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解碼“三好基因”下的中國平安:從金融巨頭到創新強者的價值重估

2025-07-23 14:30:01

每經投研院

2025年A股行情漸入佳境,上證指數也持續創出年度新高,連續兩周收盤于3500點之上,股市做多熱情進一步提升。上交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超過1200萬個人投資者“跑步”進入A股。

但是擺在投資者面前的現實問題是:上證指數已在3500點之上,逐漸臨近2016年以來的指數高位區,如何挑選優質公司才能攻守兼備?

7月23日,每經投研院聯合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由同花順iFinD數據中心提供數據支持,正式推出《“A股新七艦”:尋找中國版“標普500”之中的創新重估牛!》投資策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投資者遴選值得投資的好公司。(專題鏈接)

該報告對標美股科技七巨頭,結合具有中國特色的A股“高股息”+“科技創新”雙主線投資邏輯,以中國版“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為篩選范圍,綜合分析核心數據,經過相關指標模型的三大步驟篩選,誕生了“A股新七艦”榜單,備受投資者關注的中國平安也名列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報告發布的7月23日,中國平安便問鼎“A股新七艦”公司漲幅第一。

2025年上半年,中國平安A/H表現優異跑贏同業,A股漲超8%,H股漲超12%。相比去年“9.24”行情中的九十度放量拉升走勢,中國平安這波行情走勢穩扎穩打、波段式上行,顯示出二級市場股東們的信心和耐心。

中國平安股價走勢背后,到底如何解碼公司的“三好基因”?而公司從金融巨頭到創新強者的價值重估又會帶來怎樣的投資機會?

好行業:金融、醫療和養老需求日益增長且市場空間極大

戰略方向是決定一個企業可以走多遠、能夠走多高的首要問題。選擇先于努力,站上正確的賽道是第一步。

早在2021年2月,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首次明確將“綜合金融+醫療健康”作為集團核心戰略升級方向,強調構建“金融是現在時,醫療是未來時”的雙輪驅動模式。緊接著在當年8月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平安管理層首次清晰闡述了“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生態”的戰略框架,并將“醫療養老”作為醫療健康生態的核心組成部分,提出構建覆蓋“健康管理、居家養老、高品質康養社區”的全方位服務體系。

實際上,中國平安前瞻性布局綜合金融和醫療健康,與中國社會、經濟、人口的發展趨勢帶來的需求變化高度一致。

首先,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崛起與資產財富多元化,催生了對綜合金融服務的強勁需求。

瑞銀信貸研究所數據指出,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加速擴大,預計到2030年將占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三分之一。這一群體不僅擁有較高的收入水平,其資產財富也呈現多元化特征,包括多張保單和信用卡、多個銀行賬戶和理財產品、多臺汽車、多處房產等財產。隨著財富積累的增加,該群體家庭對綜合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日益強烈,涵蓋財富管理、保險保障、消費信貸等多領域的一站式服務成為重要趨勢。

其次,在醫療領域,醫療需求增長與資源配置不均,則推動了社會對高效醫療服務的迫切需求。《“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顯示,目前中國人均醫療支出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預計未來將持續增長,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到2030年有望達到16萬億元。盡管國家已出臺多項政策推動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但“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依然突出,反映出行業在資源分配不均、服務效率偏低等方面的短板。居民對全面、專業、高效的一站式醫療服務需求日益迫切,為醫療行業的服務升級和效率提升提供了重要機遇。

第三,從人口結構觀察,中國目前已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人口老齡化加劇與養老格局演變,驅動了對高質量養老服務的長期需求。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服務需求急劇增長。《銀發經濟藍皮書:中國銀發經濟發展報告(2024)》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20%以上,到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占GDP的10%。而養老服務行業面臨高質量一站式醫療、健康和養老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居家養老服務水平亟待提升。這一趨勢為養老行業在產品和服務的模式創新、資源整合和質量提升方面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毫無疑問,從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趨勢來看,金融、醫療和養老都是需求日益增長且市場空間極大的優質賽道。最近幾年中國平安圍繞“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保持了耐心和定力,在品牌、產品、服務和科技等各方面持續推進和投入,不斷完善整個戰略生態,逐步占據行業制高點。

公司的戰略選擇也逐步獲得了市場數據的認可。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平安作為“A股新七艦公司”公司之一,最近三年平均營收在“A股新七艦公司”公司中排名第二;與此同時,公司也是A股上市金融企業中,2024年的營業收入唯一突破1萬億元大關的領跑者。

好公司:“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模式是全球孤品

“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是一個好公司保持基業長青的不二法則,當中國平安精準錨定需求潛力巨大的金融、醫療和養老三大賽道之后,又是如何開啟從傳統保險向“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驅動之路的呢?

