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支付端和需求端利好共振,創新藥有望長期向好?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03 16:40:17

每經編輯|彭水萍

醫藥行業包括創新藥行業在支付端和需求端近年來出現了很多變化。

我們可以看到,過去醫藥行業經歷了四年的熊市之后,有一個產業升級革命。在傳統業務中,像仿制藥、注射劑等受到了政策上的打壓,集采的沖擊下,仿制藥企利潤被大幅壓縮。此外,醫療反腐進一步出清了傳統的銷售模式。上述因素都在倒逼企業轉向研發端的驅動,很多傳統的制藥公司也進行了一波創新轉型。

從政策的拐點來看,我們看到2024年下半年以來政策環境發生了本質性的轉變,在醫療、醫保和醫藥三大體系中利好政策頻出,形成了一些對于研發定價到支付的全鏈條支持,所以在支付端和需求端的改善我覺得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定價端,醫保局對于創新藥給予了更多的價格彈性空間。創新藥在醫保目錄談判和續約過程中的降價在逐漸收窄,像PD-1抑制劑續約降價幅度收窄到了30%多,過去可能在60%到80%左右,同時也允許部分品種的價格回溯,彌補研發成本。此外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的發展實施方案也明確創新藥的市場獨占期制度,對于首創新藥給予了三到五年的價格保護,穩定回報預期。

第二個方面,創新藥的臨床試驗審批也在逐漸加速。從60個工作日壓縮到了30個工作日,上市申請審批平均用時縮短到了235天,加速了產品的商業化進程。

綜上所述,在定價端,對于創新藥的價格彈性空間、政策深化和相對比較特殊的制度設計本質上都是為了建立一個更加精細化的價值評估體系,而非簡單地去進行單純的壓價。通過政策端對于仿制藥的利潤空間進行極致的壓縮,從而建立起對于創新藥的生態保護,倒逼產業從低價競爭轉向真創新的競爭。

第三個方面是支付端的擴容,DRG2.0和預付金制度的出臺都有助于緩解醫療機構在醫保資金上的壓力,也有助于醫療機構和上游廠家保持現金流相對穩定的狀態。從醫保端來看,國家醫保支出端的壓力主要來自于居民醫保,過去幾年大家對于醫保“穿底”問題是比較擔憂的,從目前我國的醫保組成和結余情況來看,職工醫保長期以20%的當期結余率平穩運行,但是居民醫保長期處于收支緊平衡的狀態,在2024年的居民醫保繳納標準當中,其實財政補助占了63%,而財政補助長期也維持在60%多,而且每年的金額還在持續增加。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醫保端相當于是有一個政府財政的支持。

長期來看,商業保險是建設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部分,過去的問題就是醫保一家獨大且居民醫保端緊平衡,而商保的發展則相對比較有限,整體國內的商業保險面臨規模比較小、賠付率相對比較低的問題,保障水平還是有待提升的。近期我們可以看到,2024年11月醫保局召開的醫保平臺數據賦能商業保險發展的座談明確提出要進行醫保商保的數據共享,加快商保的發展,在推動商保發展的方式上,包括探索建立丙類藥品目錄、引導惠民保覆蓋高價的創新藥等,以及國家醫保局和衛健委聯合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最大的亮點也首次建立了商保的創新目錄,長期來看在支付端如果商保能夠進一步的擴容,也有望緩解創新藥支付的壓力。

總結一下,供給端的技術升級和需求側支付端的改革有望形成一個共振,未來隨著藥企的創新能力提升以及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改善,中國創新藥產業正建立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也具備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支撐。

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關注創新藥ETF國泰(517110)。里面包含的醫藥行業里面主要的創新藥,不僅有A股,還有港股的,成分股生命周期的覆蓋分布也相對比較全面,既包含一些成熟的藥企,也有一些納入臨床階段的Biotech,創新藥ETF國泰是跨市場中長期配置中國創新藥產業的均衡選擇。

注:指數/基金短期漲跌幅及歷史表現僅供分析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市場觀點隨市場環境變化而變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文中提及指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選擇與風險等級相匹配的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創新 醫保 創新藥 創新藥滬深港ETF ETF快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 日韩AV一区五月天 | 永久电影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 思思99热综合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视频-92 | 亚洲欧美日本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