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5 11:17:37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25年以來,港股市場迎來顯著反彈,進入技術性牛市。以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為例,1月13日~4月30日區間漲幅達31.27%,領跑全球。此輪上漲的核心驅動力在于港股科技股的強勢復蘇、南向資金的積極流入。
雖然前期“對等關稅”對港股產生負面影響,但隨著中美關稅談判的友好落地,有望緩解相關企業的經營壓力,提振科技產業鏈的國際協作與市場需求,港股科技持續反彈。4月9日~5月15日,相關ETF——港股科技ETF(513020)漲幅達到19%。
東吳證券表示,展望后市,港股還有上行機會。除了經濟政策刺激外,預計美聯儲降息,中美利差收窄,港股會進一步反彈。
中國科技股迎價值重估,各路資金積極流入港股
今年來,隨著“低成本+高性能+開源+國產”DeepSeek橫空出世,引發中美科技預期差收窄,中國科技股迎來估值邏輯重構。
各路資金積極流入港股,成為港股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根據Wind數據,截至4月30日,今年來南向資金凈買入額超38202億元。另外,根據中信建投證券研報,2025年一季度,主動偏股基金對港股的配置相比上季度末提升5.2個百分點,港股配置比例超過30%,達到近五年新高。
成長具備主線潛力,港股科技仍具上漲動力
港股科技分子端受益于國內經濟復蘇和科技創新動力,分母端受益于海外流動性改善。
國內角度,受益于資金面寬松和政策寬松預期,國內經濟有望持續復蘇。另外,5月7日央行、證監會、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宣布降準降息,有助于成長風格獲得超額收益。政策端,對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港股科技的“內生增長動力”有望被持續激活。
海外角度,年內來看,交易員預計美聯儲仍然有2~3次的降息空間。若降息落地,海外流動性改善,利好港股資金回流。另外,當前中美關稅政策已經出現實質性緩和,資本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所改善,這也利好港股科技股的走強。
財通證券表示,港股科技板塊受益于AI算力及應用主線的高景氣度,智能駕駛、工業智能化等領域表現突出,疊加資本市場活躍度提升,有望帶動科技類資產估值持續修復。
港股科技ETF(513020):科技大廠聚集地,指數長期走勢更優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蹤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涵蓋互聯網、芯片、智能汽車等科技龍頭股,集齊中國版M7包括阿里巴巴、小米、騰訊、美團、聯想、比亞迪、中芯國際等熱門股,為布局港股反彈之勢的優質標的。
橫向對比恒生科技等其他港股科技類指數,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行業分布更加均衡,或更有效地捕捉各個行業上漲空間。根據Wind數據,自2017年開始,港股通科技指數長期跑贏恒生科技指數、港股通互聯網指數。
對于港股科技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關注港股科技ETF(513020)布局機會,沒有股票賬戶的投資者可以關注港股科技ETF聯接基金(聯接A:015739;聯接C:01574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