在綜合金融領域,平安集團作為國內擁有金融全牌照、完整金融控股結構的綜合金融集團,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導向,持續夯實個人客戶經營。平安的綜合金融模式就是“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種產品、一站式服務”,這并不是簡單地將旗下各子公司的客戶資源進行共享,而是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對經過客戶授權的數據進行整合與分析。根據客戶的資產等級、人生階段和職業等維度,為他們貼上個性化的標簽,從而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

平安正是通過統一智能小程序“任意門”,將旗下13家子公司的APP連接起來,打破了傳統金融的“孤島”模式,讓客戶能無縫體驗跨APP的服務。在綜合金融模式下,各成員公司緊密協同提升獲客、活客、遷客、留客經營效果,降低運營和風險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綜合金融為客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種模式讓客戶切實感受到省心、省時又省錢,不斷提高客戶運營效率。截至2024年末,中國平安個人客戶數2.42億,客均持有合同2.92個;2024年,客均營運利潤446.90元;2024年,個人客戶留存率90.9%,同比增長1.6個百分點。得益于獲客入口不斷擴大、客戶留存持續優化,個人客戶數較年初增長4.7%,增速為去年同期的2.2倍。

客戶體驗的提升也為中國平安帶來了顯著的業績提升,中國平安2024年的保費收入達到了8581.43億元,同比增長7.17%,增速位居五家公司之首;在壽險領域,平安人壽累計保費收入達到了5028.77億元,同比增長7.79%,增速同樣位居行業前列。

平安通過“綜合金融”戰略實現資源整合、業務協同、資金融通和生態閉環,為客戶提供滿足一站式、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需求,這也是平安形成服務優勢的基礎。

在醫療養老領域,中國平安構建的差異化優勢也日益凸顯。有外資大行表示,中國平安的醫養模式屬于全球孤品。中國平安深耕醫療養老生態圈超10年,主要通過平安壽險、平安產險、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險和平安健康等公司協同運作,全面推動醫療養老生態戰略落地。過去十年,中國平安立足中國,持續投身于醫療養老生態圈建設,差異化優勢日益凸顯,體現在“到線、到店、到家、到企”的服務能力、數百項醫療健康及養老服務資源的廣泛覆蓋以及可獲取的優質自營資源,對于保證服務質量十分關鍵。

平安的醫養模式不是簡單的業務疊加,而是個精密設計的生態系統。其核心玩法其實可以用“路由器”比喻——平安自己不建重資產醫院,而是用輕資產方式連接供需兩端,這點和美團布局單車邏輯很像:用低頻但剛需的醫養服務帶動高頻金融消費。換言之,中國平安以輕資產整合醫養資源,將其轉化為金融主業的“流量入口”和“增值引擎”,通過數據閉環與生態協同,實現客戶價值深度挖掘與成本效率優化。

東吳證券指出,醫療養老生態已成為賦能公司主業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之一。目前中國平安已經形成了“金融+醫療健康”和“金融+養老服務”兩大業務線,全國合作超過3000家三級醫院、5萬名外部醫生,居家養老服務已覆蓋全國75個城市,高品質康養社區項目已布局5個城市。東吳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平安近2.45億的個人客戶中有近63%的客戶同時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權益,其客均合同數約3.3個、客均AUM達6.12萬元,分別為不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個人客戶的1.6倍、4.0倍。

中國平安“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獨特的雙輪驅動戰略將傳統金融升級為“金融+生活服務”生態,從同質化競爭中突圍,構建了以服務深度和客戶黏性為核心的競爭壁壘。

AI驅動:亟待價值重估的科技創新強者

在當下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的浪潮中,12萬億資產規模的中國平安已然成為一家由科技驅動、引領、重構的金融新質生產力企業。

一系列數字彰顯了平安的科技底色。截至2024年年底,中國平安科研團隊擁有科學家超3000名,科技開發人員超2.1萬名,專利申請數累計達55080項,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180億元,占比公司營收1.76%,累計獲得人工智能國內外競賽冠軍30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在上半年國家知識產權出版社發布的《專利分析白皮書》中,中國平安位居金融科技和醫療健康兩大行業的全球專利榜單榜首,并在眾多核心細分領域中專利排名第一。

