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15:05:05
安徽希磁科技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擬募資用于無錫新研發及生產基地建設等多個方面。公司自稱中國磁性傳感器收入第一,2024年扭虧為盈,但產品受半導體行業波動影響較大,存貨減值攀升。公司采用IDM模式,全球化布局,核心產品以電流傳感器為主,營收占比約八成。創始人王建國等構成最大股東集團,公司稱目前不接受媒體采訪。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張益銘
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徽希磁”)日前向港交所呈交了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文件,聯席保薦人為中信建投國際、廣發證券(香港)。公司擬將募集資金用于江蘇省無錫市新研發及生產基地的建設及運營、研發工作、升級位于德國的晶圓生產線、潛在戰略投資、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每日經濟新聞》梳理安徽希磁申請文件發現,公司雖然自稱為中國排名第一(按2024年收入計)的磁性傳感器公司,且凈利潤已經從2022年的-12.06億元轉盈至2024年的985.2萬元,但其產品受半導體行業波動影響較大。這些影響體現在公司過往的應收款余額、應收款周轉天數、存貨余額以及存貨周轉天數持續高企等方面。例如,公司今年前4個月的存貨周轉天數為187天,同期存貨減值攀升至5910萬元。
安徽希磁成立于2014年3月,公司前身寧波希磁從事磁性傳感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現為公司的主要子公司。2018年底,安徽希磁成立為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并于2023年8月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希磁是一家磁性傳感器行業IDM(整合器件制造)公司,且是全球少數擁有完整磁傳感技術組合及跨整個行業價值鏈全面垂直整合的公司之一。申請文件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稱,以2024年收入計,安徽希磁在全球磁性傳感器IDM公司中排名第六;以2024年收入計,其在全球磁性傳感器行業的中國公司中排名第一。
安徽希磁采用整合IDM營運模式,實現從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到模塊設計及制造的全價值鏈管控與優化,為客戶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
安徽希磁進行了全球化戰略布局,在德國子公司Sensitec GmbH設有傳感器晶圓設計和制造中心以及編碼器設計和制造中心。公司在葡萄牙設立傳感器晶圓設計研發中心,國內有三家子公司,分別是蚌埠的傳感器制造中心、無錫的傳感器研發中心、寧波的傳感器工程和制造中心;此外,公司還于2023年在無錫投資成立了專門從事編碼器研發生產的ESSTMAGS公司。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盡管在海外有布局,但申請文件顯示,安徽希磁產品及解決方案主要在中國銷售——報告期(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4個月)內,公司在中國銷售產生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3.2%、81.4%、84.7%及83.3%。
安徽希磁核心產品有AMR(各向異性磁阻)、GMR(巨磁阻)和TMR(隧道磁阻)晶圓、磁性角度編碼器、磁性位移傳感器、電流傳感器芯片&模塊、磁檢測系統等。
申請文件顯示,安徽希磁的營收主要來自電流傳感器,報告期內,公司的來自電流傳感器的營收分別占到各期總營收的80.8%、78.1%、82.7%和82.1%。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業績方面,受行業需求影響,安徽希磁的收入變動較為明顯,凈利潤則在2024年實現盈利。具體來看,報告期內,希磁科技營收分別約為6.66億元、5.94億元、7.03億元和2.65億元;同期,年度期內利潤分別為-12.06億元、-6656.2萬元、985.2萬元和1003.6萬元。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這也就是說,安徽希磁2024年已經實現盈利,且今年前4個月也同比扭虧。
申請文件披露稱,公司2022年的巨額虧損源于一筆高達11.95億元的“贖回負債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簡單來說,這通常與公司融資過程中發行的某些帶有“贖回權”的特殊金融工具有關。這些工具在會計上會被記為金融負債,其價值會隨著公司自身估值的變化而波動。2022年,由于希磁科技估值上升,導致這部分負債的“公允價值”相應增加,在賬面上就形成了巨額的非現金損失。
供應商方面,安徽希磁向供應商采購制造產品所需的多種材料,包括五大類別:ASIC(特殊應用集成電路)芯片及PCB(印刷電路板)、注射成型塑料部件及金屬結構件、磁性材料、電路元件(電容器、電阻器)以及晶圓生產材料(硅晶圓基板、化學品)。報告期內,安徽希磁的原材料成本分別占同期銷售成本總額的68.4%、60.4%、61.0%及63.0%。
安徽希磁有直銷客戶和分銷商兩大類客戶,報告期內,兩大類客戶的營收基本呈現“對半開”的趨勢。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不過,報告期內,安徽希磁來自單一最大客戶的營收分別占當期總營收的31.3%、24.6%、20.9%及17.8%。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則分別占當期總營收的65.2%、62.4%、62.5%及58%。
申請文件還披露稱,安徽希磁面臨各種客戶延遲付款及違約相關的信貸風險。報告期內,公司應收款項分別為1.84億元、1.28億元、1.34億元及1.77億元。2022年及2023年,安徽希磁分別錄得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撥備240萬元及500萬元。2024年及2025年前4個月,公司分別錄得貿易應收款項減值虧損撥回凈額150萬元及110萬元。同期,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周轉天數分別為67天、100天、72天及75天。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此外,安徽希磁的存貨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及成品。報告期內,其存貨分別為2.51億元、2.55億元、2.5億元及2.6億元。同期,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150天、218天、191天及187天。2023年及2024年,公司存貨減值分別達3610萬元、4660萬元,2025年前4個月進一步攀升至5910萬元。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圖片來源:安徽希磁申請文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截至2025年4月30日,安徽希磁科技存貨金額、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分別為2.59億元、1.76億元、1.02億元,三項合計5.37億元,占流動資產和總資產的比例分別達到55.59%、37.4%。
截至招股書披露日,52歲的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王建國及其控制的實體,包括蚌埠樂思、蚌埠華瑞科技、蚌埠華睿、蚌埠芯達、蚌埠華晶及蚌埠華安構成公司單一最大股東集團,合計持有公司25.29%的股份。
9月10日早間,針對公司報告期內盈利的大幅波動、應收賬款和存貨等資產科目余額高企和原材料成本占比超60%等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通了安徽希磁官網上提供的媒體對接人白先生的電話,對方表示公司目前不接受媒體采訪,并稱“目前公司所有的對外(信息)都是以披露的為準”。同時,記者也向公司官網提供的郵箱發送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亦未獲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