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03 11:57:49
消息面,7月1日國家醫保局與衛健委在今日聯合發布的 《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首次明確將全國醫保平臺的疾病譜與用藥需求數據定向服務于藥企研發決策,我國創新藥產業從單點支持轉向全鏈條系統性賦能。
相關機構表示,此次政策紅利恰逢產業國際化、技術升級與業績兌現的上升節點。2025年Q1中國創新藥對外授權交易達41起,總金額達369億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在技術研發領域,2025年ASCO年會中國學者發表73項口頭報告,在ADC抗體和雙抗領域貢獻近50%的全球進展。創新藥龍頭企業已經逐漸開始扭轉虧空,實現盈利,行業正逐漸從研發投入期走向業績兌現期。
湘財證券表示,2025年國內創新藥產業或將迎來由資本驅動向盈利驅動轉變的拐點,板塊具備業績與估值雙重修復的投資機會。盈利元年背景下,頭部企業創新產品商業化進程加快,進入盈利周期。同時,全球突破性臨床數據陸續公布,推動海外授權市場活躍,研發成果加速兌現。
創新藥ETF國泰(517110)跟蹤中證滬港深創新藥產業指數,覆蓋A股、港股通等優質創新藥企,全線覆蓋創新藥研發、生產、商業化等各環節的企業,規避單一技術路線失敗風險。感興趣的投資者可借道創新藥ETF國泰(517110)一鍵布局創新藥板塊投資機會。
注:如提及個股僅供參考,不代表投資建議。指數/基金短期漲跌幅及歷史表現僅供分析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市場觀點隨市場環境變化而變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文中提及指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選擇與風險等級相匹配的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