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 2025-09-03 20:14:02
黃澄澄的榴蓮果肉香氣濃郁,從每斤40多元到“價格腰斬”,四川是如何把大家喜愛的“水果之王”價格打下來?
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方位推進四川開放發展,加快構筑向西向南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持續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打造三文魚、榴蓮等特色單品全國集散中心。
9月2日,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四川行來到成都市青白江區,記者走進成都國際鐵路港,探尋實現“榴蓮自由的奧秘”。
中老班列(受訪者供圖)
運輸之變:從“開盲盒”到“快速達”
榴蓮價格回落的背后,是一條連接東南亞與中國的“黃金通道”——中老鐵路。
“過去,傳統公路運輸耗時7到9天,榴蓮損耗率約10%,遇上交通擁堵更是失去了對時效的掌控力。”四川朗浩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浩做進口榴蓮生意近10年,對以往的運輸難題深有感觸:“公路運輸就像開‘盲盒’,損耗難以預估,成本居高不下。”
中老鐵路的通車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如今,通過中老班列水果專列,依托全鐵運輸,最快72小時便能從泰國直抵成都,損耗率幾乎為零。
陸港新通道公司董事長陳川介紹,鮮榴蓮通過中老班列冷鏈專列運抵成都,中老班列較海運提升約70%的時效,較空運降低約50%的成本?!疤﹪r榴蓮在老撾萬象南站裝車,經磨憨口岸快速通關,72小時時間,可在保鮮的前提下,快速進入國內市場。”陳川說。
集散中心主播正在給榴蓮帶貨(郝飛攝)
技術賦能:智能冷鏈守護“鮮味”
高效的運輸通道需要高科技的冷藏設備配合,才能讓嬌貴的榴蓮保持最佳狀態。據了解,中老鐵路跨境段穿越長山脈等復雜地形,傳統分段運輸會造成榴蓮在途時間超96小時,容易出現果肉軟化、變質等問題。
作為承運單位,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賴周剛介紹:“我們定制智能溫控冷鏈集裝箱,精準監控濕度,實現13℃全程‘鎖鮮’運輸,這是最適合榴蓮的存放溫度”。
采用的冷藏箱“新風系統+下出風口”技術,可以優化箱內氣流循環,確保冷氣均勻覆蓋每箱水果,極大降低了果肉凍傷和變質的風險。熱帶水果通過“一箱到底”的全冷鏈模式直達成都,實現了從東南亞果園到四川市場的無縫銜接。
集散中心榴蓮(郝飛攝)
成本之降:從“奢侈水果”到“日常消費”
運輸效率提升帶來的最直接變化就是成本大幅降低。王浩算了一筆賬:“以前公路運輸成本大概5萬元,如今通過中老班列,運輸成本可以節省50%左右”。
在成都國際鐵路港東南亞水果(榴蓮)集散中心,市民程女士已經是第5次前來購買榴蓮。“這里價格便宜品質還好,我會一直回購,親戚朋友都有喊我帶的,但我一個人搬不動。”程女士說。據了解,中老班列使東南亞水果運輸成本下降60%,終端售價降低30%,成都市場榴蓮價格較去年同期普遍下跌。
這種成本優勢不僅惠及消費者,也為企業帶來了更大發展空間。王浩表示:“我們今年的榴蓮貿易量預計比2024年增加20%,進口額度預計增加2億元人民幣”。
集散中心外景(郝飛攝)
未來藍圖:打造全國榴蓮集散中心
2025年8月27日,成都國際鐵路港東南亞水果(榴蓮)集散中心正式投運。該中心計劃用3至5年時間,打造成為西南最大的東南亞水果集散中心,鮮榴蓮進口量占全國15%以上,帶動相關產品年貿易額突破50億元。
陳川表示:“今年是集散中心的起步之年,我們將力爭實現年進口鮮榴蓮8000噸、貿易額突破2億元的目標”。
青白江海關監管一科科長楊杰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支持成都國際鐵路港申請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資質,推動進口水果冷鏈專列長期穩定開行,帶動形成口岸產業集聚效應。”
“產地直采+班列直達+港口直銷”的全鏈條模式,不僅讓消費者花更少的錢吃到更鮮的果,更開創了“東南亞水果借道中老鐵路入川、川渝市場輻射西南”的貿易新路徑。
從“蜀道難”到“全球通”,這種四通八達的網絡優勢不僅帶來了榴蓮,成都國際鐵路港積極構建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對外開放網絡和集疏運一體化物流服務體系。
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聯通境內外城市156個,首創“瀾湄蓉歐”“越桂蓉歐”“中老泰”等快線品牌,雙向快捷聯通中國最大兩個貿易伙伴——東盟和歐盟,與重慶共建中歐班列(成渝)品牌,2025年1-6月,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近3000列,運輸貨物超24萬標箱,開行量、綜合運行指標長期保持全國前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