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22:47:41
7月22日,2025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共有33家商業銀行上榜,較上年增加5家,主要來自區域板塊。成都銀行成為本年度銀行業“進步王”,排名飆升35位。國有大行及股份行仍是中流砥柱,其中中國工商銀行蟬聯榜單第5名。區域性銀行強勢突圍,長三角地區銀行表現亮眼,成都銀行、長沙銀行等中西部城商行勢頭迅猛。農商行中,重慶農商行繼續領跑,廣州農商銀行和成都農商銀行新晉上榜即闖入前400名。
每經記者|張祎 每經編輯|張益銘
7月22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2025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該榜單按截止日不晚于2025年3月31日的最新財務年度的營業總收入對公司進行排名,采用與《財富》世界500強一致的制榜方法,同時包括了上市和非上市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本年度榜單中,商業銀行陣營顯著擴容,從上年的28家增至33家,為近年之最。新增5席全部來自區域板塊,分別為廣州農商銀行、天津銀行、成都農商銀行、哈爾濱銀行及青島銀行。其中,成都農商銀行首次上榜即闖入前400強,與微眾銀行并列成為榜單中僅有的兩家非上市銀行。
而從存量機構的排名變化看,有19家銀行排名提升。其中,來自西部的成都銀行繼去年首次上榜后,今年排名又一口氣飆升了35位,成為本年度銀行業“進步王”。此外,杭州銀行、重慶銀行、微眾銀行也實現大步跨越,排名均提升了20位以上。
“區域性中小銀行的優異表現,映射出中國經濟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度賦能。”7月23日,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楊海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成渝雙城經濟圈、山東半島城市群等戰略的縱深推進,提供了充沛的信貸需求和豐富的場景入口,區域性中小銀行若能在本地經濟活力中找準切口、健全治理、堅持差異化,就能在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高質量發展。
7月22日,2025年《財富》中國500強揭榜,500家上榜的中國公司2024年總營收達到14.2萬億美元,較上年上榜企業下降約2.7%;凈利潤達到756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約7%。
據統計,在本年度榜單中,共有33家商業銀行入圍,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及民營銀行等,2024年營業收入合計約1.33萬億美元,利潤合計逾2662億美元,約占中國500強整體利潤的35%。
與去年相比,國有大行排名整體保持穩定,工農中建均進入榜單前十。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以2214.61億美元營收,蟬聯中國500強總榜第5名、銀行業第1名;農業銀行憑借1974.66億美元營收,由上年的第8位升至第7位;建設銀行營收1967.38億美元,排名從第6位下滑至第8位;中國銀行營收1761.43億美元,排名由第10位升至第9位。此外,交通銀行營收758.34億美元,排名第46位,較上年下降3位。
股份制銀行情況則有所分化。其中,招商銀行以703.85億美元營收排名第49位,較上年提升3位,是唯一進入總榜前50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與此同時,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四家股份行排名則出現1~3位的小幅下滑。其中,興業銀行營收574.77億美元,排名第62位,下降1位;浦發銀行營收489.44億美元,排名第78位,下降1位;民生銀行營收402.17億美元,排名第91位,下降3位;華夏銀行營收260.30億美元,排名第150位,下降3位。浙商銀行以187.23億美元營收排名176位,上升4位。
微眾銀行作為上榜銀行中唯一一家民營銀行,憑借938.84億美元營收,上升21位,排名升至第261位。
在本年度榜單中,除了前述12家國有大行、股份行及民營銀行外,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也進入了總榜前200。
其中,長三角地區銀行表現亮眼。江蘇銀行以218.79億美元營收排名第162位,較去年提升4位,繼續領跑城商行;寧波銀行以170.87億美元營收,排名躍升8位至第186位;上海銀行以155.91億美元營收,排名提升5位至第193位。
南京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等機構排名也實現了較大幅度提升。其中,南京銀行排名第201名,提升14位;杭州銀行排名第238名,提升26位;徽商銀行排名第242名,提升16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銀行中,從西部地區殺出最大“黑馬”,成都銀行繼去年首次上榜后,今年又憑借65.55億美元營收,升至第324名,飆升了35位,成為本年度銀行業“進步王”。
此外,長沙銀行、重慶銀行、貴陽銀行等中西部城商行同樣勢頭迅猛,排名分別升至第325名、第425名、第431名,相應提升了15位、24位、14位。作為新面孔,天津銀行、哈爾濱銀行及青島銀行分別排名第380名、第399名、495名。鄭州銀行則在下滑8位后,恰好以第500名“壓哨”留在本年度500強榜單中。
農商行方面,重慶農商行營收73.92億美元,排名提升4位,升至第310位,繼續領跑;緊追其后的是上海農商銀行,以71.6億美元營收,升至第311名,上升12位,與前者僅一步之遙。
廣州農商銀行和成都農商銀行雖為新晉者,卻表現突出,登榜即雙雙闖入總榜前400。其中,廣州農商銀行以56.48億美元營收,排名第354名;成都農商銀行則以50.87億美元營收,排名第383名。
“區域性銀行通過深度綁定地方戰略,有助于將區位優勢轉化為差異化競爭力。”楊海平指出,從地域分布看,此次新上榜的銀行以及排名上升較快的銀行普遍集中于經濟高活躍區域,區域經濟的內生增長與政策紅利的疊加,為這些銀行提供了雙重動能。同時,新上榜主體均為上市銀行或擬上市銀行,治理結構規范,戰略路徑清晰,也為差異化突圍奠定了制度底座。
楊海平強調,區域性中小銀行若要實現長期價值成長,還需要持續不斷地深耕本地經濟,找準切口,在本地產業上精準落子。同時,也要持續完善公司治理,錨定差異化道路,“小而美”“專而精”的產品與服務,在細分賽道上構筑“護城河”,將高質量發展之路走得更堅實。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