目前,平安已成功搭建通用模型、垂直領域模型、應用模型三層大模型體系,打造了五大實驗室、九大數據庫,包含30萬億字節數據,為全球最大的金融、醫療數據庫之一,構建起完善的數據、模型、功能協同的研發和組織架構,實現前沿算法和技術快速上線、測試和部署,已經將AI產品及解決方案深度應用于多個戰略路線中,廣泛應用、服務于全集團85個大模型場景,加速推進生態圈建設。

7月初,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重磅公布2025年“開源大模型+”首批軟件創新應用典型案例中,平安集團旗下平安產險、平安人壽、平安好醫生共計14款智能化產品入選首批精選案例,相比眾多還不知道大模型應用落地場景在何處的企業,平安再次捷足先登。

有一種觀點甚至認為,與A股市場市盈率高企的科技公司相比,仍舊套著金融企業估值模型市盈率不到9倍的平安,的確稱得上送給市場的禮物。截至7月21日收盤,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是52.35倍,深交所創業板公司平均市盈率是40.05倍。

價值投資的精髓就是,長期而言上市公司的股價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主人,價格只是一條“小狗”,對于中國平安這個科技創新強者的創新價值重估只是時間問題。

好價格:持續分紅回報股東,“戴維斯雙擊”可期的估值洼地

事實上,身處“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風口行業賽道的中國平安,近年來的基本面改善趨勢也逐漸被券商機構認可,機構認為,保費持續增長和權益投資改善仍是中國平安凈利潤增速持續回暖的關鍵因素。

首先行業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長期來看,保險“國十條”的重要條款有望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保險“國十條”中重點提出嚴把準入關、強化資負聯動監管、健全市場退出機制、提升產品定價精準性等內容,保險機構數量未來可能減少、產品的激進定價也將受到限制。國信證券指出,保險“國十條”的中心思想是堅持保險行業扶優去弱,從嚴監管、控風險的角度來看,保險行業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

天風證券預計,中國平安壽險業務有望通過深化壽險改革,不斷向價值、高質量轉型,進而創造更高的業務價值;同時產險業務品質不斷改善,綜合成本率持續優化,整體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中泰證券還指出,隨著地產風險出清逐步完成,公司資管板塊虧損邊際收斂,整體盈利能力改善預期增強。

其次公司的權益投資有望大幅改善。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與宏觀經濟深度捆綁,在政策提振下,資產價格預期有所好轉,尤其是資本市場回應積極。2024年9月至今,受國家“一攬子”政策的影響,資本市場持續回暖。國信證券預計,這將為公司權益投資貢獻較好投資收益,從而帶動凈利潤的大幅增長。

而中國平安在基本面改善的同時,也保持了較高的安全邊際,回顧中國平安上市以來的表現,始終注重股東回報,并保持連續13年增長,2024年全年累計每股派息達2.55元/股,同比增加5%。2022年至2024年,中國平安平均每年股息率高達4.77%,在入圍“A股新七艦”評選的非銀金融公司中,排在第一位,同時也名列“A股新七艦”公司之首。

考慮到保險行業的長期成長性、公司分紅穩健性及其他資管板塊處于減虧周期,中泰證券認為,中國平安的估值具備吸引力。截至2025年7月18日,中國平安的動態市盈率為8.89倍、市凈率為1.11倍,皆顯著低于近5年中樞,若估值修復,股價上行空間超過30%。當前公募基金對保險股持倉仍處于低位,估值對負面因素反應較為充分。據中泰證券測算,中國平安A股在所有內地香港上市的個股中欠配最高。

此外,2025年5月,《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發布對于中國平安等指標龍頭股也是一個中長期利好,其中業績比較基準成為重要過程指標。中泰證券認為,這將有助于明確產品定位、減少甚至杜絕風格漂移和“博運氣”“賭賽道”的投資行為,而中國平安具備雙面紅利股的特征,有望獲得新增資金青睞。

業內人士認為,在公司基本面改善趨勢明確的背景下,結合當前估值處于歷史底部、高股息優勢和機構低配等情況,中國平安股價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責編 蒲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天天更新 | 中文乱码在线波多野结衣 | 在线看免费看国产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 | 视频一区手机视频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亚洲老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