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區域

每經網首頁 > 區域 > 正文

成都:工業強市,奮力跑贏“上半場”

2025-06-30 14:33:18

盛夏時節,成都的工業“熱度”與氣溫一同攀升:首批智能機器人落地實景驗證、低空經濟產業應用場景加速鋪開、新能源汽車產量“井噴”、“成都造”工業精品加速出圈出海……

成都市統計局披露, 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分行業看,37個大類行業中有24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26.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8.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2.9%,煙草制品業增長4.7%。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新能源汽車增長435.8%,智能手表增長110.2%,鋰離子電池增長55.5%。

一個個數據、一幕幕產業實景,透漏出成都在新型工業化賽道加速領跑的信心坐標。2025年,這些產業熱點頻出的背后,一場關于“智能化、全球化、區域化”的“上半場”競速,正在西部經濟腹地精彩上演。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AI賦能新型工業化,成都工業加速躍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擴大5G規模化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優化全國算力資源布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在成都企業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化生產線上,凝聚著航天人的經驗和智慧的“機器工人”,正帶來一場效率和質量的“自我革命”。“涂膠工人”精準粘接起產品腔體和密封圈,“機器繡娘”15秒內即可完成微米級誤差的剝線、穿線、壓接工作。昔日瑣碎繁雜的總裝工藝,如今已被8個典型自動化單元取代,整體效率提升22%。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林靜 攝

這只是一個縮影,更大范圍的“智改數轉”正在各行各業發生。

近年來,成都緊扣“智改數轉”戰略主線,創新構建“企業點狀突破、產業鏈式升級、生態圈層重構”的立體化轉型體系。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成都獲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5家卓越級智能工廠、3個實數融合標桿案例、3家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企業入選工信部示范名錄。目前,成都已累計建成283家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逐步形成“雁陣式”轉型梯隊,創新打造了“標桿引領+全域診斷+政策護航”的數字化轉型模式。

當智改數轉成為成都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砝碼,這座“工業強市”定下新的奮進目標。

《成都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2025年工作要點》明確,2025年,力爭完成規上工業企業評估全覆蓋,推動2000家工業規上企業智改數轉提檔升級,建成70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26個5G工廠,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93%、68%,助推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交匯的時代節點,成都不僅在拼當下的量級,更在搶占未來的算力、標準與應用生態。

錨定新興市場,加速“走出去”“引進來”

數字化轉型為企業打開全球化發展的“第二曲線”,越來越多的成都企業主動出海,紛紛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今年以來,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先后組織三場工業企業出海活動并取得圓滿成功:首站前往沙特取得“開門紅”,共計簽約金額超50億元;次站奔赴“中亞”成果豐碩,撬動超12億元訂單;最后一站造訪德國、丹麥,不僅達成3億元的采購合作,還將共同推動累計超10億元的項目落地。政企協力,主動出擊,一系列“成都造”創新好產品瞄準新市場,闖出“新天地”。

企業密集“出海”,“成績單”同樣亮眼。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上,一組數據顯露出成都企業加快出海的最新成效——“今年1—4月,全市自主品牌‘蓉產’‘蓉造’出口同比增長23.4%。”

從“走出去”到“引進來”,雄厚的產業基礎,讓企業出海更有底氣,也彰顯出吸引全球企業前來投資發展的硬實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236272

近日,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等重磅活動接連召開,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成都。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上,成都面向全球投資者推介發展優勢和廣闊前景,促成投資對接、項目合作,展現經濟活力、創新動力、城市魅力和投資潛力。開幕式當天,16個重大產業化項目現場簽約,簽約總額825.3億元,涵蓋商業航天、人工智能、先進能源、新型材料、智能網聯汽車等多個新興產業領域。3天的大會共有310個合作項目完成簽約。

更值得一提的是,GE醫療、林德、西門子等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國內外院士、商協會代表為成都“代言”,共同發出“投資成都”倡議——“選擇成都就是選擇中國戰略機遇,就是選擇良好產業生態,投資成都就是贏在當下、成就未來。”

開放平臺提能級優布局、開放主體強矩陣增信心、外資發展拓增量提質量,在這座外商外資不斷加碼的未來之城,“開放”已成為融入城市肌理的日常。

聚勢賦能,下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

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底氣,來自更大范圍的區域協同。

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支持成都做優做強極核功能 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成都加快建設“三中心一基地”(西部經濟中心、西部科技創新中心、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和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持續做大經濟總量、做強核心競爭力、做優功能品質,打造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治理新標桿。

這一宏觀定位,折射出“極核城市”的牽引力:作為我國超大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極核城市,成都肩負帶動全省、輻射西部、服務全國的重大責任。

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上,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四市首次共同發布“成都都市圈投資指南”,四市不僅攜手共建都市圈招商聯盟,還積極探索建立都市圈合作招商長效機制,為區域產業生態培育和開放合作注入新動能,共同推動成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在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的系列活動之一的低空經濟產業應用場景對接會上,成德眉資聚焦低空經濟同城化發展,成功簽約低空經濟核心領域的14個重磅合作項目。四地將打破地域壁壘,深化產業對接與資源共享,為成都都市圈低空經濟高質量協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淡忠奎 攝

奮楫爭先,勇挑大梁,成都亦將“謀劃縣市新城高質量發展,推動八縣市實現發展能級躍升”作為區域協調的重要一環。

6月24日,成都市縣市新城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推出《成都市推動縣市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縣市新城高質量“路線圖”。而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推動形成城市新區引領、中心城區支撐、縣市新城突破的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要求打造各具特色、動力澎湃、活力充沛、競相發展的縣域經濟引擎。

區域協同共振、產業融合升級,奔跑的成都,新一輪機遇正洶涌而來。

向內,夯實智造底盤;向外,拓展全球坐標;向周邊,串聯區域共生。在這場關于 “新質生產力” 的競速賽里,跑贏“上半場”只是序章,下半場的哨聲已在耳畔——而成都,已蓄勢待發。

文字|玉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 香蕉亚洲欧洲在线一区 | 外国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 亚洲制服丝精品在线精品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选Av香蕉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