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23:54:06
豆神教育在AI教育轉型的第二年推出“超能訓練場”AI+教育產品,并與影智科技合作推出教育機器人。新品發布會透露,該產品具備AI超人名師、建?;?、混合落實要素,AI教師能力超越真人。豆神教育已從教培公司轉型為AI教育公司,預計今年AI產品月收入將突破千萬元。此外,公司還將業務擴展至全學科。教育機器人旨在低成本切入家庭場景,具備多模態交互和AI課程等功能,目標吸引更多用戶。
每經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魏文藝
踏入AI教育轉型的第二個年頭,豆神教育(SZ300010,股價8.36元,市值172.77億元)推出了全新一輪產品。
7月8日,豆神教育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推出了AI+教育產品“超能訓練場”。董事長竇昕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自主研發,公司的AI能力還得到了DeepSeek等五家大型企業的支持。目前,公司所售產品與去年上半年所售產品已經完全無關。隨著教育新范式的推出,豆神教育今年將徹底從教培公司轉型為AI教育公司
除了AI+教育產品的升級,豆神教育還與機器人公司影智科技合作,推出了一款適用于教育場景的學伴機器人。
記者注意到,盡管目前已有不少廠商研發了適用于教育場景的機器人,但大多數主要用于展覽科普或校園等場景,C端市場的接受度仍有待驗證。憑借AI+教育的成功轉型,豆神教育這次能否借助機器人打開更廣闊的市場?
據記者了解,本次豆神教育發布的全新產品形態——“超能訓練場”具備三個要素:AI超人名師、建模互動、混合落實。
在發布會上,竇昕以按照自己形象打造的“超練導師一號”為例介紹稱,這類AI教師在延展性、進化系統、知識全面性等方面已經超過真人導師,具備主動式AI互動能力,能與學生一對一實時互動,還能生成圖文、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動態教具。不過,AI教師在“情商”方面略遜于真人導師,但其教學經驗和能力已超越去年發布的超擬人老師。
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卉 攝
竇昕在接受每經記者現場采訪時表示,目前有五家大廠在支持公司的AI能力,包括智譜、DeepSeek等。未來十年,AI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將成為教育行業的新物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被改變。
“我認為2025年是AI深刻改變教育的第一年。”竇昕表示,“之前大家說的AI教育都稱不上(真正的)AI教育。去年很多(AI)工具大家覺得在教育上很好用,甚至能增加一點營收,但它不是顛覆式的改變”。
在竇昕看來,“AI雙師+超能訓練場+學伴機器人”構成了AI教育的新范式。得益于這個新范式,今年豆神教育將從一家以科技作為支撐的教培公司,徹底轉變為一家AI教育公司。
竇昕提到的AI教育“變化史”,在豆神教育自身的業績上也有體現。
去年10月,豆神教育發布了端模一體產品豆神AI,正式進軍AI+教育領域,公司股價因此一度大漲。至于AI類產品對公司營收的貢獻,根據2024年財報數據,去年豆神教育實現營業收入7.57億元,其中人工智能(AI)教育業務實現的營業收入僅為2730.91萬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卉 攝
憑借這些業績,豆神教育如何徹底轉型為AI教育公司?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增長的銷量或是豆神教育轉型的“底氣”。
以新品為例,豆神教育相關負責人透露,公司推出的“AI雙師+超能訓練場”6天累計銷售已經超過了3000萬元,預計未來多款AI產品的每個單品,月收入都將突破千萬元。
此外,記者還從發布會現場獲悉,原本專研語文這一門學科的豆神教育,已經將業務擴展到了全學科?!拔覀兇藭r銷售的所有產品,和去年上半年銷售的產品已經完全無關,這將是一條嶄新的路?!备]昕稱。
除了新一輪AI教育產品,竇昕還在此次發布會上介紹,豆神教育聯合影智科技推出了一款應用于教育場景的機器人——學伴機器人。
根據影智科技創始人唐沐在發布會現場的介紹,這款機器人并不大,但有“頭腦”和“雙臂”,配有高通8核CPU,800萬像素前攝和1300萬像素后攝,支持語音、觸屏、傳感器等多模態交互,將在今年秋季上線,目前還沒有確定價格。
功能方面,據唐沐介紹,上述機器人植入了AI課程,具備批改作業、講解百科知識等功能。同時,也植入了AI能力,可作為“生活管家”使用。
學伴機器人發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卉 攝
每經記者注意到,除了身為機器人公司的創始人,唐沐還擁有豐富的“大廠”經歷,曾擔任小米公司生態鏈副總裁、騰訊用戶體驗設計中心總經理等要職。
事實上,在機器人尚未大火時,便有機器人廠商嘗試將產品推向教育市場,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去年,隨著大模型的興起引發AI浪潮,大多數教育類企業及硬件廠商仍僅選擇將先進的AI技術應用于平板類產品。至于機器人型的教育硬件,尚未普及至千家萬戶,用戶對其接受程度仍需進一步驗證。
讓機器人再闖教育賽道,豆神教育和影智科技有何打算?
從已經披露的產品細則來看,此次兩家公司合力打造的教育機器人有兩個特點:產品復雜性不高、使用場景有所擴展。造型方面,雖然有形似人類的“頭腦”和“雙臂”,但該機器人的類人程度并不高。這就意味著,相比此前部分機器人廠商推出的有手有腳的小機器人,此次推出的產品,其量產難度和硬件成本都將更“接地氣”。
應用場景方面,非“剛需”是困住機器人向家庭場景突圍的關鍵原因之一。為了吸引更多用戶,此次豆神教育和影智科技推出的機器人將目光瞄向了兒童智能手表等相對剛需的智能穿戴市場。
據唐沐介紹,通過磁吸連接主機和機器人主體,該款機器人可實現“分體”。另外,磁吸連接還支持電力傳輸和數據通信,分體后的機器人既可以作為桌面設備,拆下的屏幕部分還可以作為穿戴設備用于戶外等場景。
“手表其實是一個通訊工具。但因為不讓帶手機,(小朋友)只能用手表去看信息、發表情、消費。那么小的屏幕,(對)使用體驗一定有非常大的影響。”唐沐表示,“而這個產品(機器人)相當于一部中高端手機,加一個學習機,加一個兒童手表,加一個智能音箱,再加一套AI課?!?/p>
關于機器人外形方面,竇昕告訴每經記者,未來除了推幾個自己的主力形象IP,有機會的話也會與一些潮玩品牌聯名。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