻高科實現營業收入14.15億元,同比下降40.3%,凈利潤0.95億元,同比下降47.3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0.09億元。

對此,上交所要求長鴻高科結合市場需求、主要產品價格變化、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化、行業政策、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等,進一步說明公司本期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

長鴻高科回復稱,公司本期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系主營業務收入中的TPES(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系列產品中的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以及PBAT(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PBT(對苯二甲酸與丁二醇的縮聚物)系列產品受宏觀因素影響出現階段性供需失衡、公司戰略性地進行局部技改停工等多種因素影響,主營業務收入以及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所致。

同時,上交所還問及長鴻高科:“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同比下滑、合成橡膠制造業務同比2020年大幅下滑、新產品PBT毛利率同比大幅下滑并轉為負值的具體原因,并結合主營業務毛利率下滑、近三年經營業績波動情況說明公司是否存在持續經營能力風險,公司為應對相關情況擬采取的針對性措施。”

長鴻高科表示,隨著2024年度公司積極開發TPES系列產品的新產品、新牌號以及PBAT/PBT生產線、黑色母粒生產線產能的釋放,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7.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52.05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163.97萬元,故不存在持續經營能力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5c1074c3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漂亮人妇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五月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田咏美 | 亚洲欧洲国产1区二区 | 亚洲日韩欧美另类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