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5 21:47:14
每經編輯|段煉
近日,有網友反映,今年3月起,著名古城閬中以影響古城風貌為由,禁止古城城區商戶開展醋泡腳經營。閬中相關部門回應,主要是主游線街道類和民居風貌街巷類被限制經營,而背街小巷類則允許經營。這樣的決定是考慮到,游客在古城游覽,經常看到“一排人伸著腳洗腳”的場景,影響了古城原本古色古香的風貌和形象。相關部門特地強調:“作為特色的醋泡腳,我們不搞‘一刀切’。”
閬中相關舉措,表面上看維護的是古城風貌和形象,本質上反映的是城市治理中一個重要問題,即如何實現城市秩序與內生活力之間的復雜平衡。雖然當地政府的愿望和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相關措施可能帶來三大問題。
首先是誤傷文化體驗。保寧醋是閬中知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醋泡腳本身是民間養生智慧的體現,也是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的融合。不少游客來到閬中,就是為了體驗特色文化,感受鮮活的生活方式。這種旅游體驗與古城風貌本不矛盾,只要管理得當,可以并行不悖,甚至相得益彰,其實沒有必要藏著掖著。如果標識系統不清晰、宣傳不到位,游客可能只知道主街禁止,卻不知小巷允許,導致體驗落空,或者背街小巷過于隱蔽,難以尋找。
其次,相關措施直接影響從業者收入,可能引發抵觸情緒。雖然當地做了分區安排,但是主要人流仍然集中在被限制區域,相關從業者未必樂意在背街小巷經營。
再次,執行成本與管理效果存疑。若缺乏配套措施,簡單禁止只會增加監管難度。同時,政策解釋工作若不到位,容易讓公眾產生“管理僵化”的負面印象。實際上,現在限制區域內仍有商戶經營,相關部門管理人員很頭痛,坦承“執法人員前腳剛走,后腳可能又擺出來了,這給日常執法帶來了持續壓力”。
追求靜態、整齊劃一的秩序,與城市動態、多元共生的活力,存在一種內在張力。像閬中這樣的案例并不罕見。比如,前兩年,甘肅武威城管上街清理商戶春聯,稱是市容市貌整治行動;今年,河北省三河市蜜雪冰城門店招牌換色事件引發輿論熱議,背后的原因是當地“一刀切”招牌風格管理。這些案例暴露出城市治理中的“權力審美”問題,也影響到當地居民、商戶的煙火民生。
事實上,一個城市最好的風貌,不是整齊劃一、一塵不染,而應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所共同構成的生機勃勃的圖景。很多時候,一個城市的生命力,恰恰在于那份看似“雜亂”卻充滿溫度的煙火氣。這些看似“不規范”的存在,構成了城市最真實的肌理,是市民生活的毛細血管。
城市當然需要規整與干凈,這是良好治理的題中應有之義,但絕不是一種病態的潔癖。在規整的基底之上,能容納下多元業態與生活方式的自由生長,讓不同的謀生手段與生活趣味都能找到空間,才能匯聚成一股推動城市持續繁榮的“活水”。
為了表面的、視覺上的一塵不染,而犧牲百姓生計,扼殺內在的創新活力與自發秩序,其實是削足適履,得到的只是一座秩序井然卻沒有生氣的“樣板城”。
一座城市真正的魅力,不僅在于保存完好的建筑風貌以及廣泛意義上的城市秩序,更在于傳承不息的生活脈動。當管理者以“規范”之名,清理掉充滿地域特色的市井活動,也等于抽干了城市的靈魂。游客追尋的,正是那份在青磚黛瓦間流淌的、活著的傳統與人間溫情。
真正的管理智慧在于平衡,即在維護城市風貌和城市秩序的同時,為那些承載著就業、便利與人情味的經營活動留出彈性空間。讓城市既有“面子”的光鮮,更有“里子”的溫暖。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城市的溫度恰恰藏在這份“不完美”的真實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例如,近年來爆火的淄博燒烤,當地政府沒有因燒烤的油煙和嘈雜而打壓,反而全力服務,開設公交專線、規范市場秩序、動員全市力量保障游客體驗;又比如,今年國慶節期間,火爆全國的景德鎮“雞排哥”,當地政府為他成立了工作專班,維持現場秩序,引導顧客購買,甚至半天時間火速煥新“雞排大道”,接住了潑天流量;再比如,前兩年,成都通過簡化審批流程、明確外擺區域和時段等措施,有條件地允許餐館等臨街店鋪開展外擺經營,激發消費活力,助力經濟復蘇。
這些平衡秩序管理與市場活力所做的積極探索,實現了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在更高層面的統一。城市治理的核心智慧,在于從“管控思維”向“服務思維”的轉變,最終,讓城市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容器,既盛放井然秩序,更滋養人間煙火。
每經評論員|徐肖逍
編輯|段煉 易啟江
校對|張益銘
封面圖片:閬中市政府官網

|每日經濟新聞??nbd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